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姘;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目錄 作者介紹 譯文 寫作特點 寫作背景 文章賞析 后人評價 相關(guān)圖片 參考資料 《阿房宮賦》 - 作者介紹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萬年(現(xiàn)在陜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京兆杜氏自魏晉以來就是名門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xué)家,所撰《通典》一書,開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
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在江西、宣歙、淮南等地軍府任幕僚多年。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回到長安,歷任左補闕、膳部、比部員外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后,相繼出任黃州(治所在現(xiàn)在湖北黃岡)、池州(治所在現(xiàn)在安徽貴池)、睦州(治所在現(xiàn)在浙江建德)刺史。在地方任職時,改革弊政,成績卓著。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回長安任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后曾一度出任湖州(今屬浙江)刺史,又回長安任考功郎中、知制誥,官至中書舍人。
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鎮(zhèn)擁兵,宦官專權(quán),民不聊生,《阿房宮賦》就是他二十三歲時有感于時政而寫的。杜牧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比,因而稱他為“小杜”;又和李商隱齊名,他們又有“小李杜”之稱。
李商隱比他約小十歲,很欣賞杜牧的為人和詩篇,在給他的一首詩中寫道:“高樓風(fēng)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桃鈧簭(fù)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保ɡ钌屉[《杜司勛》)
《阿房宮賦》 - 譯文六國滅亡,天下統(tǒng)一,蜀郡的山林砍光了,阿房宮(建成)出現(xiàn)了。(它)覆蓋綿延三百多里地,(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它)從驪山北麓建構(gòu),折向西面,一直到達咸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緩緩流動,進入宮墻。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臺閣;走廊縈回曲折似人腰,屋檐高高翹起像鳥嘴;各依地勢,攢聚對峙。盤旋著,屈曲著,像蜂房水渦,矗立著不知道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在水面上,沒有云彩,哪里來的龍?(兩層)通道跨躍天空,沒雨過初晴,哪里來的虹?高高低低令人迷蒙,分不清是西還是東。臺上傳來溫柔的歌聲,像春光一樣暖融融;殿里舞袖拂動,風(fēng)雨降臨般的冷颼颼。一天之內(nèi),一宮之中,而氣候(卻)不同。
六國的嬪妃,王侯的女孫,離開(自己的)樓閣宮殿,乘輦來到強秦。早晨唱歌,晚上彈曲,當(dāng)了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光晶瑩閃爍,那是打開了梳妝鏡;墨綠的云彩紛紛擾擾,那是早晨起來梳理鬟鬢;渭水漲起了油膩,那是洗完臉倒掉的胭脂水;煙霧升騰,那是在燒椒蘭熏香;雷霆忽然震響,那是宮車過去了;轆轆車聲越聽越遠,杳然無聲,不知它駛向什么地方。每寸肌膚,每種姿容,都極盡驕美;久立遠看,盼望得寵;有的三十六年沒有見到(皇帝)。燕國趙國的收藏,韓國魏國的積蓄,齊國楚國的精品,(是)多少代多少年,從人民那里搜刮來的,堆積如山;一旦(國家滅亡)不能保有,運到這里。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丟棄滿地,秦人看到這些(東西),也不很愛惜。
唉!一個人的心思,就是千萬個人的心思啊。秦朝統(tǒng)治者喜歡紛華奢侈,別人也(都)顧念自己的家啊。為什么搜刮別人到了一絲一毫,(而)揮霍起來像用泥沙(一樣不加珍惜)?那撐梁的柱子,比田里的農(nóng)民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閃閃發(fā)光的釘子,比糧倉里的谷粒還多;參差交錯的瓦縫,比一身衣服上的絲縷還多;直的橫的欄桿,比全國的城墻還多;嘈雜的管弦樂聲,比鬧市里人們的話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講話,只敢(在心里)憤怒。秦始皇的狠毒心腸,更加頑固。戍邊的士卒吶喊起來,函谷關(guān)被攻破,楚國人一把大火,可惜(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化為一片)燒焦了的土!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使秦國滅族的是秦國,不是(其他)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國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拒秦國;假使秦國也能愛護六國的老百姓,就可以傳遞三世乃至萬世而做君王,誰能夠滅(他們的)族呢?秦朝統(tǒng)治者來不及哀嘆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嘆他們;后代的人哀嘆他們而不引以為鑒,也會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嘆后代的人了。
《阿房宮賦》 - 寫作特點1.想像、比喻與夸張
阿房宮毀于戰(zhàn)火,形制如何,早已無人能夠說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見“有關(guān)資料”霍松林的《〈阿房宮賦〉鑒賞》引文)也不很詳。這給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空間?梢哉f,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shù)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檐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復(fù)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像。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沿著他開辟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xiàn)當(dāng)年這座宮殿的盛況。這種效果的取得,和本文運用生動的比喻、大膽的夸張有直接關(guān)系。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張,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2.描寫、鋪排與議論
從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本文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后兩段以議論為主。前面的描寫是為后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采用了鋪排的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jié)尾一段的正反述說。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tǒng)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編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而是寫得不繁縟冗雜,恰到好處。
