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国产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菠萝菠萝蜜在线视频免费视频,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这里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琪琪视频

贈 詩原文

時間:2023-12-18 18:42:46 好文 我要投稿

贈 詩原文

贈 詩原文1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jié)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guān)樹扶疏敲鐙吟。

  翻譯

  綠如碧玉的孤竹生在深林,用它制的壁州鞭名貴萬分;賢德之人將竹鞭贈送給我,這份厚禮勝過了萬兩黃金。

  我一打開郢客的緘封之后,立刻想到冰凍巴山雪深深。

  鞭上節(jié),節(jié)節(jié)懷著端直性,遍體露青猶有歲寒后凋心。

  我們何時才能策馬同歸去,在扶疏的關(guān)樹下敲鐙高吟?

  注釋

  碧玉孤根:均指竹。

  美人:指賢人。

  金:古代的貨幣單位。秦代以一鎰為金。漢代以一斤為金。

  郢客:指元稹。這時元稹已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所以稱元稹為郢客。

  緘:捆束箱籠的繩子。

  端直:正直。

  歲寒心:歲寒不凋之志。

  策:馬鞭。這里用作動詞,意即用鞭打馬。

  關(guān)樹:關(guān)中之樹。

  扶疏:枝葉繁茂。

  創(chuàng)作背景

  劉禹錫為了褒獎元稹不屈服于閹豎淫威的堅強意志,特意贈給他一只文石枕和一首七絕《贈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詩獎之》。元稹回贈了壁州產(chǎn)的馬鞭和一首答詩《劉二十八以文石枕見贈仍題絕句以將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謝兼廣為四韻》。劉禹錫接到元稹的酬贈后,即作此詩。

  賞析

  這首詩的開頭,名為詠鞭,實則詠人。壁州竹鞭雖然名貴,但贈鞭者如果不是“美人”的話,恐怕詩人是不會估之以雙金之價的。劉禹錫對元稹不畏權(quán)閹的精神是欣賞的、佩服的。他贈給元稹文石枕,稱贊元稹“文章似錦氣如虹”,就是把元稹譽為“文石”,贊揚了他的這種精神。在這首詩中,詩人直接譽元稹為“美人”,其贊揚之情是凝之筆端,躍然紙上的。這兩句按照一般酬唱之作先要贊譽對方的俗套來寫的。但詩人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以碧玉般的壁州竹鞭的無比名貴,暗示贈鞭者品格的`高尚,因而不落窠臼。

  接著,目睹竹鞭而展開聯(lián)想,寫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然而,這絕不是單純地為寫竹而寫竹,而是以竹喻人。這幅“翠竹傲寒圖”恰是元稹傲對閹豎,寧折不彎的形象寫照。翠竹不懼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權(quán)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寶貴的。詩人對壁州鞭渾身是節(jié),遍體露青贊不絕口,稱贊它節(jié)節(jié)都標(biāo)志著正直不阿的品格,處處都顯示了歲寒不凋的意志。詩人巧妙地運用“竹節(jié)”之“節(jié)”與“節(jié)操”之“節(jié)”同字同聲,把鞭與人自然和諧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進(jìn)一步贊揚了元稹的貞操亮節(jié)品格。

  末尾“何時策馬同歸去,關(guān)樹扶疏敲鐙吟”,是針對元稹詩中所說“張騫卻上知何日,隨會歸朝在此年”而寫的。劉禹錫對元稹“歸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懷疑,提出了“何時策馬同歸去”的疑問。詩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歸去,望著扶疏的關(guān)樹,輕敲金鐙,朗吟新什。這表達(dá)了他們希望結(jié)束貶謫生活的共同心愿。這兩句談?wù)摰氖呛螘r歸去的問題,和詠鞭沒有什么聯(lián)系?墒窃娙擞伞皻w去”這個動作派生出“策馬”、“敲鐙”兩個動作,并把這些動作寫進(jìn)詩句之中,就使這兩句和全詩詠鞭的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渾然而為一體了。

  這首詩通過詠寫竹鞭,稱譽對方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節(jié)操。作者巧妙地把詠鞭、寫人、喻己三者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渾然而為一體。全詩感情真摯深沉,啟、承、轉(zhuǎn)、合的脈絡(luò)清晰。

贈 詩原文2

  原文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為草當(dāng)作蘭,為木當(dāng)作松。

  蘭秋香風(fēng)遠(yuǎn),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雞與雞并食,鸞與鸞同枝。

  揀珠去沙礫,但有珠相隨。

  遠(yuǎn)客投名賢,真堪寫懷抱。

  若惜方寸心,待誰可傾倒?

  虞卿棄趙相,便與魏齊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當(dāng)時不好賢,豈傳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還寂寂,出門迷所適。

  長鋏歸來乎,秋風(fēng)思?xì)w客。

  翻譯

  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

  蘭草的幽香隨風(fēng)而遠(yuǎn),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豐茸茂盛。

  雞與雞相并而食,鸞鳥與鸞鳥同枝而棲。

  揀起珍珠棄去沙礫,人們只要珍珠與己相隨。

  遠(yuǎn)來的客人投靠名士賢人,真值得他們來傾訴懷抱。

  假若憐惜方寸心中所懷,那么等待何人可盡數(shù)傾倒?

  虞卿甘愿放棄相國之位,在魏齊有難之時與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壯士,聽說田橫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殺。

  如果他們不喜好賢才,哪能流傳下來這千古名聲。

  希望您這與我同心同德之人,對我稍加留意與眷顧。

  寂寞啊十萬分的寂寞,剛一出門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劍高吟“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秋風(fēng)起我思家之情愈發(fā)濃烈。

  注釋

  因依:依靠。

  蕭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

  豐茸:茂盛。

  茸:細(xì)密貌。

  “虞卿”二句:事見《史記·范睢傳》: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齊逃亡至趙國,秦昭王逼趙王送魏齊頭至秦。否則就出兵攻趙。趙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齊。魏齊夜見趙相虞卿。虞卿估計說服不了趙王,乃解其相印,連夜與魏齊一同出逃。

  “海上”二句:事見《史記·田儋傳》:劉邦滅項羽稱帝后,項羽部下田橫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島,不肯歸降。劉邦使赦田橫罪而召之,橫未至洛陽即自殺,其部下五百人聞之,皆跳海自殺。

  適:往,到。

  “長鋏”句:事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齊人馮諼為孟嘗君食客,初不受重視,

  三次倚柱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盂嘗君都滿足了他的要求。后馮諼出大力報效孟嘗君。

  鋏:劍。“秋風(fēng)”

  句:晉人張翰見秋風(fēng)起,思故鄉(xiāng)菰菜、尊羹、鱸魚膾,辭官回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朝安史之亂前夕,天寶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銅陵五松山之時。詩人在五松山盤桓期間,與常贊(時為南陵縣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贊的同情與支持,便贈以此詩。

