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長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術意見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稻種植面積大、單產(chǎn)水平高,是我國水稻重要產(chǎn)區(qū)。當前,"立夏"已過,長江中下游中稻已陸續(xù)開始播種育秧。但4月初以來,該區(qū)強降雨天氣多,影響秧田準備、適期育秧和培育壯秧。針對當前氣象條件和生產(chǎn)實際,特提出長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術意見。
一、適期播種,稀播勻播。
根據(jù)季節(jié)安排、茬口銜接、品種生育期,適時播種育秧,可從4月下旬持續(xù)到5月下旬。由于今年雨水多,秧田應選擇地勢較高、不易受澇的田塊。要按照大田面積、品種類型、移栽方式,計算好秧床面積、秧盤數(shù)量,確保育足秧足苗。對于人工插秧,可采用旱育秧或濕潤育秧,秧田、大田比分別為1︰20和1︰10。對于機插秧,雜交中秈稻每畝秧盤20-25盤,每盤播干種70-90克;常規(guī)粳稻每畝秧盤30-35盤,每盤播干種100-120克。無論是秧床育秧還是秧盤育秧,都要做到稀播、勻播,為培育壯秧奠定基礎。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推廣工廠化大棚育秧,堅持旱育旱管。直播稻要勻播,推廣機械精量條(穴)播種。
二、水肥調(diào)控,培育壯秧。
保溫保濕,確?斐鲅俊R出苗。田間秧盤育苗采取田溝有水、苗床濕潤。常規(guī)育秧出苗前濕潤灌溉,出苗后淺濕灌溉。工廠化盤育秧按技術規(guī)程操作,一般用專用育秧基質,無需施肥。田間盤育秧多采用田泥加壯秧劑,移栽前施適量送嫁肥。苗床育秧(常規(guī)育秧)畝施20-25公斤復合肥作基肥,在耙田或耘田時使用;秧苗二葉一心期,畝施3-4公斤尿素作斷奶肥;插秧前3-4天,畝施5公斤尿素作起身肥。若秧齡較長,可噴施多效唑控制苗高。
三、精細整地,提高質量。
無論是機插秧,還是人工插秧、拋秧或直播稻田,大田整地質量要做到田平、泥軟、肥勻。特別是前茬秸稈全量還田的,要粉碎、拋撒均勻、翻埋入土。全田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田面"整潔",無雜草雜物,無浮渣等,表土上細下粗,上爛下實。水田整平后需適度沉實,沙質土沉實1天左右,壤土沉實1-2天,粘土沉實2-3天,待泥漿沉淀、表土軟硬適中、作業(yè)時不陷機時,保持薄水機插。拋秧或移栽以田面水分剛剛落干為宜。
四、適時移栽,足苗栽插。
對于機插秧、拋秧,嚴格控制秧齡15-20天、3-4葉移栽,切忌超秧齡。對于手插秧和拋秧,秧齡應控制在25天以內(nèi)。移栽時,要因種確定適宜的栽插規(guī)格,多蘗秧苗適當少插,少蘗秧苗適當多插。穗數(shù)型或穗粒兼顧型的常規(guī)粳稻畝插1.7-1.9萬穴,每穴3-4苗;大穗型雜交粳稻畝插1.5-1.7萬穴,每穴2苗左右;大穗型中秈雜交稻畝插1.2-1.5萬穴,每穴1-2苗。對拋秧田,要做到移密補稀,使全田秧苗分布均勻。
五、防控病蟲,化學除草。
當前多雨的氣象條件利于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發(fā)生發(fā)展。要強化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提前做好防控準備,積極推進統(tǒng)防統(tǒng)治。在插秧前3-5天噴施一次長效農(nóng)藥,秧苗帶藥下田。對直播稻田,要強化雜草防除,大力提倡耕作除草和移栽(播種)前化學封閉除草。
六、預防洪澇,防災減災。
據(jù)氣象部門預計,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今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汛期(5-9月)降水偏多,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區(qū)東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現(xiàn)較重汛情,江淮、江漢、江南北部部分農(nóng)田可能發(fā)生洪澇災害,不利于水稻生長發(fā)育。要及早制定防災減災技術意見,提前做好防洪抗?jié)硿蕚,搶收和疏通溝渠,以便搶排積水,以免秧田受淹、秧床積水。同時,提前做好災后補救措施,減輕災害損失。
【長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術意見】相關文章:
插秧的作文08-02
插秧的作文(推薦)08-31
[必備]插秧的作文12-09
插秧的作文實用[9篇]08-13
插秧的作文【精品15篇】08-16
插秧的作文15篇【精華】11-24
插秧的作文匯編[15篇]09-16
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實施意見03-01
對班級的意見和建議-意見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