3.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本文發(fā)揮了駢文的某些長處,如鋪排、對偶、押韻等,但也大量使用單句散行,增強表現(xiàn)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六個四字句后,接以“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個散行的'長句。這樣,句子整散結(jié)合,長短不拘,節(jié)奏鮮明,更富于表現(xiàn)力。
《阿房宮賦》 - 寫作背景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繼續(xù)修建,還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毀。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杜牧也加入到這一傳統(tǒng)的議論中來。本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獵,務(wù)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一文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jié)了秦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jīng)驗,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xiàn)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西漢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的著名論斷。揚雄認為賦的共同特點是詞彩華麗,而在內(nèi)容上卻有著“則”與“淫”的區(qū)別。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賦稱為“辭人之賦”,其特點是雕繪鋪陳的泛濫(淫);把注重社會內(nèi)容、有諷諫意義的賦稱為“詩人之賦”,其特點是符合儒家的詩教原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杜牧這篇賦是典型的“詩人之賦”,它在“麗”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則”的精神。在晚唐,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賦中,不乏詠古傷今之作。洪邁在《容齋四筆》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賦,多以古事為題,寓悲傷之旨!彼信e了當(dāng)時名氣很大的賦家黃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坡》,其中有“日慘風(fēng)悲,到玉顏之死處;花愁露泣,認朱臉之啼痕”等句子。但這種賦大都是抒發(fā)思古之幽情,沒有更多的影射社會現(xiàn)實的內(nèi)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時。而杜牧這篇《阿房宮賦》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的完美結(jié)合。
《阿房宮賦》 - 文章賞析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lǐng)起,音節(jié)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gòu)筑,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案矇喝儆嗬铮綦x天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绑P山北構(gòu)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著山勢、就著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墻”,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筑特點。其中實寫了樓閣、廊檐,描繪得細致入微;虛寫了長橋、復(fù)道,想像得神奇瑰麗。然后用夸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xiàn)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里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shè)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說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jié)果,照應(yīng)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妝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凄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云,“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把嘹w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zhuǎn)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里,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著,“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寫轉(zhuǎn)為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發(fā)出感嘆,對比人心事理,指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進而質(zhì)問道:“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接著,用了六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經(jīng)過重重鋪墊,筆鋒一轉(zhuǎn),讓“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tǒng)治者進行較量,結(jié)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總結(jié)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xùn),向當(dāng)世統(tǒng)治者發(fā)出警告。
作者連續(xù)慨嘆,情不能禁!皢韬簟敝筇岢稣擖c,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jù),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息息相關(guān)。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稱謂,提醒唐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意味深長。
杜牧是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答莊統(tǒng)書》)的。那么,他寫《阿房宮賦》,其用心何在呢?