  賞析

  這是一首藝術(shù)上頗具特色的詩。

  特色一:托物寓意,松蘭明志。這首詩首句就高歌“為草當(dāng)作蘭,為木當(dāng)作松”,極度贊美“蘭幽香風(fēng)遠(yuǎn),松寒不改容”的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贊頌之情,意猶未盡,詩人又盛贊孤高的鸞風(fēng)、明潔的珍珠,并以形陋質(zhì)卑的'蕭艾、雞、沙礫等物與之對比映襯,越發(fā)使得蘭松等物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清操美德熠熠發(fā)光。在贊美和鄙視中,詩人托物寓意,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峻潔孤高的心跡和晚節(jié)。表明了自己憤世嫉俗、不與卑劣小人同流合污的傲骨。李白雖屢遭挫折,困頓窮窘,卻仍一如既往:“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古風(fēng)》第十二),要作“獨立自蕭飚”的“南山松”(《古風(fēng)》第四十七),傲然不同,不失孤直本性,不失高尚志節(jié)。

  特色二:借事抒懷,用典表情。詩人長安被黜之后,浪跡天下多年,而今流落江南,正處于“寂寂還寂寂”的無路可走的寂寞痛苦境況中。詩人欲向常贊府傾訴衷腸、一吐懷抱,以求得知己好友的同情和支持。詩中就借古事,用典故,較好地抒發(fā)了這種沉郁深擎的感情。詩人之所以向常贊府“真堪寫懷抱”,是因為視其為意趣相投的“同心人”。作為“遠(yuǎn)客”的詩人是高滔的松蘭,作為主人的常贊府也是惜才的“名賢”。“松蘭相因濃”,“鸞與鸞同枝”,賢才俊士理當(dāng)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這樣寫,既與詩前句孤高的自我形象緊相勾連,又讓主人的“名賢”形象與之相映生輝,為詩人傾吐心事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氣氛,其落腳點在一個“賢”字上。而詩人向好友“傾倒”的“方寸心”,是用“虞卿棄趙相”、“壯士死田橫”、“長鋏歸來乎”三個典故來表達(dá)的。詩人用典喻意極明,將主人“好賢”品德推崇至極點,把自己欲得同情、欲求支持之情表達(dá)得更為明白。三個典故側(cè)重點不一,卻以一個“賢”字貫通,極精當(dāng)?shù)嘏读嗽娙舜藭r此地的懷抱胸襟。

  總之,上述兩種手法的運用,使此詩形象生動,寓意深邃。它們既囊括了原物、原典之形象和內(nèi)涵,又注入了新的形象和內(nèi)容,詩人處置恰當(dāng),熔鑄有方,故極生動精確地塑造了詩人鮮明的自我形象,抒發(fā)了自身深沉含蘊的內(nèi)在情感。

贈 詩原文3

  戲贈鄭溧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

  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

  翻譯

  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樹何時回春。

  古樸的琴上本沒有琴弦,濾灑就用頭上的葛巾。

  清風(fēng)暫來時臥在北窗下,稱自己就是恬靜閑適的羲皇時人。

  什么時候我到溧陽一游,會一會你這位平生交好的友人。

  注釋

  陶令:即陶潛。他曾任彭澤縣令,故稱。

  五柳:陶潛在住宅旁種有五株柳樹,因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素琴:不加漆飾的琴。

  漉酒:濾灑。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頭巾。這里寫陶潛嗜酒忘情。

  羲皇人:伏羲氏時人。古人認(rèn)為羲皇時代其民皆恬靜閑適,故隱逸之十多以之自稱。

  栗里:即溧陽,地名,在今江蘇西南邊,與南京接壤。

  創(chuàng)作背景

  鄭溧陽,當(dāng)即《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序中所說的溧陽縣令鄭晏。天寶十三載(754)李白漫游江東,作此詩贈溧陽縣令鄭晏。

  賞析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運用敘鋪手法,描繪出一幅陶令天天喝醉酒、不知五柳樹何時回春的景致!叭杖兆怼、“不知”,流露出陶潛每日醉灑,忘情世事,連親手植的五株柳樹已吐新綠的情形都不知道的情趣。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引用“葛巾漉酒”典故,表現(xiàn)出陶潛活談無為,逸然自得的生活習(xí)性,以喻鄭晏!端螘ぬ諠搨鳌酚涊d說,陶潛自備無弦素琴一張,微醺時就撫弄寄意,來訪者無論身份,都擺酒迎接,如果陶氏本人不勝酒力,先于客醉,就對其言“我醉欲眠,卿可去”。為了表達(dá)自己通達(dá)不拘的隱士之風(fēng),陶潛還特意不用器皿濾酒,直接以頭上所戴葛巾,“葛巾漉酒”自此也成為中國歷代文人雅士會飲賦詩時喜用的典故。陶潛嗜酒率真超脫,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

  蕭統(tǒng)在《陶淵明集序》中說:“有疑陶淵明之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也!碧諟Y明的飲酒是別有寄托,“愛酒不愛名,憂醒不憂貧”(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十二),飲酒不為求善飲之名,而且是求醉以忘憂,借酒以銷愁。酒能給人以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快感,使人陶然忘卻世俗之累,掙脫人生的羈絆,達(dá)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保ā都河蠚q九月九日》)這與隱士的.心境恰好吻合。

  “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寫陶潛北窗高臥,醒而醉、醉而醒,竟有羲皇上人之感,側(cè)面表現(xiàn)出陶潛活談無為、逸然自得的生活習(xí)性,以喻鄭晏,暗寓出鄭晏琴酒自樂、悠然自得的生活。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緊扣主題,似是客套之話,卻又給人以信增親切之感,拉近了朋友之間的距離。字里間處處充溢著詩人對友人鄭晏的關(guān)愛之情,突顯出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全詩八句四十字,廖廖數(shù)句就刻畫出詩人以東晉陶潛喻鄭晏,通過描述陶潛醉酒自遁,崇尚太古的生活情趣,表達(dá)了李白對鄭晏琴酒自樂、悠然自得的生活贊美,同時也流露出詩人憤世嫉俗、超然物外的高潔情懷。

贈 詩原文4

  原文

  巴陵贈賈舍人

  賈生西望憶京華,湘浦南遷莫怨嗟。

  圣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

  翻譯

  賈生您舉首西眺憶念京華,如今遷滴湘水之浦可別怨嗟。

  當(dāng)今圣上恩典甚于漢文帝,憐愛您而未把您遷謫到長沙。

  注釋

  賈生:即西漢人賈誼。這里以賈誼比賈至。

  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稱。

  湘浦:湘江邊。

  南遷:被貶謫、流放到南方。

  怨嗟:怨恨嘆息。

  圣主:泛稱英明的天子。此處有諷刺意味。

  漢文帝:賈誼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為博士,遷至太中大夫后受排擠,為長沙王太傅。

  長沙:在巴陵南,離京師更遠(yuǎn)。漢文帝時賈誼被謫往長沙。

  創(chuàng)作背景

  賈至字幼鄰,洛陽人,是與李白同時代的詩人和散文家。唐玄宗幸蜀時,他曾任中書舍人,知制誥,在唐肅宗乾元年間,被貶為岳州司馬(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陽市)。此時李白正在巴陵游歷,遇見了他,見他心情十分苦悶,便作了這首詩贈送給他。詩中依然以他未貶前的官銜尊稱他“賈舍人”。

