- 相關(guān)推薦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這首詩有一句著名的句子:“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本文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由unjs.com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dǎo)讀:
五言古詩與七言古詩是古詩中常用的兩種體裁,而在杜甫的作品中五言古詩還是比較常見的。其原文如下: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標(biāo)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翻譯:
慈恩塔像一個高高的標(biāo)志高聳至天空
強(qiáng)勁的風(fēng)沒有停息的時刻
如果沒有曠達(dá)之士的胸懷
登臨此塔會激起種種憂愁。
這才瞭解佛教的力量(聚集人力、財力產(chǎn)生此雄偉建筑),
足可尋求幽僻境地。
往上爬升彷佛穿越龍蛇盤踞的洞窟,
方始通過橫斜支撐走出昏幽。
北斗七星就在塔上北開的門洞,
聽見銀河水聲已偏轉(zhuǎn)向西流。
羲和鞭策白日(指時光迅速),
少昊掌管清秋。
秦地諸山黃昏望去山色朦朧,不成整體,
涇水、渭水也分辨不清了。
往下一看氣象混沌一片,
怎能辨出皇帝所居的京城長安?
回首呼叫虞舜(喻玄宗昏庸使先帝不安),
蒼梧的白云正昏暗發(fā)愁。
可惜啊!瑤池仍在飲宴,
天晚日落仍停留在昆侖之丘。
黃鶴不停地離開長安(喻玄宗不用賢才,朝中賢才不斷離去)
悲鳴著將往哪奔投 ?
你看那追求溫飽的大雁,
它們各自有稻粱之謀 (喻追求溫飽的士大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賞析:
“高標(biāo)跨蒼穹,烈風(fēng)無時休!痹娨婚_頭就出語奇突,氣概不凡。不說高塔而說高標(biāo),使人想起左思《蜀都賦》中“陽鳥回翼乎高標(biāo)”句所描繪的直插天穹的樹梢,又使人想起李白《蜀道難》中“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句所形容的高聳入云的峰頂。這里借“高標(biāo)”極言塔高。不說蒼天而說“蒼穹”,即勾畫出天像穹窿形。用一“跨”字,正和“蒼穹”緊聯(lián)。天是穹窿形的,所以就可“跨”在上面。這樣夸張地寫高還嫌不夠,又引出“烈風(fēng)”來襯托。風(fēng)“烈”而且“無時休”,更見塔之極高!白苑菚缡繎,登茲翻百憂”,二句委婉言懷,不無憤世之慨。詩人不說受不了烈風(fēng)的狂吹而引起百憂,而是推開一步,說他自己不如曠達(dá)之士那么清逸風(fēng)雅,登塔俯視神州,百感交集,心中翻滾起無窮無盡的憂慮。當(dāng)時唐王朝表面上還是歌舞升平,實(shí)際上已經(jīng)危機(jī)四伏。對烈風(fēng)而生百憂,正是感觸到這種政治危機(jī)所在。憂深慮遠(yuǎn),為其他諸公之作所不能企及。
接下去四句,拋開“百憂”,另起波瀾,轉(zhuǎn)而對寺塔建筑進(jìn)行描繪。“方知”承“登茲”,細(xì)針密線,銜接緊湊。象教即佛教,佛教用形象來教人,故稱“象教”!摆に选,意謂在高遠(yuǎn)幽深中探索,這里有冥思和想象的意思!白贰奔础白放省薄S捎谒浅绨莘鸾痰漠a(chǎn)物,這里塔便成了佛教力量的象征!胺街蠼塘Γ憧勺汾に选倍,極贊寺塔建筑的奇?zhèn)ズ晷郏瑯O言其巧奪天工,盡人間想象之妙。寫到這里,又用驚人之筆,點(diǎn)明登塔,突出塔之奇險!把龃埳呖摺,沿著狹窄、曲折而幽深的階梯向上攀登,如同穿過龍蛇的洞穴;“始出枝撐幽”,繞過塔內(nèi)犬牙交錯的幽暗梁欄,攀到塔的頂層,方才豁然開朗。此二句既照應(yīng)“高標(biāo)”,又引出塔頂遠(yuǎn)眺,行文自然而嚴(yán)謹(jǐn)。
詩人站在塔的最高層,宛如置身天宮仙闕。“七星在北戶”,他眼前仿佛看到北斗七星在北窗外閃爍;“河漢聲西流”,耳邊似乎響著銀河水向西流淌的聲音。銀河既無水又無聲,這里把它比作人間的河,引出水聲,曲喻奇妙。二句寫的是想象中的夜景。接著轉(zhuǎn)過來寫登臨時的黃昏景色!棒撕捅薨兹,少昊行清秋”,交代時間是黃昏,時令是秋季。羲和是駕駛?cè)哲嚨纳,相傳他趕著六條龍拉著的車子,載著太陽在空中跑。作者在這里馳騁想象,把這個神話改造了一下,不是六條龍拉著太陽跑,而是羲和趕著太陽跑,他嫌太陽跑得慢,還用鞭子鞭打太陽,催它快跑。少昊,傳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主管秋天的神,他正在推行秋令,掌管著人間秋色。這兩句點(diǎn)出登臨正值清秋日暮的特定時分,為下面觸景抒情醞釀了氣氛。