關(guān)于阿房宮建造的時間、原因、地址及規(guī)模,《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賈誼傳》《水經(jīng)注·渭水》以及《三輔舊事》《三輔王圖》等都有記述;《史記》成書最早,其記述也比較準確,故摘引如下:
(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fù)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余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
這一段記述與《阿房宮賦》的描寫相對照,有幾點值得注意。一、秦始皇修阿房宮,主要由于“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即隨著國家的統(tǒng)一,作為國都的咸陽人口不斷增加,原有的宮廷已不能滿足新的需要,故于渭水之南營建新的朝宮?梢姟栋⒎繉m賦》把阿房宮的興建完全歸因于“秦愛紛奢”,并不確切。二、阿房宮先建前殿,終始皇之世,全部工程并未完成。即使全部完成,也談不上《阿房宮賦》所說的“覆壓三百余里”。三、秦始皇三十五年才開始修阿房宮,距始皇之死不過兩年,因而《阿房宮賦》說“宮人”們“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也不合事實。
項羽入關(guān),阿房宮即化為灰燼,杜牧描寫阿房宮,所依據(jù)的最早最可靠的文字資料,也只能是《史記》中的有關(guān)部分。而把《阿房宮賦》的描寫和《史記》中的有關(guān)記載相比較,就發(fā)現(xiàn)它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作者的藝術(shù)想像和夸張;想像和夸張的用意,則在于借歷史題材以警戒當(dāng)時的荒淫君主。就是說,這不是歷史著作,而是文藝作品。如果把它看成歷史著作據(jù)以考證阿房宮的規(guī)模,評論秦始皇的功過,那就錯了。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編選者評論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視向來瑰麗,亦復(fù)何有!以下因盡情痛悼之,為隋廣、叔寶等人炯戒,尤有關(guān)治體。不若《上林》《子虛》,徒逢君之過也。”指出這篇作品“為隋廣(隋煬帝)、叔寶(陳后主)等人炯戒,尤有關(guān)治體”,很有見地;但由于對杜牧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態(tài)度缺乏了解,還未能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這篇作品的思想意義。
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而藩鎮(zhèn)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處于崩潰的前夕。杜牧針對這種形勢,極力主張內(nèi)平藩鎮(zhèn),加強統(tǒng)一,外御侵略,鞏固國防。為了實現(xiàn)這些理想,他希望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并命令度支員外郎盧貞,“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通鑒》卷二四三)。對于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說:“寶歷(敬宗的年號──引者)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笨梢姟栋⒎繉m賦》的批判鋒芒,不僅指向秦始皇和陳后主、隋煬帝等亡國之君,而主要是指向當(dāng)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逼饎菪劢。跀⑹轮性H,為此后的許多文字埋下根子!傲酢睘槭裁磿爱叀?“四!睘槭裁茨堋耙弧保恳煌鲆慌d,關(guān)鍵何在?讀完全篇,這些問題就會得到解答。例如在中間寫道:“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掠其人,倚疊如山……”則六王之驕奢淫逸,不惜民力,已于言外見意。到了篇末,更明確地作了結(jié)論:“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讀到這里,再回頭看看首句,就不能不驚佩那個“畢”字下得好!“六王”之“畢”,其原因既在自身,那么,秦能統(tǒng)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這兩句一抑一揚;而揚秦又是為更有力地抑秦蓄勢。秦統(tǒng)一四海之后,如果吸取“六王”的教訓(xùn),“復(fù)愛六國之人”,就不會那么迅速地被“族滅”。