  賞析

  唐人作詩,常常喜歡把歷史上與現(xiàn)實中有同種遭遇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因西漢的賈誼是洛陽人,能文,曾被貶長沙太傅,而賈至不僅與他同姓,而且同為洛陽人,也擅長作文,被貶岳州的地方與長沙也很相近,因此詩人開首就以賈誼來比賈至。由于西漢和唐代的京城都在長安,位在岳陽、長沙的西北面,故詩中稱“西望”。而賈誼、賈至本來都是朝中京官,都是由京城被貶而出,但又時時關(guān)心朝政的狀況,因此詩中又用上了“憶京華”三字,這一“望”一“憶”二字,實際上已將賈至當(dāng)時被貶后的失意而又關(guān)心朝政的復(fù)雜心理揭示了出來。

  正因為賈至當(dāng)時失意怨望,卻又時時地向往著京城,故而詩人在第二句中就開始勸慰起友人,既然已被南貶遷徙到湘浦這地方來了,就不要再去哀怨嗟嘆了,次句中的“莫怨嗟”三字,完全是從首句“西望憶京華”中來的;因為“望”、“憶”之中有怨嗟意,所以才勸其“莫怨嗟”。

  李白既然是勸慰朋友,總不能空口相勸,最好能找出一些勸慰的話或事來,這樣對朋友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于是詩人想到:賈至雖然被唐肅宗貶至岳陽,但岳陽畢竟在長沙的.北面,距離京城要比長沙近些,從這一點上來說,唐肅宗還不算太薄情,他至少沒像漢文帝那樣把賈至貶到長沙。于是,末二句中有所謂的“圣主恩深”、“憐君”等,都是從這個意思上來說的,都是一些寬慰之詞,并不意味李白認(rèn)為唐肅宗就是明君。相反,詩中話中有話,那唐肅宗與漢文帝的做法實只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屈才則同。這諷刺意味是十分委婉而深長的。

  此詩一無華詞,二無想象,卻一氣流走,天然成韻,既有著關(guān)切同情,又有著安慰寬解和委婉的措意,充溢著詩人對被貶友人的一片真摯之情。

贈 詩原文5

  答友人贈烏紗帽

  領(lǐng)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

  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翻譯

  戴上了烏紗帽,真是比白色接籬好得多。

  我并不去照鏡子,因為小兒子已經(jīng)說很合適了。

  注釋

  領(lǐng)得:詩曰“領(lǐng)得”,此烏紗帽當(dāng)為兗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贈。

  烏紗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烏紗帽,以烏紗抽扎帽邊。隋帝王貴臣多服烏紗帽,后民間貴賤皆服。

  白接蘺:白接籬,意指白頭巾,白帽。

  山人:李白自謂。李白奉詔入京之前,應(yīng)正隱于徂徠山之竹溪,故自稱“山人”。

  稚子:稚,幼也。指李白愛子伯禽。時伯禽年齡在十至十四間,故謂。

  賞析

  查舊版《辭!贰盀跫啞睏l,謂“古官帽名”,并引《晉書·輿服志》及《唐書·輿服志》作為佐證。說是“古官帽名”,當(dāng)然無誤;但讀了此條,失之太簡,仍不能使人明白烏紗帽的來龍去脈。

  其實,烏紗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義,以為李白既然戴了烏紗帽,一定是做了官了,其實不然,烏紗帽在唐代與“白接”一樣,是一種日常便帽。因此,李白此詩所寫,只是隱處期間的一件小事;并進(jìn)而論曰:“宋元時代,尚未見將官帽稱為‘烏紗帽’,而明以后的文學(xué)作品中,則屢見不鮮!保ā盀跫喢薄毙】,《學(xué)林漫錄》六集)這個結(jié)論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此詩運用鋪敘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戴烏紗帽猶勝白頭巾、兒子言辭很相宜的生活情趣圖,詩句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生動詼諧地表達(dá)出詩人生活細(xì)節(jié)、小有情致的`隱居生活。

  此詩以畫面清晰勝,濃墨淡彩,人、物、情渾然一體,透露了詩人脫卻山人服、試戴烏紗帽時的喜悅心情,與《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中“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之心情相合,據(jù)詩意,此詩略在前,《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稍后。

  創(chuàng)作背景

  詹锳《李白詩文系年》開元二十九年(741):“白居?xùn)|魯,子明月奴生于魯中,取名伯禽,約在本年!庇痔鞂氃辏724):“《南陵別兒童入京》詩謂:‘兒女嬉笑牽人衣’,度其時白之兒女蓋在三五歲間”。此詩與《南陵別兒童入京》同為天寶元年(742)玄宗征詔下至家中后所作。

贈 詩原文6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翻譯

  一葉落木,可識歲秋,一瓶水結(jié)冰,即知天寒。

  桂枝一日一日綻綠,枝條高拂凌云端。

  少年壯心豪邁,矯翼欲攀鴻雁,青云直上。

  我倆交往有三十年了吧,榮辱一體,悲喜同歡。

  望青云而長吁,相坐看鑷白發(fā)。

  銅鏡里已是衰老的秋顏,曾經(jīng)黑油油的壯發(fā)凋落在高冠之下。

  窮困時和管仲一樣與鮑生一起做生意,饑餓時從漂母處乞討她一餐飯。

  時來云轉(zhuǎn)之時位極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嘆不已?

  我就像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剛?cè)ビ握f韓國一樣。

  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為什么時光要摧殘我的青春?

  注釋

  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將入朝。

  弱齡:即少年。

  投分:即締交。榮枯,偏義復(fù)詞,此處偏用榮義。

  鑷白:即鑷白發(fā)。

  鮑生:即鮑叔牙。漂母,用韓信事,信嘗從漂母乞食。

  時:指風(fēng)云感會之時。極天人,此謂顯貴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豈吟嘆,不用感傷。

  樂毅:戰(zhàn)國時燕將;蘇秦,戰(zhàn)國時策士。方適趙、初說韓,皆言功業(yè)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

