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江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江作文
他奪巨鹿,覆秦室,立霸業(yè)。他的橫刀立馬,旌旗飄揚,最終成全了誰的天下。
——題記
爭帝圖王勢已傾
鴻門宴時,項羽手握四十多萬大軍,而劉邦僅有十余萬人,盤踞于小小的霸上。
許是天意如此,諸侯之約:“先破侵入咸陽者王之”。彼時的項羽手握重兵,劉邦不得不將咸陽之地拱手讓出。
然而“勝敗兵家事不期”,數(shù)年之后,垓下的項羽是如此狼狽不堪。范增當初“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钡呐越K是實現(xiàn)。在這一點上,詩歌以更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相同的感情。一句短短的“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就將范增所想抒發(fā)無遺。
垓下之戰(zhàn),可以說是劉邦陰險狡詐。但項羽的自負也造就了這一結(jié)局的必然性。此時的兵力對比與鴻門宴時剛好相反。并且劉邦不是項羽,沒有項羽出身將門的光明磊落。
“項王均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贝髣菀讶,除了悔不當初,人力已無可奈何。
八千兵散楚歌聲
漢軍使用“四面楚歌”這樣的招數(shù),也足以顯示出項羽軍隊的驍勇。司馬遷記載:“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大驚……”是以突出一個“驚”字。而由項羽之驚不難想象他麾下士卒之驚。
四面楚歌就是楚軍土崩瓦解的直接原因。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紛紛逃散。
胡曾以一句“八千兵散楚歌聲”彌補了散文中對于描寫兵散之處的空白。亦抒寫出了項羽的絕望與無奈。
烏江不是無船渡
烏江亭長一翻真摯之言,“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庇诛@示出一個受人尊敬景仰的項羽。然而“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盡顯英雄之氣節(jié)。
杜牧在《題烏江亭》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他對項羽的評價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胡曾在《烏江》一詩中寫的“烏江不是無船渡”盡顯項羽之氣節(jié)與自尊,以及在烏江有船渡的情況下,慷慨赴死的勇氣。
恥向東吳再起兵
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贊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痹谒闹,自殺代表著尊嚴和抗爭。
最后,相遇在敵軍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人呂馬童!绊椡跄嗽唬骸崧劃h王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表椨鹪谝痪洹拔釣槿舻隆睒O大的自嘲與悲哀之下自刎而死。寶馬贈亭長,頭顱送友人。項羽似乎在最后一刻領(lǐng)悟了自身自大之蔽。然而羞愧悔恨之意又驅(qū)使著他恥回江東。
“恥向東吳再起兵”恥的不僅是不能帶回那同行的八千人,亦是一種將無休的戰(zhàn)亂帶入江東的恥。“江東子弟今雖在,肯于君王卷土來?”大勢已去,卷土重來亦是“未可知”。
此時的項羽,以自問這種方式留下了自己最后的尊嚴。
四面楚歌垓下起,正是天絕項王時。三尺劍上美人血,千丈濤中英雄尸。
劍折沙盡血洗風(fēng),七載成敗轉(zhuǎn)頭空。蕩恨笑飲蒼天淚斷韌傲刻夕陽紅。
——后記
【烏江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烏江作文(精選41篇)08-09
題烏江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作文啊作文02-11
日出作文作文10-04
我與作文作文01-01
作文11-14
有趣的作文課作文01-07
我的自畫像作文作文02-16
難忘的作文課作文04-07
(精)作文啊作文3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