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操 韓愈
幽蘭操 韓愈,是一首古詩,曾經孔子也寫過同名詩,下面是韓愈的這首作品,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原文】:
幽蘭操
作者:韓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幽蘭操注音:
lán zhī yī yī ,yáng yáng qí xiāng 。
zhòng xiāng gǒng zhī ,yōu yōu qí fāng 。
bú cǎi ér pèi ,yú lán hé shāng ?
yǐ rì yǐ nián ,wǒ háng sì fāng 。
wén wáng mèng xióng ,wèi shuǐ yāng yāng 。
cǎi ér pèi zhī ,yì yì qīng fāng 。
xuě shuāng mào mào ,lěi lěi yú dōng ,
jun1 zǐ zhī shǒu ,zǐ sūn zhī chāng 。
幽蘭操翻譯:
蘭花的葉子,長長的,在風中搖曳,優(yōu)雅而飄逸;蘭香,在風中升騰,向四方飄揚。蘭香所及之處,所有花香都黯淡無味,并成為蘭香的一部分,眾多的花香拱衛(wèi)著蘭香,蘭花的芬芳,遠而不淡,近而不濃,幽幽的從中心向八方輸布。蘭是香中之王,如果沒有人認識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對蘭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東南西北,四方都走遍,我雖然像香蘭一樣,不以無人而不芳,不過我也在積極地尋找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機會。周文王夜夢飛熊入帳,渭水之畔訪遇太公望(姜子牙,因周文王有“興周之業(yè),先祖早寄希望于太公也”之說,故名太公望),從而奠定周朝800年基業(yè),這是多么讓人向往的啊。蘭一旦被王者采摘佩戴,定會讓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間蘊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雪霜鋪天蓋地,樹冠上厚厚的一層,雖是冬天,但看起來萬物都像更加茂盛了一樣。嚴寒中,蘭的花蕾,靜靜的孕育和等待,在忍耐中積累。蘭之所以有王者之香,是因為在寒冬中孕育了花蕾,如果人們能明白這是君子應該遵守的道理和法則,那么,那么后世子孫必定昌盛。
幽蘭操字詞解釋:
①猗猗:長且美好的樣子,形容蘭的葉姿優(yōu)雅綽約。
②揚揚:高舉,往上升騰。
③拱之:孔子有“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之語,拱是環(huán)繞之義。
④此處比喻蘭香為眾香之王,所有的花香都拱而奉之。
⑤文王夢熊: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姜尚。后比喻圣主得賢臣的征兆。源自典故“飛熊入夢”,西漢·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鄙坛┠,周文王姬昌急需一個能文能武的人來輔佐,他苦苦尋找。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只生有雙翅的異獸飛進自己的懷中。第二天他叫人占卜預示即可找到這個人,于是帶領人馬到渭水邊找到直鉤釣魚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恰巧姜尚自號飛熊,當即延入朝中,此姜尚有伊尹之能,輔弼文武兩代周王,興王師而誅不道,解倒懸而撫黎元,堪稱周興之第一功臣。周文王夢見飛熊撲入帳中,遂在渭水邊上訪得姜子牙,此典故在儒家文化中,一直是“王者求賢,賢遇明主”的'理想典范。但是此句嵌入詞中甚是突兀。
⑥泱泱:宏大,水深而廣的樣子。
⑦奕奕:光明,若日月之麗天也。
幽蘭操賞析:
孔子是思想之王,故后世有素王之說。孔子一生看似被權貴所棄,但在其思想深處,有一種“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自信與豁達,而這份自信,源于其堅信他所傳承的是“祖宗珍視而為后世子孫所需要”的思想之香!
孔子是主張要積極尋求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機會的,他曾對子貢說:“賈之哉,賈之哉,我待賈者也!”。故而,儒家有“入世”之說。在他看來,姜子牙“渭水之畔,直鉤而釣,愿者上鉤”,就是一種積極地尋求;蘭花雖隱幽谷中,但其香揚揚奕奕,也是一種積極地尋求。孔子主張如遇“王者采而佩之”,就要無私心毫無保留的奉獻自己的才華“奕奕清芳”。
冰雪覆蓋,萬物蕭條,不過雪霜覆蓋下的樹木,以蘭的精神來看,卻是一種茂盛的征兆。冬天,在視覺上是蕭條的,但在教育上,卻是歷練自我的機會。在蘭看來,苦難對于積極面對的人將是崛起的根基。另,蘭生活的地區(qū),冬天一般氣溫0℃左右,雖“雪霜茂茂”但是,植物是不落葉的,白雪覆蓋在植物的葉片和大地上。
韓愈主要功績:
政治
在政治上,韓愈反對藩鎮(zhèn)割據。對于韓愈對待藩鎮(zhèn)割據的態(tài)度,郭預衡指出:韓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傾向是“反對藩鎮(zhèn)割據,而歌頌平叛的勝利;贊揚主戰(zhàn)派,而批評主和派”,認為“韓愈反對藩鎮(zhèn)割據的堅定立場,不應因為碑文少寫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貶低”,而且他“反對藩鎮(zhèn)割據的主張,還不僅表現在平定淮西的一時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貫穿著這個思想!彼谒枷肷,崇奉儒學,力排佛老。
文學
韓愈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學上。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chuàng)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他的古文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論說文氣勢雄渾,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尤善錘煉詞句,推陳出新,許多精辟詞語已轉為成語,至今還應用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
教育
韓愈三進國子監(jiān)做博士,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招收弟子,親授學業(yè),留下了論說師道激勵后世和提攜人才的文章。韓愈力改恥為人師之風,廣招后學。在教育方面的論文中,他強調了求師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是有學問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師;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馬,闡釋了在位之人如何識別人才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問題。
史學
唐時人稱韓愈有史家的筆力,等到他撰寫《順宗實錄》,由于繁簡不當,敘事取舍也不恰當,深為時人指責。穆宗、文宗都曾命令史官增添修改,但那時韓愈的女婿李漢、蔣系官居顯位,諸位史臣很覺為難。而韋處厚則另撰《順宗實錄》三卷。
個人資料: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因謚號“文”,又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中進士,曾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zhàn)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
韓愈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蘇軾稱其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
幽蘭操 韓愈
【幽蘭操 韓愈】相關文章:
韓愈:幽蘭操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