誰知秦王一旦變成秦始皇,立刻志得意滿,走上腐化的道路!笆裆截#⒎砍觥。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樂,六個字概括了無限深廣的內(nèi)容!柏!薄俺觥眱勺,力重千鈞,自不待言。而從“!钡健俺觥钡倪^程,更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第一,舉蜀山以概秦隴之山。由蜀山到關(guān)中要經(jīng)過“難于上青天”的蜀道,憑借人力運送巨大的木料異常艱難。而一定要取材蜀山,見得秦隴一帶的樹木已經(jīng)砍伐一空,還不敷用。秦隴之山盡禿而殃及蜀山,直到蜀山不剩一木而阿房始“出”,則阿房宮多么宏大,秦始皇多么驕奢已不難想見。第二,舉木料已概其他建筑材料。所需的木料既如此眾多,則其他的建筑材料需要多少,也不難想見。第三,舉砍伐、運送木料以概其他工程。而從木材及其他一切建筑材料的砍伐、加工、運送直到合攏來建成“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都是役使人民進行的,這中間榨取了多少人民的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的生命,也是可以想見的!傲酢奔纫浴安粣燮淙恕倍餐觯厥蓟视謱⒆约旱囊鶚方ㄖ谌嗣竦目嚯y之上,那么,從“六王”的已“畢”,不是很可以預(yù)見秦的將“畢”嗎?廖瑩中《江行雜錄》上說:“杜牧之《阿房宮賦》云:‘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憛⒆鳌堕L城賦》云:‘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參輩行在牧之前,則《阿房宮賦》又祖《長城》句法矣!薄堕L城賦》(見《全唐文》卷六一九)以四個三字句發(fā)端,一句一意,層層逼進;又句句押韻,音節(jié)迅急,有如駿馬下坡,迅快無比!栋⒎繉m賦》正與此相似,說它“祖《長城》句法”,是很有見地的。但作賦以四個三字句開頭,并非始于陸參,而是創(chuàng)于晉人郭璞。郭璞《井賦》云:“益作井,龍登天,鑿后土,洞黃泉!贝撕,南朝謝惠連《雪賦》以“歲將暮,時既昏,寒風(fēng)積,愁云繁”發(fā)唱,無疑受了郭璞的啟發(fā),卻青出于藍!堕L城賦》學(xué)習(xí)《井賦》《雪賦》的句法,又比前者更勝!栋⒎繉m賦》則在取法前人的基礎(chǔ)上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說明文藝創(chuàng)作既貴在創(chuàng)造,又需要借鑒前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兩句,緊承“出”字,總寫阿房宮的規(guī)模。上句言其廣,下句言其高。自“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到“高低冥迷,不知西東”,就廣、高兩方面作進一步的描寫!拔宀揭粯,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等句,既簡練,又形象。特別是“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更其傳神。不說長橋如龍,復(fù)道如虹,而說“未云何龍”,“不霽何虹”,不僅筆勢跌宕,而且從驚嘆語氣中表達了對那些建筑物的觀感,給客觀描寫涂上了濃烈的抒情色彩。
以上寫阿房宮的宏偉瑰麗,已寓貶義;但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完成如此宏麗的建筑,固然加重了人民的負擔(dān);但如果在完成之后用來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那還是應(yīng)該贊許的。所以,作者在寫了阿房宮的宏偉瑰麗之后,立刻將筆鋒伸向更重要的地方!案枧_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边@幾句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了歌舞之盛(歌喉吐暖,舞袖生風(fēng),以致改變了氣候)。接下去,點出那些供秦始皇享樂的歌舞者,乃是六國的“妃嬪,王子皇孫”;既回應(yīng)“六王畢”,又暗示秦統(tǒng)治者的前途。
承“為秦宮人”的“明星熒熒……”一段是膾炙人口的。忽然間,天際群星閃耀;不是群星,而是美人開了妝鏡!忽然間,空中綠云飄動;不是綠云,而是美人梳理頭發(fā)!渭河暴漲,泛起紅膩,原來是美人潑了脂水!煙霧乍起,散出濃香,原來是美人點燃蘭麝!不直說美人眾多,卻用明星、綠云、渭漲、霧橫比喻“妝鏡”“曉鬟”“棄脂”“焚椒”,間接地寫出美人之多,其手法已很高明。但還不止此。通過形象而又貼切的比喻,既寫了美人,又寫了阿房宮。下臨渭水,高插青霄的樓閣,像蜂房似的布滿空際的窗戶,以及當(dāng)窗曉妝的美人,都歷歷如見。而寫美人,又正是為了寫秦始皇。所以,接著便寫“宮車”之過。“宮車”日日行幸,而宮人尚“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則秦始皇荒淫到何種程度,也就用不著說穿了。
