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是努力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廣闊舞臺
葉圣陶教育思想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在20世紀我國社會變遷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歷程中形成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它具有普遍意義、當代價值和民族風格。葉圣陶教育思想內(nèi)涵豐富,包括教育改革思想、以人為本思想、教為不教思想、養(yǎng)成習慣思想、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教師發(fā)展思想等! ≡谡谶M行的新課程改革中,汲取借鑒葉圣陶教育思想,對于我們豐富教育素養(yǎng),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育行為,升華教育境界,具有重要意義?梢哉f,葉圣陶教育思想具有巨大的現(xiàn)實生命力,新課改需要葉圣陶教育思想來引領和指導! ∫弧 ∪~圣陶教育思想和新課改都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绻靡痪湓拋砑右愿爬ㄈ~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精髓,那就是“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一至理名言。為了不教而教,這表面上似乎看來上有些矛盾。但仔細研究就會覺得并不矛盾。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不教是因為學生能夠自己學習了,不再需要老師教了……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為了達到這一教育目標,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學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必須樹立生活本源觀,而實現(xiàn)不教的關鍵在于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 ∪~圣陶先生的這一思想,也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所追求的目標,也正是已經(jīng)頒發(fā)的語文新課標所確定的努力方向。新課程標準中,論述課程性質(zhì)時強調(diào):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終生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這里所說的為終生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與葉圣陶所說的“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抡n程標準中,介紹必修課程的閱讀與鑒賞的任務時又強調(diào):要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要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并且提倡在學習中外文學作品的活動中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要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要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這里所說的“獨立閱讀”“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以及“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就是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精神,就是葉圣陶所倡導的讓學生自求得之的方法! ⌒抡n程標準中,介紹表達與交流的任務時還強調(diào):要根據(jù)個人的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恰當?shù)貞獙娃q駁。這里更是強調(diào)“自主寫作”“獨立修改”和“主動發(fā)言”,與葉圣陶主張的“不教是因為學生能夠自己學習了,不再需要老師教了”的教學的最高境界是高度一致的! 《 ∪~圣陶教育思想和新課改都十分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覀冋谠谶M行的新課改,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程主張: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所以,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圣陶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于學生的今后的發(fā)展,學生的終生發(fā)展。葉圣陶的教育思想正是關注人的發(fā)展的具體體現(xiàn)。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要達到不需要教,就得在教的過程中就考慮今后的不需要教,即在教的過程中“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 ≡诙喾皆O法,使學生能逐步自求得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做呢,如何“導”呢? 首先,教師心中有學生,要想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要想到學生今后的不需要教也能終生學習的這樣一個目標。有了這樣的目標,教師就可能時時處處考慮到,現(xiàn)在的每一堂課,都將使學生獲得一種受益一輩子的能力,每一次的教都將使學生獲得“自求得之”的具體方法! ∑浯危處煹慕虒W要以學生為中心,牢固確立學生是主體的觀念。老師的身份角色,是一個“導”,是輔導、引導、開導,而決不是象以前那樣,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被動的灌輸,絲毫沒有自主的思考,主動的學習! 〉谌處熢诿鎸W生時,應該肯定學生的差異,而絕對不能強求一律,強求整齊劃一。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是有個性的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我們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千萬不可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生。也不能用一種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生的個性是千姿百態(tài)的,而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應該豐富多樣的。讓我們的教育頌揚人性,讓我們的教學活動塑造人的個性! 】傊,教師的“導”,應該以學生的學為重心,以教學的對象為主體,充分注重學生的差異和個性,讓教師的導,具有豐富性、多樣性的特點。 