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親子溝通常犯的4個錯誤
常有父母發(fā)愁地跟我說: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流 ,總是沒說兩句就沒話說了,想再問點什么他還嫌我煩。也有少數(shù)父母擔(dān)憂地告訴我:我沒讀過什么書,孩子越大就越擔(dān)心,不知道該跟他聊些什么啊。
父母擔(dān)心是對的,這種擔(dān)心折射出了親子溝通的重要性。孩子越大,親子溝通的問題就越會凸顯出來。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一些溝通技巧,那么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許就會更近,很多教育上的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了。
下面,我結(jié)合一些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常見錯誤進行解析,并給出一些基本建議,供父母們參考。
誤區(qū)一:問的問題太寬泛,孩子沒法回答
建議:問小,不問大;問具體,不問抽象
很多父母愛問下面的問題: “你今天在學(xué)校做了什么啊?”“你今天有沒有很乖?”“你在家聽話不聽話?”通常孩子一臉迷茫地回答:沒做什么/乖/聽話……
然后,話題就進行不下去了。孩子的思維能力還無法理解抽象事物。所以,想與孩子對話,要避免問太寬泛的問題。
不妨從具體的小細(xì)節(jié)問起:“你在學(xué)校上了什么課?課上都學(xué)了什么有意思的東西呀?”“你有幾個好朋友呀,他們都叫什么名字呀?”“你今天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
如此可以了解孩子做過什么,喜歡什么樣的東西和人。孩子回答的過程中,還可順便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判斷孩子的好惡。
誤區(qū)二:把質(zhì)問當(dāng)聊天
建議:問感受不問結(jié)果
有些父母比較嚴(yán)厲,或者自己比較忙,他們跟孩子說的話往往是這樣的: “功課寫完了沒?”“琴練了嗎?”“這回考試考了多少分?”除此就沒別的柔軟些的話可說了。
父母這樣問話,長按的多是孩子做事的結(jié)果。對話通常以問句的形式開始,一旦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會以一番斥責(zé)終結(jié)談話。
父母向孩子問這種話,自己覺得是對孩子的督促和管教,尤其親子共處時間少的話,更希望把握有限的時間好好“管教”孩子。
但這種問話在孩子聽來卻是極其枯燥又冷漠的。孩子會認(rèn)為:父母對我的長按是有條件的,他們只在乎我的“成功”,根本不在乎我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長此以往,不僅親子關(guān)系會變得疏遠(yuǎn),孩子的自我建構(gòu)也會遇到很大的問題,這種教養(yǎng)條件下長大的孩子,要么變得逆反,要么害怕失敗,怯于嘗試新鮮事物。
父母們不如換種問法:
“功課還順利嗎?我看你似乎剛才有些煩呢?”“你覺得哪些課程比較有意思?”“你最喜歡彈哪一首曲子?我很想聽一聽呢!”
這樣的問話方式更長按孩子個人的感受、喜好,大人是以蹲下來的姿勢進行傾聽的。孩子會覺得:我是被看見的、被理解的、被愛著的。如此,孩子自身就會充滿力量,能自己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誤區(qū)三:總是以“你”做問題的主語,只長按孩子個人情況
建議:問問孩子身邊的別人,減少孩子的抵觸和防御
很多父母常常擔(dān)心孩子在學(xué)校里犯錯誤、搗蛋,就會直接問:你今天在學(xué)校有沒有搗亂?/你今天沒跟小朋友打架吧?
這種問法,要么會引起孩子反感,要么將“搗亂”“打架”等負(fù)面信息傳遞給孩子,并在孩子心里夯實了,最終把孩子推向那些負(fù)面暗示。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采取迂回戰(zhàn)術(shù)。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就問問別人家孩子,比如下面這樣的對話:
媽媽:“你們班上今天哪個小朋友被批評了呀?”
孩子:“XXX被批評了!
媽媽:“哦?那他做了些什么事被批評了呀?”
孩子:“他上課說小話了,說了好幾次!
媽媽:“哦,那老師肯定得要很嚴(yán)肅地懲罰他吧?”
孩子:“嗯!老師讓他罰站了!”
媽媽:“那老師有沒有這樣懲罰過你呀?”
孩子:“沒有,我不會說小話的。老師表揚我了呢!”