這一段也是前有所承的。陸參《長城賦》云:“邊云夜明,列云鏵也;白日晝黑,揚塵沙也;筑之登登,約之閣閣,遠而聽也,如長空散雹;蟄蟄而征,沓沓而營,遠而望也,如大江流萍;其號呼也,怒風(fēng)訇;其鞭樸也,血流縱橫!薄栋⒎繉m賦》的開頭既然取法于《長城賦》,那么中間的這一段,造句、構(gòu)思都有一致之處,可能也受了《長城賦》的啟發(fā)。當(dāng)然,如果從句式的相似方面著眼,它受《華山賦》的影響更其明顯,洪邁《容齋五筆》卷七指出:“唐人作賦,多以造語為奇。杜牧《阿房宮賦》云:‘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浔扰d引喻,如是其侈?然楊敬之《華山賦》又在其前,敘述猶壯,曰:‘見若咫尺,田千畝矣;見若環(huán)堵,城千雉矣;見若杯水,池百里矣;見若蟻垤,臺九層矣;醯雞往來,周東西矣;蠛蠓紛紛,秦速亡矣;蜂窠聯(lián)聯(lián),起阿房矣;俄而復(fù)然,立建章矣;小星奕奕,焚咸陽矣;累累繭栗,祖龍藏矣!瓌t《阿房宮賦》實模仿楊作也!睏罹粗度A山賦》(見《唐文粹》卷六)一脫稿,即傳誦士林,轟動一時,韓愈、李德裕、杜佑都十分贊賞。上引數(shù)句,杜佑時常吟誦(見《容齋五筆》卷七《唐賦造語相似》條)。杜佑是杜牧的祖父,則杜牧熟習(xí)這篇作品是毫無疑問的。但杜牧的“明星熒熒”等句,絕不能說是“模仿楊作”,而是從楊作中吸取了有益的東西加以變化,用以表現(xiàn)新的主題,具有推陳出新的作用。
從“燕趙之收藏”到“亦不甚惜”,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進而寫珍寶之富。通過這一系列敘寫,形象地點出阿房宮的用途,從而對秦始皇進行了鞭撻。從開頭直到這里,作者以精練、生動的筆墨敘寫了阿房宮的興建、規(guī)模和用途,沒有抽象地發(fā)議論,而議論已寓于其中。讀者不難看出:用人民的血汗凝成、供統(tǒng)治者享樂的阿房宮,集中地反映著人民的苦難,也集中地反映著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化。
于是,作者水到渠成進一步完成他的主題:寫阿房宮的毀滅,也就是寫秦統(tǒng)治者的毀滅及其毀滅之故,向當(dāng)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敲響警鐘。“嗟夫!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這是說“人同此心”,但繼之而來的“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卻對秦統(tǒng)治者的殘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擊。以下數(shù)句尤其精彩:“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是緊承“嗟乎”以下各句而來的!扒貝奂娚,人亦念其家”兩句,“秦”“人”并提。接著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憤慨語總括秦的紛奢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然后用“使”字領(lǐng)起,擺出一系列罪證。秦統(tǒng)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罪證是不勝枚舉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特點在于通過個別表現(xiàn)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著從各方面羅列罪證。作者寫的是《阿房宮賦》,即從阿房宮著筆,就前半篇的敘寫作出了邏輯的推演。一連串用準確的比喻構(gòu)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現(xiàn)了“秦”與“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樂一苦的兩個方面及其相互關(guān)系。一句句噴薄而出、層層推進,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將火山即將爆發(fā)的形勢全盤托出。再用“獨夫之心,日益驕固”從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舉”的局面,農(nóng)民起義的熊熊烈火終于埋葬了統(tǒng)治者。而供統(tǒng)治者享樂的阿房宮也隨之化為灰燼。