  卷舒:猶言或進(jìn)或退,或仕或隱,固在我本人意愿如何,何必空自摧殘二句亦自我慰勉之辭。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天寶九載。煉藥院,郁賢皓《李白叢考》疑在石門山(今河南葉縣西南)。元林宗,即元丹丘,李白好友。李白寫此詩時已五十歲,歲月蹉跎,功業(yè)無成,但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賞析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見之明。“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意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即可報效祖國,施展才華。前四句主要是寫詩人借描繪“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來表達(dá)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蕩無畏懼的氣魄,想報效祖國,干一番事業(yè)。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币庵咐畎着c元丹丘相識很早,他二十多歲在四川家鄉(xiāng)的時候,就與元丹丘相識。李白五十多歲時有一首詩《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詩中說“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說明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們一直都是非常親密要好的朋友。李白與元丹丘曾一起漫游四川、湖北安陸、襄陽、河南嵩山、石門山,從李白與元丹丘來往的書信詩文內(nèi)容來看,這位元丹丘顯然是一位隱居山林游仙的職業(yè)道士。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吁嘆歲月不饒人,人已漸漸年老,蘊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李白用此詩形容自己與元丹丘之間的交情猶如管鮑之交,由于此時李白的境遇有類管仲微賤之時,故在這首詩中有“窮與鮑生賈”之語。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有感嘆自身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壯情感。雖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對未來仕途充滿著希望。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借用典故,訴說功業(yè)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雄心猶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詩意寓出詩人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雖然歲月蹉跎,功業(yè)無成,加上仕途顛簸、官運不濟,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詩人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贈 詩原文7

  

  清代 戴梓

  華冑南宮捷,雄文東國強。君時榮上苑,余正廁巖廊。

  豐度真英異,家聲正熾昌。簪纓傳奕葉,弓冶在文章。

  未作龍門客,徒瞻鳳羽光。挺身期遠(yuǎn)大,立節(jié)自輝煌。

  博祿居清要,垂紳佐太常。宸楓懸廣宇,錐穎脫虛囊。

  執(zhí)法黃門顯,籌時白簡張。熊車掄士出,虎觀獵才良。

  泰岱公明著,嵩高頌譽彰。國恩容貸借,臣議謹(jǐn)儲藏。

  不獨偫才慮,端為糜費防。一言陳廟算,四瀆凜朝綱。

  晉秩辭天陛,彈冠謁帝鄉(xiāng)。朔風(fēng)千里月,塞草五更霜。

  幸接同舟教,應(yīng)消掃徑望。拂塵荒署酒,捧袂御爐香。

  通誼前交久,言歡后敘長。土純才或駁,士樸學(xué)疑荒。

  作則勞提命,培根賴激揚。庸庸慚馬齒,矯矯羨龍驤。

  掛矢門空老,懸弧第自慶。負(fù)生先四日,委德遜千祥。

  共喜梅兼雪,偕聯(lián)潔又芳。春風(fēng)吟有意,淑氣祝無疆。

  玉佩擎鸚鵡,金鐘戛鳳凰。醫(yī)閭云窈窕,渤海蜃迷茫。

  并作階前物,來供席上觴。問年何所似,杲日擁扶桑。

贈 詩原文8

  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

  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

  叢石何紛糾,赤山復(fù)翕赩。

  遠(yuǎn)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

  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

  信關(guān)胡馬沖,亦距漢邊塞。

  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

  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

  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

  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

  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cè)。

  鑒賞

  “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叢石何紛糾,赤山復(fù)翕赩!币鉃椋簫{口山位于遼闊大漠的南邊,橫跨塞北,是中原和夷狄的分界線。山上亂石雜生,怪石嶙峋,但小山坡上卻蔥蔥郁郁,草木繁茂。起首四句,描寫峽口山的位置、總體面貌。“大漠”二字,寫出了邊地的空曠遼闊,而“橫絕”二字則寫出了峽口山橫亙綿延且雄奇險峻狀,起筆不凡。山上雖然亂石穿空,卻也林木蔥蘢,荒涼景象中亦有一些綠色,讓人眼前一亮。

  “遠(yuǎn)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币鉃椋哼h(yuǎn)望山形千姿百態(tài),近看全山毫無異色。山勢雄奇險峻,孤峰聳立;山體逶迤綿延,曲折往復(fù)。此四句繼續(xù)描繪峽口山的特征,先從遠(yuǎn)近兩個角度狀寫山的形狀和顏色,繼而寫山的雄峭及走勢!按迧尅倍鋵懙脴O有氣勢,為后面評價峽口的險要做好鋪墊,設(shè)下伏筆。句中“乍”、“斷”二字,用得極為精妙!罢А,意即突然。把縱橫跌宕的山勢寫活了;而一個“斷”字,則活靈活現(xiàn)地突出了斷崖峭壁、奇險突兀的景狀,令人拍案叫絕。

  “信關(guān)胡馬沖,亦距漢邊塞。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币鉃椋簫{口山一帶確實是胡人驅(qū)馬入侵的`要道,也是中原防拒西北各族的要塞。然而山川之險不足以憑依,將士順服、政治清明才更為重要。天地萬物,都盛極而衰,強極則必弱,亦如這山勢之循環(huán)往復(fù)。此六句寫穿越峽口山時的所思所感,認(rèn)為山川的險要不足依憑,只有清明的政治才是固國的根本!靶抨P(guān)”二句,承上啟下!柏M依”二句,化用孟子和吳起語,可謂全篇之警策。“河山險”三字,極具概括力,涵括了前面極力鋪寫的峽口之險。以山河之險作對比,更映襯了“休明德”的重要!拔飰选倍,繼續(xù)用典,化用老子和司馬遷語,從前面評判安邦治國之策轉(zhuǎn)而感慨人生事理,語意更進(jìn)一層,別開洞天,景象更壯,讓人思緒萬千。

  “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币鉃椋荷絼葸B綿起伏,消失在遼遠(yuǎn)的天邊盡頭;大漠空曠平坦,卻變動不息,面對如此廣袤無垠的蒼涼背景,不禁讓人心潮起伏,思索這天地萬物的事理和人生際遇。

  “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cè)!币鉃椋憾簧碜痼w貴,乃黃金之軀,為何置身于這荒涼塞外?那京都云臺宮中,有著多少飽學(xué)之士,排在皇宮紅色的臺階側(cè),恭候著圣上的來臨、賞用,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如何去為朝廷排除邊患?喬知之等人志向高遠(yuǎn),富有文才,因遠(yuǎn)隔君恩,只能投身到荒遠(yuǎn)的邊塞,其他朝臣卻在宮中陪伴天子。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陳子昂對此深感不平,故有此感慨。

  清人翁方綱《石洲詩話》評論陳子昂說:“唐初群雅競奏,然尚沿六代馀波。獨至陳伯玉,峍兀英奇,風(fēng)骨峻上!币源嗽娪^之,此言極善。此詩先寫峽口雄峻險要,繼敘險不足恃,世事往復(fù),再嘆友人遭際,轉(zhuǎn)切自然,層次分明,渾然一體,而語言古樸,風(fēng)骨蒼勁,景象雄闊,不愧為大家手筆。

贈 詩原文9

  奉酬九日東峰道人溥公見贈之作

  幾年回首夢云關(guān),此日重來兩鬢斑。

  點檢梁間新歲月,招呼臺上舊溪山。

  三生漫說終無據(jù),萬法由來本自閑。

  一笑支郎又相惱,新詩不落語言間。

  翻譯

  幾年來一直夢中回首這令人難忘的東峰,今天重游故地卻已花白了雙鬢。

  查看梁間的燕子,它們飛去飛來,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新的歲月,臺上所見的舊時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樣喜迎故人。