接下去寫俯視所見,從而引起感慨,是全篇重點(diǎn)!扒厣胶銎扑,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詩人結(jié)合登塔所見來寫,在寫景中有所寄托。秦山指終南山和秦嶺,在平地上望過去,只看到青蒼的一片,而在塔上遠(yuǎn)眺,則群山大小相雜,高低起伏,大地好像被切成許多碎塊。涇水濁,渭水清,然而從塔上望去分不清哪是涇水,哪是渭水,清濁混淆了。再看皇州(即首都長安),只看到朦朧一片。這四句寫黃昏景象,卻又另有含意,道出了山河破碎,清濁不分,京都朦朧,政治昏暗。這正和“百憂”呼應(yīng)!顿Y治通鑒》:“(天寶十一載)上(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fù)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于(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會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疾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薄胺苍谙辔皇拍辏B(yǎng)成天下之亂!倍鸥σ呀(jīng)看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有百憂的感慨。
以下八句是感事。正由于朝廷政治黑暗,危機(jī)四伏,所以追思唐太宗時代。“回首叫虞舜,蒼梧云正愁!彼陂L安東南區(qū),上文俯視長安是面向西北,詩人南望蒼梧,所以要“回首”。唐高祖號神堯皇帝,太宗受內(nèi)禪,所以稱虞舜。舜葬蒼梧,比太宗的昭陵。云正愁,寫昭陵上空的云仿佛也在為唐朝的政治昏亂發(fā)愁。一個“叫”字,正寫出杜甫對太宗政治清明時代的深切懷念。下二句追昔,引出撫今:“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爆幊仫,《穆天子傳》卷四,記周穆王“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列子·周穆王》稱周穆王“升昆侖之丘”,“遂賓于西王母,觴于瑤池之上”,“乃觀日之所入”。這里借指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驪山飲宴,過著荒淫的生活。日晏結(jié)合日落,比喻唐朝將陷入危亂。這就同秦山破碎四句呼應(yīng),申述所懷百憂。正由于玄宗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李排抑賢能,所以“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賢能的人才一個接一個地受到排斥,只好離開朝廷,像黃鵠那樣哀叫而無處可以投奔。最后,詩人憤慨地寫道:“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敝赋饽菢于呇赘絼莸娜,就像隨著太陽溫暖轉(zhuǎn)徙的候鳥,只顧自我謀生,追逐私利。
全詩有景有情,寓意深遠(yuǎn)。錢謙益說:“高標(biāo)烈風(fēng),登茲百憂,岌岌乎有漂搖崩析之恐,正起興也。涇渭不可求,長安不可辨,所以回首而思叫虞舜”,“瑤池日晏,言天下將亂,而宴樂之不可以為常也。”這就說明了全篇旨意。正因?yàn)槿绱,這首詩成為詩人前期創(chuàng)作中的一篇重要作品。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xué)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fù)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dāng)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yuǎn)播,對中國文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相關(guān)文章:
登慈恩寺塔,登慈恩寺塔楊玢,登慈恩寺塔的意思,登慈恩寺塔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同恩04-29
慈恩歲月的散文05-01
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yīng)制二首,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yīng)制二首張說,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yīng)制二首的意思,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yīng)制二首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02-03
承天寺塔04-29
云龍寺塔04-29
東寺塔04-29
華林寺塔04-29
慈善捐助善恩行,感恩同與孩童樂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