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豫章書院
豫章書院
豫章書院,書院原址位于東書院街8號內,現(xiàn)為南昌市第十八中學所在地。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始建于南宋,為清代江西省城書院。先后以理學祠、孝廉堂、書院等形式出現(xiàn),為古代江西學術思想的傳播、人才培養(yǎng)的著名官學機構。
豫章書院源于江西豫章羅氏,漢惠帝時大農令羅珠奉守九江郡,郡人張交獻地,乃與灌侯筑新城,并在溝內手植豫章樹,豫章郡因此而得名。羅氏此后以豫章為堂號顯于天下,各地的豫章書院基本都由羅氏后人創(chuàng)建。
書院滄桑
古豫章書院是今江西南昌豫章書院的前身,創(chuàng)于南唐升元二年(938),距今1000余年,為江西四大書院之首。南宋,為當時理學家們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明朝初年書院處于沉寂狀態(tài),至明嘉靖年間才又得以發(fā)展。明萬歷三年,首輔張居正禁院,豫章書院像全國其他書院一樣停辦,被迫賣田充邊需。明萬歷七年(1579),江西巡撫凌云翼、潘季訓先后重修,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羅從彥(豫章)、陸九韶(梭山)、陸九齡(復齋)、陸九淵(象山)、李燔(文定)、黃灝(商伯)、張洽(元德)、吳澄(草廬)、吳與弼(康齋)、羅倫(一峰)、胡居仁(敬齋)、張元禎(東白)、歐陽德(南野)、鄒守益(東廊)、羅洪先(念庵)、魏良弼(水洲)、舒芬(梓溪)、羅欽順(整庵)、胡直(廬山)、羅汝芳(近溪)、王時槐(塘南)、鄧以贊(定宇)、李材(見羅)、鄧元錫(潛谷),他們都是江西省內的理學名家,蜚聲海內,象山先生陸九淵更是一代儒學巨擘。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名為“理學名賢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撫馬如龍重建,聘南昌進士熊飛渭為山長,選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五十六年(1717)官方再次重建,而且布局有所不同,右為講堂,左為祠堂,面向全省選拔數(shù)百名學子讀書其中;第二年(1718),康熙皇帝御書“章水文淵”四字門額賜予書院,使書院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時期。乾隆對書院亦較為重視,并對師長、士子兩方面作了嚴格規(guī)定,強調人品為上的原則:“凡書院之師長,必選經明行修,足為多士模范者,以禮聘請。負笈生徒,必擇鄉(xiāng)里秀異、沉潛學問者,肄業(yè)其中。其恃才放誕佻達不羈之士,不得濫入”,并明令仿效白鹿洞書院“立之規(guī)條,以檢束其身心”。在這種形式下,陳宏謀與郝碩兩位巡撫分別從院規(guī)與院舍兩個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奠定了書院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道光(1821—1850)及同治(1862—1874)時期,豫章書院在規(guī)模與藏書量方面得到了繼續(xù)擴展。光緒(1875—1908)初,一度改為舉人書院,名曰“孝廉堂”,堂稱“孝廉書院”,并立有《孝廉書院碑記》。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視,豫章書院成為聞名遐邇的大型書院之一。
書院歷史
書院創(chuàng)建于南宋時期,當時在朱熹理學的影響下,這里成為江西地區(qū)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元明兩朝書院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其中明萬歷年間,因為政府的政策而一度被迫停辦。后來江西巡撫凌云翼、潘季訓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書院在清朝初期恢復了當初的辦學規(guī)模,招生對象不再局限于南昌府轄地,開始選拔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皇帝御書“章水文淵”四字門額賜予書院,其后的雍正、乾隆也對書院予以了充分的重視。江西巡撫陳宏謀與郝碩則從院規(guī)與院舍兩方面下了較大的功夫。正由于康雍乾三位皇帝以及政府的重視,書院在清中葉發(fā)展到達頂峰:名師云集、藏書豐厚,成為當時全國聞名遐邇的大型書院之一。
晚清,受西學東漸觀念的影響,書院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江西省大學堂”。1949年以后,一度改作南昌大學工學院、洪都大學。
陳弘謀與豫章書院
陳弘謀,字汝咨,號榕門,清廣西臨桂(今桂林)人。早年刻苦自勵,素有大志,堂書座右銘:必為世上不可少之人,為世人不能做之事。雍正元年舉鄉(xiāng)試第一,旋中進士。歷任吏部郎中、浙江道御史、楊州知府、江南布政使、直隸天津道、江蘇按察使、布政使及陜甘、江西、兩廣、福建、湖南、江蘇、云南等省(區(qū))督撫,加授兵部、吏部、工部尚書,太子太保、太傅。死后謚號文恭。陳弘謀在京外任官31年,遍及12個行省。為官,他熟諳民風,體察民情,知了得失,深明利害,興利除弊,盡心盡責,興修水利,引導百姓養(yǎng)蠶織布,教導百姓灌溉、植樹、鑿井、開礦富民、賑濟貧苦,無所不做;為學,他以不欺為本,力主學以致用,言政則引之于學,故嘗謂“仕即學”。陳弘謀在湖南任官期間,曾于乾隆二十八年用皇上賞賜的錢及借有公帑銀共計4000兩,貸給商人,獲得年息銀1400余兩用作岳麓、城南兩書院經費,并親自制定了經費收支條例,且十分詳細,便于管理。任職云南期間,陳弘謀督促順定知府建造了鳳山書院,各府、州、廳也建造了義學700所,使少數(shù)民族子弟大都能入學就讀。