如此,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大體表現(xiàn),學(xué)校里的老師如何授課,上課的一些具體情況等。當(dāng)然,還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去問誰被表揚了,誰吃飯好,誰愛打架等等。
這樣的溝通,也能夠幫父母看見孩子在群體中的位置、對同學(xué)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評價,從而去把握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是如何行為處事的。
了解了這些,就能在平日里對孩子進行更加有的放矢的引導(dǎo)。
誤區(qū)四:時時不忘“教育”孩子,尤其是發(fā)現(xiàn)孩子有錯誤的行為或者觀念時
建議:只共情,不批評否定
大人在跟孩子聊天的時候,總是容易顯得高高在上,正確無比。比如下面的對話一般都很常見:
孩子:我不喜歡那個小弟弟。大人往往會接著說:人家比你小啊,你應(yīng)該要懂事些啊!
孩子:學(xué)拼音真無聊啊!大人:拼音是很重要的,blablabla……
還有很多時候,原本親子間聊得挺好的,但是一旦孩子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告訴了大人一件自己的小事件、小秘密,或者自己曾經(jīng)犯過的某個錯誤,大人會立刻翻臉,變成義正言辭的“法官”,站在道德與規(guī)范的制高點上,企圖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拯救”。
譬如下面的對話:
媽媽:今天在學(xué)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沒?
孩子:可多啦!今天XX放了一個大臭屁,我們都笑啦!我們還在操場跑步了,我跑了第一……
媽媽:嗯,不錯呀?雌饋砟愫推渌∨笥讯纪娴煤芎冒!他們都很喜歡你吧?
孩子:是啊,不過,XX今天打我了。
媽媽:噢?為什么?
孩子:因為我想玩皮球的,他不許我玩。
媽媽:那你怎么辦呢?
孩子:我就走開了。
媽媽:走開了?媽媽不是告訴過你,要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嗎?再或者你也可以去告訴老師啊!你怎么記不住呢?下次一定要記得膽子大一些啊,聽見沒有?!
談話到這里基本上就失敗了。孩子往往會閉嘴,低頭,不再說話了。上面的談話,其實是媽媽把自己內(nèi)心對“不敢爭取自己權(quán)力”“太膽小”的憂慮,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而對孩子來說,皮球就是皮球,跟敢不敢表達(dá)/爭取自己的需求/權(quán)利,并無任何關(guān)系。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去跟孩子溝通:
孩子:因為我想玩皮球,他不許我玩。
媽媽:哦,那你怎么辦呢?
孩子:我就走開了。
媽媽:那你那會兒是不是挺難受的?(長按孩子的情緒感受,表達(dá)共情)
接下來,有兩種可能性的回答,和父母的應(yīng)對辦法。
若孩子回答:也沒事啦!他想先玩皮球,我就玩別的去。等他玩好了,我再玩!——這種回答表示,“挨打”事件只是一個小朋友之間正常的小沖突,且并未對孩子的情緒有任何影響。那么,父母也就不必再把長按點過多放在這件事上面,繼續(xù)聊其他的就好了。
若孩子回答:是啊,我還有些生氣。我就是想玩那個皮球啊!@種回答表示,孩子的確對這件事心懷芥蒂。
媽媽仍然不能著急上火,正確做法應(yīng)該是繼續(xù)傾聽,并稍作引導(dǎo):
媽媽:哦,你有些生氣啊。那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辦呢?比如下次你還想玩,遇到他阻止你,你打算怎么辦呢?
從而引導(dǎo)孩子主動思考解決辦法。
當(dāng)然,除了上述幾大誤區(qū)需要避免,親子溝通時的肢體語言也很重要。以下是我的幾個提醒:
1、溝通時,要與孩子有目光交流;
2、孩子小的話,就蹲下來,平視孩子;
3、孩子喜歡大人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摟摟他的肩等。這類親密動作,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意,讓你們的心,靠得更近;
4、無論孩子的話有多好笑、幼稚,都要保持誠懇的態(tài)度,不要隨意發(fā)笑,否則,孩子會認(rèn)為你在嘲笑他,而不愿意再跟你說話;
5、不要一邊看手機,一邊用“哦”“嗯”之類的語氣詞敷衍孩子;
6、有時候,孩子會說出一些讓你吃驚、甚至反感的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臉上的表情,保持淡定,先聽孩子說完。讓孩子在你面前暢所欲言,比立刻解決你所認(rèn)為的那個“問題”更重要。等孩子說完,再客觀地就事論事不遲。
【親子溝通常犯的4個錯誤】相關(guān)文章:
讓親子溝通更加有效的妙招12-28
溝通的作文07-26
溝通作文10-21
[精品]溝通的作文10-27
溝通的作文(必備)11-03
與獵頭溝通的方法11-25
溝通的作文(精)02-15
[精華]溝通的作文05-08
關(guān)于溝通的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