  佛家所說的“三生”畢竟是沒有什么實據(jù)的,佛教所持的“萬法”實則本于閑靜。

  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對我的見解不滿,可是,為表達(dá)重逢喜悅的詩篇恰恰不在這語言之中。

  注釋

  道人:此指佛教僧人。

  溥公:事跡未詳,當(dāng)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東峰道人當(dāng)為其別號。

  三生:佛教語,指前生、今生、來生,即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

  萬法:佛教語,通稱一切事物和道理。

  閑:空洞、空虛,即佛家所謂寂靜、寂滅。

  支郎:即支謙,又名支越,字恭明。三國時月支國僧。曾仕吳為博士,后隱居穹窿山。身細(xì)長黑瘦,博覽經(jīng)籍,莫不精究。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國時期高僧支謙的稱號,后世因尊稱僧人為支郎。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的泉州。詩人和溥公久別重逢,正值重陽,溥公有詩為贈,詩人酬答了這首律詩。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幾年回首夢云關(guān),此日重來兩鬢斑!北砻鲃e后幾年,經(jīng)常思念自己的友人,回首前塵,當(dāng)年聚首的.云關(guān),還頻頻縈現(xiàn)在夢寐之間,那里的東峰,正是溥公棲息之所。而這次重逢,恰好還在云峰,重逢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雖說時光流逝,自己的雙鬢已經(jīng)斑白,但能會見故人,也就是莫大的安慰了。接著申足前意:“點檢梁間新歲月,招呼臺上舊溪山!睓z點梁間的燕子,它們自去自來,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不少新的歲月,燕巢猶在,已是新筑的了。那臺上所見的溪山,還像舊時一樣,嫵媚迎人,似乎和老友招呼:“你們舊日的游蹤,還存留在這兒哩!”這兩句進(jìn)一步寫重逢的喜悅,溪山依然如畫,燕語如迎敵人,歲月是消失了,卻喜舊情還在。

  五六兩句,轉(zhuǎn)進(jìn)一層,寫重逢以后談?wù)摰膬?nèi)容:“三生漫說終無據(jù),萬法由來本自閑!北M管佛家愛說三生(前生、今生、來生),溥公也不例外,但作者看來“三生”畢竟是無據(jù)的。所謂萬法歸根,實皆本于寂靜。佛家主張寂滅,追求不生不滅的涅粲境界。道家則主張清靜無為。而儒家主張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主張居敬鎮(zhèn)獨。但歸根結(jié)蒂,佛家、道家的宗旨,其由來只在于一個“閑”字。閑則靜,靜則百念皆空,神完志適。這和儒家重視人事,主張格物致知、居仁由義,在觀點上也是迥然不同的。這兩句說明作者和溥公,盡管是知交,但對哲學(xué)上的觀點不妨各有見解。

  結(jié)尾兩句:“一笑支郎又相惱,新詩不落語言間!弊髡咧郎厦妗叭、“萬法”的說法,支郎必定不會同意,甚至還要相惱。詩句中以“又相惱”表示和溥公的解說,早有不同。又以“不落語言間”表示,之奉酬新詩的本意,只是表白自我的情志,真情所在,原是不落于語言之間的。這最后一句意思是說:新詩在語言之外,寓有深情。相逢一笑,溥公于“相惱”之外,當(dāng)亦為重逢的喜悅,而欣然相諒吧。

贈 詩原文10

  江風(fēng)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后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fù)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翻譯

  江風(fēng)卷起驚濤駭浪,拍擊著兩岸懸崖峭壁,危舟飄蕩,桅桿搖晃滿天布滿重重烏云。

  已經(jīng)象北國的鴻燕,剛想起飛就被摧抑,又象悲憤的騷客,遠(yuǎn)眨天涯難歸驚魂。

  哪里會有漢廷的急詔,把你提前召回,只能象接輿那樣,佯狂楚路高歌抒情。

  萬里他鄉(xiāng)與你相逢,既喜悅又悲傷,恨只恨鳳凰巢在僻野,遙遙遠(yuǎn)隔九重門。

  注釋

  云根:指江邊的山石。

  碇:系船的石墩;

  危檣:即危船。

  燕鴻:即鴻雁,比喻劉蕢有萬里騰飛之志,且又澄清高潔。但是不幸的是他剛剛展翅,就被狂風(fēng)摧折了。

  更驚:意謂江風(fēng)蔽日的景象驚動了劉蕢遲遲不歸的魂靈;

  騷客:指劉蕢;

  后歸:遲歸。劉蕢被貶長達(dá)七年之久,所以言此。

  漢廷急詔:指漢代朝廷曾急詔征回者。

  楚路高歌:以屈原比劉蕢,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所以為“楚路高歌”。高歌,形容詩情悲壯;

  翻:以舊曲制作新詞。

  萬里相逢歡復(fù)泣:指兩人在遠(yuǎn)離京城的地方重逢。

  鳳巢:比喻賢臣在朝。傳說黃帝時,鳳凰息于東園,或巢于阿閣;

  西隔:當(dāng)時詩人在荊楚之地,長安位于荊楚西北,所以謂西隔。

  九重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創(chuàng)作背景

  《贈劉司戶蕡》作于大中二年(848)。大和二年(828),第試賢良方正,劉蕡論及宦官擅權(quán)誤國,被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司戶參軍。約在大中二年初春,劉蕡自貶所放還途中,與李商隱在黃陵(今湖南湘陰)相遇。李商隱滿懷對友人的同情和對宦官的痛恨,寫了這首詩。

  賞析

  詩一開頭即顯雄偉氣魄,境界開闊!敖L(fēng)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描繪的既是兩人相逢之地風(fēng)浪蔽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更滲透著詩人對時代政治環(huán)境的深切感受。江風(fēng)浩浩,濁浪奔騰,看似“云根”一般的岸邊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一陣陣的沖擊,船上的高高桅桿,在江風(fēng)中搖搖晃晃,顯得景色分外慘淡。濁浪、危舟、昏天的景象正是晚唐動蕩險惡的局勢的象征。

  接下來的兩聯(lián)把表現(xiàn)劉蕢的坎坷遭遇和抒發(fā)對劉蕢的深切同情緊密結(jié)合起來,“已斷”句將劉蕢比作有萬里翱翔之志的北國鴻雁,剛剛振翅就被狂風(fēng)摧折,以此喻指劉蕢剛要在政治上奮飛高舉即遭惡勢力摧抑和扼殺的遭際。“更驚”句把劉蕢比作受讒而被流放的屈原,因為遭受誣陷,遠(yuǎn)貶南荒,難歸鄉(xiāng)土。前一個“已”字,后一個“更”字,緊湊有力地把劉蕢以“對策”觸怒小人和后來橫遭貶謫——其生平遭際中的兩件大事——聯(lián)結(jié)起來。而且通過沉痛憤慨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出詩人對劉羨之不平遭遇的扼腕嘆息。頸聯(lián)又借用歷史人物進(jìn)一步抒寫對劉蕢的敬仰和同情。賈誼被貶三年,終于被漢文帝召回長安,拜為梁懷王太傅,可是同賈誼一樣有抱負(fù)有才華的劉蕢卻沒能有被急詔征回的命運。接輿不滿現(xiàn)實,曾編成歌詞,嬉笑怒罵地批判當(dāng)世,劉蕢也像接輿一樣,批評朝廷,寫出了一篇在當(dāng)時士人和朝官中引起強烈反響的“對策”!罢l先入”是對劉蕢“不得入”的同情和不平;“高歌”是劉蕢欲力抗王朝危亡而大聲疾呼的勇敢選擇,這一句飽含著詩人對他的不畏險惡、追求高潔情操的贊賞和敬仰。