如前所說,杜牧寫《阿房宮賦》,其目的是給當(dāng)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提供歷史教訓(xùn),為了豐富歷史教訓(xùn)的內(nèi)容,從“六王畢,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寫秦又不忘六國。就章法說,以秦為主,以六國為賓。就思想意義說,以六國為秦的前車之鑒。阿房宮中的無數(shù)美人,乃是六國的“妃嬪”;阿房宮中的無數(shù)珍寶,又是六國“取掠其人”的長期積累。六國一旦滅亡,則美人“輦來于秦”,珍寶“輸來其間”;那么,秦一旦蹈六國的覆轍,又將怎樣呢?秦不以六國為鑒,終于自食其果;那么,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難道會有什么更好的結(jié)局嗎?寫到這里,真可謂“筆所未到氣已吞”!接下去,還不肯正面說破,卻以無限感慨揭示出六國與秦滅亡的原因:“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既指出六國與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愛其人”,就不會亡。這才將筆鋒轉(zhuǎn)向“后人”──主要是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毙形闹链,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成功地表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作意圖。結(jié)句更有言盡意不盡的特點。
結(jié)尾的一段議論也是有所借鑒的!稘h書》卷七十五載京房對漢元帝說:“齊桓公、秦二世亦嘗聞此君(周幽王、周厲王)而非笑之,然則,任豎刁、趙高,政治日亂,盜賊滿山,何不以幽、厲卜之而覺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也!薄锻ㄨb·唐紀·貞觀十一年》所載馬周的議論也與此相類似:“蓋幽、厲嘗笑桀、紂矣,煬帝亦笑周、齊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
不難看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議論,是和京房、馬周的議論一脈相承的。后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卻不肯引以為鑒,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轍,就只能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復(fù)“笑”后人,這的確是可悲的。
《阿房宮賦》 - 后人評價元朝人祝堯在《古賦辨體》里說:“杜牧的《阿房宮賦》,古今膾炙;但太半是論體,不復(fù)可專目為賦矣。毋亦惡俳律之過而特尚理以矯之乎?”明朝人吳訥在《文章辨體序說》中引了祝氏的這幾句話,然后說;“吁!先正有云:‘文章先體制而后文辭!瘜W(xué)賦者其致思焉!”把文章體裁看得比內(nèi)容還重要,這顯然是荒謬的。何況說《阿房宮賦》“太半是論體”,也不完全符合事實。作者先以約占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簡練地敘述,生動地描寫了阿房宮的興建、規(guī)模和用途,形象鮮明而含意深廣!班岛酢币韵,當(dāng)然發(fā)了議論。但是第一,議論中有描寫。例如“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一段,不加判斷,只用農(nóng)民、工女及其所生產(chǎn)的粟粒、帛縷等的數(shù)量與阿房宮的柱、椽、釘、瓦等相比較,而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已見于言外。第二,議論帶有濃烈的抒情性。以“嗟乎”“嗚呼”開頭的各段,都洋溢著憤慨、痛惜與哀怨交織成的復(fù)雜情感。這種把議論、寫景(廣義的景)、抒情結(jié)合起來的藝術(shù)特色,也表現(xiàn)在杜牧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比如為人傳誦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之類,不都是這樣的嗎?籠統(tǒng)地否定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一切議論的做法,在今天還能看到,這其實是有害的。
《阿房宮賦》 - 相關(guān)圖片阿房宮
《阿房宮賦》 - 參考資料http://www.paiai.com/Article/rjgz/b/200702/3630.html
【《阿房宮賦》】相關(guān)文章:
阿房宮賦01-10
阿房宮賦05-24
阿房宮賦01-21
阿房宮賦..01-21
阿房宮賦教案01-17
阿房宮賦翻譯01-13
阿房宮賦原文12-07
阿房宮賦朗誦01-15
阿房宮賦默寫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