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語文出塞常用知識點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nèi)容。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出塞常用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語文出塞原文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三年級語文出塞知識點
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4、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譯文:
秦漢以來,明月就是這樣照耀著邊塞,但是離家萬里的士卒卻沒能回還。
如果有像衛(wèi)青和李廣這樣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賞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guān),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zhàn)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zhàn)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xiàn),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三年級語文出塞教案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深入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shù)境界。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體會邊塞詩的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能深入理解是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shù)境界。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查找有關(guān)詩人、時代背景、其他描寫戰(zhàn)爭詩的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詩文。
3、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樂府詩《十五從軍征》,讓我們體會到了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跟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邊塞詩《出塞》。(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復習方法,交流資料
1、復習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有一個把古詩學好學透的方法,誰來說一說是什么內(nèi)容?(生敘述)。
2、交流資料:
(1)介紹作者。
(2)明確背景。
(三)討論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詩,整體感悟。
2、運用學法,小組探究。
3、分句匯報,品味詩句。
A、匯報前兩句
(1)說清詩意,體會詩情。
思考:為什么要提到秦漢時的明月和關(guā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帶給你什么感覺?
(2)反復吟詠,熟讀成誦,升華詩情。
(3)拿出摘錄筆記,記錄詩句,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4)聯(lián)系課外,鏈接知識。
B、匯報后兩句
(1)匯報方法同上:讀、背、摘錄、板書。
(2)看教材“我的'視角”中丁丁的話,了解詩中引用的典故“龍城飛將”。
二、(一)憑借情境,升華詩情。(出示課件)
讓我們再看全詩,大聲誦讀一邊,再來體會作者之情。
(二)回味誦讀,深入品味。(再出示課件)
學生誦讀,練背。
三、(一)解決書后練習題,對比本課兩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各自的感情基調(diào)。
(二)再看“我的視角”,解決冬冬的問題,理解多數(shù)古人選擇戰(zhàn)爭題材寫詩的原因。
四、日積月累,課外延伸。
收集王昌齡其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還可以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
【三年級語文出塞常用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昭君出塞作文常用【6篇】12-14
昭君出塞作文08-03
語文月考知識點02-27
二年級語文草常用知識點12-18
二年級語文雷雨常用知識點12-19
四年級語文觀潮常用知識點02-27
一年級語文江南常用知識點02-28
北師三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12-18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常用知識點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