  尾聯(lián)上句“萬里相逢歡復(fù)泣”是對友人相逢時悲喜交集的復(fù)雜心態(tài)的寫照。兩位摯友在遠(yuǎn)離家鄉(xiāng)、遠(yuǎn)離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興奮和喜悅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這又是兩個同具匡世濟國之心和憂時憤世之感的文人朋友,他們的這次重逢,恰恰同在他們患難之時:一個是因罪被貶;一個是因為受到腐朽勢力的長期排擠而萬里投荒,大體相同的坎坷命運和對國運的憂切,又使他們不得不泣!皻g”不過是知音意外相逢時那一剎那間的快事,“泣”則是長期郁結(jié)于胸中的悲憤情懷的抒發(fā)。這其中,既有對個人命運的嗟嘆,更多的是為國運難扶的悲泣,這一點在末句中的“鳳巢西隔九重門”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得很顯豁了!傍P巢”是賢者的象征,鳳巢被拒之九重門之外,其濟國匡世之才志備受排擠,不為君王所接納反而流貶遠(yuǎn)地,朝中奸臣當(dāng)?shù),君王被蒙蔽視聽,臧否不明,晚唐王朝正如“重碇危檣白日昏”般岌岌可危。

  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學(xué)杜甫的一個卓越的殿軍。他的這首贈友之作能夠?qū)ε笥训耐椤ν碌膽n慮和對宦官黑暗勢力的憤恨很好地融為一體,在深沉凝重之中飽含哀愴憤激,其風(fēng)格深厚蘊藉,酷似杜詩而又有詩人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和表現(xiàn)手法。

贈 詩原文11

  原文

  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

  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

  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翻譯

  笑笑你真是一個杰出不群的可愛的人,不妨多多地開口笑一笑,只要你開口一笑,就能使?jié)M座生春。

  唱到讓人皺眉時你卻面帶微笑,醉到讓人坐起喧嘩時又微皺眉頭。無論是皺眉還是發(fā)笑都合人心意。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diào)。

  子文:即嚴(yán)煥,乾道二年(1166)至五年(1169)通判建康府,與辛棄疾同官。

  侍人:侍女,侍妾。

  儂:你。江浙一帶方言稱“你”為“儂”。

  嶔崎:本是指山的高峻,此喻人骨鯁俊拔,杰出不群。

  笑:這里是喜愛、羨慕之意。

  坐:自然,自然而然地。一說通“座”,指在座的人。

  生春:使人歡喜,讓人高興。

  顰:謂皺眉。

  宜:合適,適當(dāng),適宜。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五年(1169)辛棄疾任建康通判時,是辛棄疾在同僚嚴(yán)子文的家宴上,贈給嚴(yán)子文一位名叫“笑笑”的侍姬的調(diào)侃之作。

  賞析

  此詞具有一種潛在的思想力量。上片稱贊嚴(yán)子文侍女不同流俗,才貌出眾,頻頻發(fā)笑,滿座粲然,不斷帶來歡樂和活力。首句用吳語“儂”稱呼侍姬,所謂“吳儂軟語”,想必這一位侍姬是吳人,“儂”是她的家鄉(xiāng)話。作者用“桓彝嵚崎歷落”這個典故來形容侍女,這就等于說這位叫“笑笑”的侍女,竟是一位杰出不群的值得欽佩的偉丈夫式的人物。這作為對一個侍女的歌頌,確實有點不倫不類。這當(dāng)然不是作者沒詞了,不懂得用典而胡亂比附。以他這樣一位寫起詞來“如春云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tài),無非可觀”的大家,不可能不懂用典,更何況他“其秾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為女人作艷語,原也當(dāng)行。那么就只有從文字的本意來理解了。這就是說笑笑一定有其不凡之處,所以作者才會許之以如茂倫那樣的嶔崎歷落,可欽可羨之人。古時侍姬,固多不凡。如張愔之關(guān)盼盼,石崇之綠珠,但那還多是忠于故主而已。而這里的笑笑,可惜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其主既未故,那無妨反求之于辛棄疾所欽羨的事物。辛棄疾此時在建康作一行政之副職,且是“添差之員”,形同虛設(shè)。以如此之壯年,抱一腔熱血而來的盛氣之英雄,僅給這樣一個冷板凳坐,其心情之抑郁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他在這同一時期作的《滿江紅》中就說:“笑人世蒼然無物。”他對于主和派掌權(quán)的這個朝廷,認(rèn)之為無人,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對滿朝公卿將相視之為“無物”的'辛棄疾,卻以“嶔崎可笑”許一侍姬,以這些猥瑣的須眉作襯,則紅粉之磊落也就非常形象、可以感觸的了。

  下片寫笑笑的顰笑。她“歌欲顰時還淺笑”,讓人舒心;“醉逢笑處卻輕顰”,使人清醒。南宋小朝廷是一個萎靡世界。在這時,每一個有良心的人,歌時應(yīng)當(dāng)是痛苦的,但這還是一般的感情。而她卻于痛苦中反要淺笑。這不是寫她麻木不仁,不是寫她縱情歡笑,而是說她在本來欲顰之處,卻發(fā)出了“淺笑”。這就透露了她這笑含有凄傷之情。這無法或不屑縱聲的“淺笑”,只能是嘴角那苦苦的一撇,是冷然的微哂,是欲笑不得之強顏。總之它是內(nèi)心痛苦之極的一種反態(tài)。長歌當(dāng)哭,它是比哭更凄慘得多的。是以當(dāng)別人快樂地喝醉了酒,作出種種丑態(tài)時,她卻又不由地皺起了眉頭,一股討厭鄙棄之情溢于眉宇。這一顰一笑之間,就把她那種高傲的秉性,活脫脫地寫了出來。正如屈原之“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一樣,她是很有點不同流俗而別具慧心的。這兩句詞中也可以看出笑笑的杰出之所在。在那樣的社會里,竟有這樣一位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污,反而很有點脫俗超凡的女子,的確令人高興,無怪乎作者要由衷地贊嘆她“宜顰宜笑越精神”了。顰其所顰而笑其所笑,是以曰“宜”。那么這個“精神”就不單是指她那一種女性的美的外露,而更是指她一顰一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從這里可以看到辛棄疾對于這一種傲態(tài)的欽佩,無此傲態(tài)作為底色,則輕顰淺笑,都顯輕薄,徒見其不“宜”了。那么由此可見:笑笑的顰笑,定與抗戰(zhàn)派的思想感情合拍,這固然是當(dāng)時廣大人民的普遍意愿,也不排斥她就是因堅持抗戰(zhàn)而獲罪以作奴婢的家屬。因而她的見解很合乎辛棄疾的思想,所以才有“一笑坐生春”的感覺?梢韵胂蟮玫剑核麄冊诖思已缰懈哒勯熣,笑笑時發(fā)如花妙語,說得那樣中聽,有助豪情,使人感到周身舒暢。故此作者對于的“開口笑時頻”寄予了那樣真摯而熱烈的感情。當(dāng)此之時,酒酣耳熱,小小天地盡是他們主戰(zhàn)派的世界,更難得的是,紅粉居然知己,所以就更感到她越笑越精神,她此時,已完全不是一個歌舞妓,而直是他不能不欽佩的嶔崎歷落的大丈夫了。

