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落葉原文及賞析
落葉原文及賞析1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翻譯
秋氣早來,樹葉飄落,令人心驚;凋零之情就如同這遠客的遭遇。
樹葉翻飛仿佛不愿落地;還在訴說著不忍離開這片森林。
注釋
驚落葉:樹葉好像受驚似的,紛紛飄落下來。
客心: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心情。
猶言:好像在說。
惜:舍不得。
賞析
這首詩是借落葉以慨嘆身世,緊扣落葉著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葉驚秋的形象,比喻詩人于家國破亡后的景況。此詩開頭用個“早”字,便給了讀者以好景不長的暗示,這個“客”字,使我們聯(lián)想起南唐李煜的'“夢里不知身是客。盡管孔紹安和李煜的時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處境也不完全一樣,但其飄零感是類似的。末兩句敘詩人懷戀故國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興手法,緊扣落葉著筆!胺w二字,竭力形容詩人內心紛亂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狀貌,可謂貼切。
全詩通過巧妙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描寫入秋落葉所引起的游子思歸懷鄉(xiāng)之情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驚,驚恐、驚訝?托模h泊異鄉(xiāng)的游子心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孔紹安原是陳朝的達官子弟(其父孔奐為陳吏部尚書)。隨著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損害。陳亡時,孔紹安才13歲。此篇當是孔紹安于陳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縣(今陜西戶縣)閉門讀書期間所作。
落葉原文及賞析2
原文:
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二不與君同。
賞析:
這是一首以落葉為描寫對象的詠物詩。首聯(lián)通過視覺描寫展現(xiàn)了落葉翻飛的情景:一場秋雨過后,莊稼已經收割了,閑置著的田地顯得格外空曠,只見深紅色的落葉脫離樹干,層層疊疊地在半空里飛舞。頷聯(lián)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落葉的心理活動:落葉思緒翻飛,一心向往著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憑借秋風而飛舞呢。頸聯(lián)描寫落葉飄零的動態(tài)情景:有的翻飛著隨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蒼茫的河邊盲目地飄蕩。尾聯(lián)直抒胸臆,說自己要像青松那樣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葉,隨風飄蕩,任意東西。
“落葉”是古詩中常常吟詠的意象。老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葉》托物寄思,表達了對落葉的感慨和思考。開篇從“雨過”著筆,轉向“重重落葉”,以“重重”言落葉之多,給人以“無邊蕭蕭下”的強烈感受;“紅”,突出其色彩之艷麗。但在秋雨瀟瀟,秋風漸緊的背景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木葉,其命運令人擔憂。是為實寫。頷聯(lián)從眼前景,轉向寫“虛”,回想春日之際,綠葉吐翠,蔥蘢蓬勃,那時哪里想到會有秋風會降臨,讓葉子飄零,惹人傷懷?由實而虛,有轉折,有對比,筆法騰挪,拓寬了描寫的視野,引人遐想。
“落葉”是古詩中常常吟詠的意象老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葉》托物寄思,表達了對落葉的感慨和思考
開篇從“雨過”著筆,轉向“重重落葉”,以“重重”言落葉之多,給人以“無邊蕭蕭下”的強烈感受;“紅”,突出其色彩之艷麗但在秋雨瀟瀟,秋風漸緊的`背景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木葉,其命運令人擔憂是為實寫
頷聯(lián)從眼前景,轉向寫“虛”,回想春日之際,綠葉吐翠,蔥蘢蓬勃,那時哪里想到會有秋風會降臨,讓葉子飄零,惹人傷懷?由實而虛,有轉折,有對比,筆法騰挪,拓寬了描寫的視野,引人遐想
頸聯(lián)繼續(xù)回到寫落葉:落葉或隨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蒼茫中在河邊的上空飄零,一個“亂”字耐人尋味秋風中“亂”舞于空中的落葉,豈能不讓人心情也“亂”?世事變遷,人生無常,有時和“落葉”何異!
尾聯(lián)詩人再次轉折,將“落葉”和“松”對比,落葉飄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對秋風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綠如常!
詩歌寫物圖貌,用筆靈活多變一、三兩聯(lián)從旁觀者的視角寫秋雨之后的落葉,為實寫;第二聯(lián)從“落葉”的視角著筆,有濃郁的主觀色彩,“翻思”、“肯信”及“只應”二句的議論抒情,均為虛筆視角、筆法的變化,使詩歌變化多姿,增強了詩歌的藝術魅力,值得借鑒。
落葉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和盛集陶落葉
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里寒空一雁歸。
注釋:
1、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詩與林古度、錢謙益唱和。
2、劫塵——即劫灰,佛教中指燒毀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燼。
3、玉露——白露。
4、素娥——即嫦娥。
5、履霜——踩著霜。《易經·坤卦》:“履霜堅冰至!币庵^踩霜即預示著嚴寒將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6、華林——曹魏時的皇家園林,此泛指美好的樹林園苑。
賞析:
秋已深了,遠望南京城東的鐘山,萬物凋零,寒山肅殺,猶如劫后余燼,一片寥落荒蕪的氣象。首二句緊扣題面,從落葉下筆,“萬物稀”三字說明已是落葉紛飛的時候了!扒锢稀钡摹袄稀弊窒碌煤苤,表明金陵一帶籠罩在蕭颯的氣氛之中,而“劫塵”二字已說出江山易代的滄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傷楓樹林”的句子,但如今木葉盡脫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風霜之侵襲,而是作為帝王之都的金陵氣數(shù)已盡。所以三、四兩句更明顯地揭露出政治的變幻是詩人悲秋感傷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軍南下的鐵蹄踐踏了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權隨之傾覆,錢謙益雖然觍顏事敵,偷生茍活,而心中卻也充滿著矛盾與痛苦,故他于詩中每每發(fā)泄其故國之思。“金陵王氣”顯然是用了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中“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句子,而這里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敗。故這兩句中對明亡的惋嘆是十分清楚的,說葉落緣于王氣衰竭二非關金風秋露,自然是故作癡語,但用以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確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隱的《霜月》中說:“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即借詠物而表現(xiàn)處于嚴峻環(huán)境中的樂觀態(tài)度,然錢謙益則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獨自依月,涂有桂樹相伴,青女履霜無依,倍感凄寒。五、六兩句由落葉而想到月中的桂樹,想到摧落黃葉的嚴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況,暗示了自己于嚴峻肅殺的政治氛圍中所感到的孤獨與憂傷。最后兩句歸結到落葉上,原先一片蔥翠茂密的樹林,如今已是荒敗如沙漠,在那廣漠無垠的寒空中一只孤雁掠過,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給全詩平添了低沉灰暗的'調子。而那寒空中孤獨的飛雁,豈不是詩人自身的象征嗎?
這首詩借詠物而自抒懷抱,表現(xiàn)了錢氏此詩的故園江山之思。這一方面自然出于他降清后未得重用、而又身系囹圄的處境;另一方面也有感于清政府的殘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頹喪的。
王士祺論明末清初有三派,以為“虞山源于少陵,時與蘇近”(《分甘余話》);錢謙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說“先生之詩,以杜、韓為宗”(《牧齋先生初學集目序》),都說錢氏的詩源本杜甫,即以此詩為例,風格沉郁頓挫,遣詞造句、用典使事都極為嫻熟,也近于杜甫的詩風,所以向來被視為錢謙益的代表作之一。
【落葉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西施的原文及賞析11-14
秋夜原文及賞析12-17
西施原文賞析12-17
風原文及賞析12-17
艷歌原文賞析12-17
樵夫原文及賞析12-18
佳人原文及賞析12-17
劍客原文及賞析12-18
遠游原文及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