心中有了學生,想到了學生的未來,就能自然的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了主體地位,就會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而一旦關注了充滿個性的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緒體驗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新課程理念倡導讓學生在寬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教師要努力把微笑帶進課程,把表揚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不要輕易批評學生的活躍好動,而要巧妙地應用激勵性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來激發(fā)學生的新的求知****,使課堂成為學生自由揮灑的天地,把語文課上成詩意的語文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到另一個頭腦中去,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這就是說,教師要具有一顆“童心”甘做一個“小孩子”,愿意走進學生豐富多彩,曼妙無比的生活情感世界。教師要有同理心,,時刻想著如果此時處于學生的位置會有怎樣的情緒情感反應,不然就可能以教育的名義傷害了學生而不自知,在動機上與效果之間出現(xiàn)巨大反差。 除了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緒體驗以外,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每個學生都有才能,只要通過良好的教育和訓練,都能成材,成功。這是教育的真諦。孩子們知識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教學雙方都要付出心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知水平還存在一定局限的學生需要我們?nèi)リP心呵護,去尊重,去引導,而不是“拔苗助長”,“越俎代庖”。學生發(fā)展過程中會有“真實的殘缺”,而“真實的殘缺”勝過“虛假的完美”。因為是真實的,所以才是可貴的。因為是殘缺的,所以才需要我們?nèi)リP心,才需要我們?nèi)ヒ龑,才需要我們(nèi)椭鷮W生去完善。其實殘缺也是個人在學習,生存,發(fā)展,創(chuàng)造時所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彌補殘缺,也是一個人認知能力,智慧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所以關注、呵護學生的認知水平,是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成長的需求。我們經(jīng)過努力會收獲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 三 葉圣陶教育思想和新課改都十分重視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成長。 所謂教學相長,教與學互為前提而存在。一個理想的課堂是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居于主體地位,教師則處于主導地位,也就是葉圣陶所強調(diào)的“導”。 學生居于主體地位,而教師居于主導地位,這種引導顯得更為重要。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jīng)確立,教師的主導并不是可有可無,即使有了導也決不是放羊式的'消極的形同虛設的導。而是應該象葉圣陶所指出的“致力于導”! ∧苤铝τ趯У慕處,才是我們新課程所大量需求的教師。葉圣陶先生指出,實現(xiàn)不教的關鍵在于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在引導學生從需要老師到逐步不需要老師的過程中,高素質(zhì)的老師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教師的素質(zhì)得不到提高,那么學生最終走上不需要教的道路是不可能的! 痘A教育參考》(2006。1)刊載的《教師的三種專業(yè)境界》提出:依據(jù)專業(yè)水平的層次不同,教師大體可分為教書匠,名師和人師三種境界。 教書匠多深陷“此山中”的禁錮與迷繞,常自我設限,自我框死,對于教學,教書匠多唯上唯書唯教參唯教條,“匠氣有余,質(zhì)氣不足”,容易將涌動著生命氣息,千姿百態(tài)的教學固定化,模式化,臉譜化。教書匠的教學往往干癟刻板,味同嚼蠟,生氣全無,是對一個人獨立發(fā)展的致命捆綁與桎梏。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的學習終非“像詩一樣迷人的字眼”(康德),而是“已經(jīng)變成令人厭煩的同義語,一課堂等于一種苦役”(杜威)。對于學生,教書匠對其人生的感召微乎其微,黯淡無光;不僅不能成全學生完美發(fā)展,而且有意或無意將學生也禁限于自己受制的“舊軌道”上。日本教育家東洋先生有言:“一個蘊藏可貴才華的青年,只是由于落到了某位半瓶醋的老教書匠之手,于是喪失了英才的光芒,結果以無名小卒告終!币驗椤捌接沟慕處熤荒芟拗茖W生的智力把學生束縛在教師自己的狹隘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盧梭) 名師和人師確實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的,但教書匠卻可以避免做的。新課程的實施就是為了讓教師能夠在教學專業(yè)上得到長足的進步和成長,讓更多的人擺脫教書匠那一套毫無生氣的陳規(guī)舊律。 如果說名師是一個思考者,他反思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思考學生的未來趨向,引領學生做出正確的人生規(guī)劃,“思考一切學生,一切思考學生,思考學生的一切”是名師思考的邏輯起點,也是價值終點。那么我們應該以名師為榜樣,始終以人的發(fā)展,以人的終生學習為出發(fā)點! ∪藥焺t是比名師有著更深的洞悉與超脫。他不僅具有獨特的判斷和獨立的思考,而且能夠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醍醐灌頂。人師是一個人格崇高的人。人師的崇高人格是一股最強大的教育力量,一種最珍貴的教育寶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草去”(陶行知),對自己從事的崇高的教育事業(yè)至死不渝。人師是一個熱愛學生的人!拔覜]有一切,只有學生”(斐斯泰洛齊),是人師博大人性世界的自然袒露。人師也因愛的無限付出而得到永生! 『茱@然,人師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終生追求的目標、方向。葉圣陶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師。他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個論斷,閃現(xiàn)出人性的光芒,人類的睿智。他的教育思想應該作為我們新課改的旗幟,在這面旗幟的指引下,我們才能朝著正確的教改方向,努力邁進。 因為新課程理念倡導新的教育觀,新的學生觀,新的教師觀,新的課程觀,新的教學觀,新的評價觀,所以說,進行新課程,實行新課標,這恰恰是我們努力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廣闊舞臺! 本文是在葉圣陶教育思想課題研究活動中寫成的,去年參加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評比中,榮獲省二等獎。(作者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