  這闋《浣溪沙》詞雖是贈妓調(diào)笑之作,全篇俳諧有趣,但決不是純粹的無聊文字,那怕是從僅僅不小瞧侍姬這類卑賤的小女子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辛棄疾的不凡。他把一位侍女抬高到了這樣高的地位,這就完全不是庸俗的捧角兒,而是他把對于祖國的熱愛看得高于一切,用以衡量一切:誰不愛國,誰不維護(hù)國家的統(tǒng)一,雖卿相君主,他亦視為“無物”;而贊成國家統(tǒng)一的,則雖歌妓侍女,也可以許之為“嶔崎歷落”之人。從這個側(cè)面,令人又看到了辛棄疾對于祖國有著無比深摯的感情。也正是這種愛國主義的感情,使得他顛倒了對于大人物和奴婢尊卑的陳腐見解,從而具備了進(jìn)步的立場。

贈 詩原文12

  漁家傲·和程公辟贈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塘水闊舟難渡。

  天外吳門清霅路。君家正在吳門住。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翻譯

  渝州城頭長滿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倆相逢。你先回到故鄉(xiāng)好比燕歸定巢,而我還留在異鄉(xiāng)如花兒脫離樹木。酒杯暫且頻繁舉起別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寬廣很難渡過。

  在天外蘇州連著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蘇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滿眼綠色的柳樹隨風(fēng)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注釋

  漁家傲 :詞牌名。

  程公辟:名師孟。曾提點夔州路刑獄(主管一路司法刑獄和監(jiān)察的長官)。

  巴子:指渝州,周代為巴子國,即今之巴縣。

  巴山: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帶。

  占巢:相傳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從南海飛回我國。燕子有飛回原棲息地住舊巢的習(xí)性。

  花脫樹:指花開后花瓣從樹枝上落下。

  瞿塘:瞿塘峽。

  吳門:今蘇州市。

  清霅:指霅溪,在今浙江吳興。

  春滿縷:指剛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將:持,拿。

  江南:泛指二人的家鄉(xiāng)。

  創(chuàng)作背景

  張先六十三歲那年(1052),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今四川重慶),不久離任。此詞為離任時答贈時任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路提點刑獄的友人程師孟之作。

  賞析

  這是作者為友人程公辟贈別之作而寫的和詞,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風(fēng)味的詞。

  上片點染相別的時地境象。起句點時地,“巴子城頭”,點出送別的地點。青草萋萋,天色向晚,點明送別的季節(jié)、時間。下兩句宕開渲染。巴山重巒疊嶂,渲染詞人與友相逢相別地方的境象。燕子覓巢,春花辭樹,既渲染了分別時節(jié)的景象,亦隱喻彼此的`一去一留。雜花生樹,落英繽紛的景色,也只以“花脫樹”一語盡之!懊摗弊直苁炀蜕,亦有妙趣。相逢在異鄉(xiāng),相別又當(dāng)春暮!氨遗e”兩句,述臨歧殷勤勸酒并話及旅途險惡。瞿唐峽,山高水急,自古行舟艱難。暗示雙方入川出川之不易,倍增此時的感慨。

  下片抒寫惜別的情懷,首言自己所去之地。古代交通不便,從四川到江、浙,道路遙遠(yuǎn),放覺如在天外。下句點出友人家園所在。宋平江軍吳郡和湖州吳興郡同屬兩浙路,隔太湖南北相望。從道阻且長寫到家鄉(xiāng)密邇,不僅上下片意脈聯(lián)貫,更便于巧妙地為全篇作結(jié)。他首先感謝友人的贈柳情深。接著表明珍重這一友誼,要將春意盎然的柳枝帶回到彼此的故鄉(xiāng)——江南,讓它發(fā)榮滋長,象征著友誼長青。結(jié)尾三句宛轉(zhuǎn)其意。作者自注曰:“來詞云‘折柳贈君君且住’。”折柳贈別,意挽留。作者為了感激其深情厚誼,所以要把所贈的柳枝和無限鄉(xiāng)思帶回那草長鶯飛的江南。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吳門住”句,意指“吳門”。

  詞語言真摯,明白流利而詞句卻委婉,多低徊不盡之意,情意深厚有余。

贈 詩原文13

  戲贈友人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翻譯

  一日不作詩,自己的心就如同那廢棄的水井一樣干枯。

  筆硯好似那汲水轆轤,作詩時的吟詠就像那將水從井中提上來的告訴繩索。

  雖然每日都思緒翻飛不停作詩,仍然可以作出新的清冷詩句。

  這首詩是想告訴志同道合的朋友,作詩乃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辛苦事。

  注釋

  轆轤:用手動絞車牽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

  縻綆:繩索。

  同懷人:即志同道合之人。

  鑒賞

  這首詩首聯(lián)“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直接指出一口井如果沒有了水,固然是廢井;倘若有水而無人汲,也依然是廢井。詩人從這個角度比喻作詩。頷聯(lián)“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敝械摹肮P硯”、“吟詠”互文見義,皆指創(chuàng)作活動。轆轤是汲取井水的起重裝置,即在井上樹立支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zhuǎn)的軸,軸上繞繩索,系上水桶,搖轉(zhuǎn)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汲取井水。縻綆即井繩,與前轆轤意思相同,都是借汲水的過程,喻指作詩時思緒飛動的狀態(tài)。那么,既然天天要作詩,詩思會不會枯竭呢。作者認(rèn)為不會,正如從井里汲水一樣,雖然每天都汲,可是“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給人的感覺仍是全新的。

  這首詩的尾聯(lián)“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秉c明該詩是贈給“同懷人”,同時賈島是中唐苦吟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盡管他曾說過“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送僧》)一類的話,但落實到作詩上,卻從無“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氣韻,而總是在費盡心思地雕章琢句,仿佛是要通過“漸修”得到作詩的真諦。這種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賈島》一文中也作過論述:“賈島同時代的人,初唐的華貴,盛唐的壯麗,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膩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種幻滅感。他們需要一點清涼,甚至一點酸澀來換換口味!鄙亢蜕揭暗腵清寂幽僻就與“清涼”和“酸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通過苦吟的手段來達(dá)到這一境界又是一些才氣一般卻又希望有所作為的詩人的較好方法。所以,前人認(rèn)為晚唐五代是賈島的時代不無道理!短妻浴肪硎涊d了晚唐李洞尊崇賈島的事跡:他鑄賈島的銅像,經(jīng)常手持念珠念賈島佛。如知道誰喜歡賈詩,他就手錄賈詩贈之,并再三叮嚀說:這無異于佛經(jīng),應(yīng)該焚香而拜。李洞的做法雖有些極端,但足以說明賈島詩的獨特風(fēng)格對晚唐五代詩人的深刻影響。綜上所述,就不難看出該詩尾聯(lián)中的“多苦辛”。

贈 詩原文14

  原文

  贈黃山胡公求白鷴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鷴。

  白鷴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

  我愿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

  翻譯

  我想用一雙珍貴的白璧,買你的這對白鷴。

  這白鷴毛白如錦,雪白的顏色令人自愧無容。

  白鷴在玉潭里照影,在瑤草玉樹間刷毛。

  夜晚在寒月下靜棲,早上在落花間閑步。

  我很希望得到這對白鷴,在碧山綠水間賞玩它們。

  胡公你如果能相贈,我就在這與白鷴為伴化為山野之人。

  注釋

  玉潭:潭水晶瑩,澄碧如玉。

  琪樹:樹名。

  寄:交托。

  野人:山野之人。

  創(chuàng)作背景

  清代學(xué)者王琦在他編注的《李太白全集》中注說:“《黃山志》中亦載李白向黃山胡公求白鷴事,以胡公名暉,未詳何據(jù)?”也有人認(rèn)為:李白《贈黃山胡公求白鷴》,是作于秋浦,而非徽州黃山。但是,據(jù)安徽省原徽州地區(qū)博物館考證,認(rèn)為李白《贈黃山胡公求白鷴》,是作于徽州黃山。

  賞析

  詩人很喜歡禽鳥,在得到胡暉贈送白鷴后寫下《贈黃山胡公求白鷴》。詩中極力贊美白鷴高潔純美,超脫不凡,以寄托詩人的志趣。同時也寫出了詩人與胡公以詩鳥互贈的真摯友情。還寄托了詩人不凡的生活志趣和獨特的審美觀點。

  此詩首句至第四句“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鷴。白鷴白如錦,白雪恥容顏”。主要講詩人對白鷴的“酷好”,并希望能得到它。同時不斷地贊美著白鷴。如“雙白璧”和“雙白鷴”,都是特指“白鷴”。如“白璧”、“白錦”,這都是贊美白鷴的。由于詩人對白鷴的特別喜愛,所以,詩人就將混身長著雪白羽毛的白鷴,比喻為“白璧”(即潔白無瑕的美玉)、“白錦”(即雪白的絲綢)。而雪白羽毛的白鷴,使白雪都覺得不如白鷴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見人!靶摺弊值们〉胶锰,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潔白的物質(zhì),詩人用“羞”字說明白雪都覺得自己感到羞于見人,以襯托白鷴的`羽毛之雪白。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愿得此鳥”起到了有力的鋪墊作用,詩人對白鷴的喜愛之情也越來越濃。

  第五句至第八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樹間。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閑”。詩人描繪出一幅美麗的花鳥山水畫,主要是描繪白鷴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白鷴悠閑地將玉潭里透亮的清水當(dāng)作鏡子,站在琪樹的樹枝中,梳理著自己雪白的羽毛。晚上,白鷴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靜地安睡;白天就在落葉與花叢中散步。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我愿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輒贈,籠寄野人還”。這里詩人又轉(zhuǎn)回來述說自己特別喜愛白鷴的心情:“如果胡暉能將白鷴贈送給我,而我得到了這雙白鷴,我就住在碧山不走啦,當(dāng)一個山野村夫,天天與白鷴作伴!薄盎\寄野人還”詩人愿為了與白鷴為伴化為山野之人,以此來表達(dá)詩人對白鷴的喜愛之情。

贈 詩原文15

  贈寫御容妙善師

  憶昔射策干先皇,珠簾翠幄分兩廂。

  紫衣中使下傳詔,跪捧冉冉聞天香。

  仰觀;文可鷷,但見曉色開扶桑。

  迎陽晚出步就坐,絳紗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識日月角,仿佛尚記重瞳光。

  三年歸來真一夢,橋山松檜凄風(fēng)霜。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寺晝閉房。

  夢中神授心有得,覺來信手筆已忘。

  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元老侑坐須眉古,虎臣立侍冠劍長。

  平生慣寫龍鳳質(zhì),肯顧草間猿與獐。

  都人踏破鐵門限,黃金白璧空堆床。

  爾來摹寫亦到我,謂是先帝白發(fā)郎。

  不須覽鏡坐自了,明年乞身歸故鄉(xiāng)。

  注釋

  射策:漢選賢良的形式。

  中使:皇帝下詔所征求者,敕號為中使。

  天香:朝廷上所燃的香。

  迎陽:開封宮城門名,在東北向。

  絳紗:紅燈籠。

  玉斧:皇帝儀仗隊所用之具,大七八寸。

  日月角:王者相貌。

  重瞳光:世傳舜和項羽皆重瞳。代帝王之相。

  幅巾:頭巾。此句言畫面上皇帝的服裝。

  龍鳳質(zhì),指皇帝肖像。猿與瘴:代民間平民。

  鐵門限:唐永福寺之門檻以鐵皮裹之,人稱鐵門限。此句意謂市人皆來求妙善畫師作畫。

  自了:唯圖自身,不顧其他。

  注釋

  寫御容:臨摹皇帝的遺容。

  妙善:畫師名。

  射策:漢選賢良的形式

  中使:皇帝下詔所征求者,敕號為中使。

  天香:朝廷上所燃的香。

  迎陽:開封宮城門名,在東北向。

  絳紗:紅燈籠。

  玉斧:皇帝儀仗隊所用之具,大七八寸。

  日月角:王者相貌。

  重瞳光:世傳舜和項羽皆重瞳。代帝王之相。

  幅巾:頭巾。此句言畫面上皇帝的'服裝。

  龍鳳質(zhì),指皇帝肖像。

  猿與瘴:代民間平民。

  鐵門限:唐永福寺之門檻以鐵皮裹之,人稱鐵門限。此句意謂市人皆來求妙善畫師作畫。

  自了:唯圖自身,不顧其他。

  賞析

  這是一首贈詩。開頭回憶早年朝中舊事,表達(dá)對先皇的眷戀。中間稱贊妙善宮中寫真如生。結(jié)尾點明自己人老發(fā)白,已有歸鄉(xiāng)之志。

【贈 詩原文】相關(guān)文章:

贈范曄詩的原文及賞析11-15

贈柳原文及賞析12-17

雜詩原文翻譯03-13

牧童詩原文及賞析12-17

重贈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贈從弟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贈田叟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贈項斯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就義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