廣刻《孝經》、《小學》、《居家雜議》、《近思錄》及所輯的《綱鑒》、《大學衍義》等書,頒發(fā)給各級書院、學校作上課所用的教材,讓邊疆各民族子弟多能受教育,其中有許多人也參加錄取科舉中第了。詳細檢查了,云南各義學和書院的財產數(shù)量、產權所有、經費收支、膏火束修、師生教學等管理情況,并以此編成《義學匯記》一書,為研究云南義學、書院教育的重要文獻。治學方面,主要以宋五子之學為根基,又宗承明薛,渲高攀龍,內行修飭,自求自得。以政為學,計必久遠,措置審市詳,規(guī)模宏大。常言:“是非度之于己,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shù)!笨脊沤窭Φ檬В詽h至清約80位著名學者的有關著述,編成5種“遺規(guī)”,即《養(yǎng)正遺規(guī)》、《教女遺規(guī)》、《訓俗遺規(guī)》、《學仕遺規(guī)》等,主旨在于“蓋冀天下無論男女少長,貴賤賢愚,均有所觀感興起”。作為江西巡撫的陳弘謀,對書院十分重視,曾于雍正二年對豫章書院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葺。豫章書院創(chuàng)建于南宋,是江西較大書院之一,曾與白鹿書院、鵝湖書院、白鷺洲書院等書院齊名。自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800年的歷史,曾以古代之理學祠、書院,近代之大學堂、工業(yè)學堂及現(xiàn)代大學、中學、職業(yè)學校等形式出現(xiàn),為江西學術思想的傳播、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縱觀豫章書院的發(fā)展史,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一、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時期朱熹任南康郡太守時,重修白鹿洞書院,為書院訂規(guī)立章,親自教授生徒一事,極大地推動了南宋書院的發(fā)展。豫章書院就是此時期創(chuàng)建的,它的創(chuàng)建不僅成為理學家們傳播理學的基地,而且培養(yǎng)了一批封建統(tǒng)治人才,對維護封建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到了元朝,由于元統(tǒng)治者把理學作為治國安民之道,對書院采取了扶植與控制相結合政策,豫章書院受此政策影響,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明朝初年因統(tǒng)治者對書院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政策,致使明建國初的整整100年中,書院處于沉寂狀態(tài),至明嘉靖年問才又得以發(fā)展。二、毀廢和改建時期明萬歷三年,首輔張居正曾在以“請飭學政以振人才”為名的疏中提出:“不許別創(chuàng)書院,群聚黨徒及號召地方游食無行之徒,空談廢業(yè)!币源碎_始,豫章書院像全國其他書院一樣完全被毀,被迫賣田充邊需,后又經江西巡撫凌云翼、潘季訓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諸儒。稱豫章20位先生祠,如陸九淵(象山)等,他們都是省內13郡的理學名家,這一行為也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和學術的情況,說明了江西學者對理學的崇敬。清初,朝廷對書院控制得很嚴。順治九年世祖曾立《臥碑》于各地,明令“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陳言,如有一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并令敕:“各提學官督率教官生儒,務將平日所習經書義理,著實講求行實踐,不許別創(chuàng)書院群聚徒堂!笨梢,由于政府的控制,書院得不到恢復和發(fā)展,成為豫章書院史上最沉寂的時期。興復和極盛期順治前后,豫章書院與全國其他書院一樣進入了興盛期?滴跷迨吣,清圣祖御書“章水文淵”四字賜豫章書院。府志載:“……恩頒賜章水文淵四字,前家人章二保捧到臣當即祗領題報在案,隨募匠鳩工虔制備,于康熙五十八年八月敬謹懸!痹诳滴醭61年中,對書院較為重視,這與清圣祖對理學的推崇、對朱熹的崇敬有關。從康熙五十一年敕命朱熹開配l0哲,及編匯《性理大全》、《朱學大全》等事例說明了康熙朝執(zhí)行的是提倡程朱理學的國策。豫章書院在這種國策下得到了發(fā)展,成為豫章書院史上燦爛時期。雍正年間,清世宗對書院有所壓抑,但至雍正十一年情況又所改善,清世宗曾親詔:“……俾遠近士子觀感奮發(fā),亦興賢育才之一道也,督撫駐之所,為省會之地,著該督撫商酌舉行,各賜帑金1千兩。將來士子群聚讀書,豫為籌劃,資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銀支用……”據(jù)《南昌府志》載“豫章書院所得一千兩,購田279畝地,每年額收租金310余石,以供書院食用。由縣經管支收,如有不敷濟,以南新節(jié)備倉谷”。自豫章書院在經費上得到官方的資助,實際上逐漸成為官學的一種形式。乾隆七年,江西巡撫陳宏謀制訂了豫章書院學約10則:立志向、明義利、立誠敬、敦實行、培仁心、嚴克冶、重師友、立課程、讀經史、正文體,并附定儀第10條。此學約不僅發(fā)至省內各書院仿照執(zhí)行,而且對全國書院都有一定的影響,也標志著豫章書院無論在教學內容、師生選擇或管理上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已成為省內外有影響的書院。豫章書院在乾隆期間得到多次修葺,規(guī)模日益擴大。光緒七年,商紳將豫章書院西北隅舊有考棚改建為舉人院,名日孝廉堂,堂內設孝廉書院,前為山長講習,后為齋舍。并令龍文彬志其始末,撰孝廉書院碑記,以存永久。這一時期,豫章書院由沉寂到復興到極盛和不斷完善,在豫章書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書院過渡到西學時期光緒二十四年清德宗下令:“各省府州縣之大小書院改為高等中等與小學堂!本S新失敗后西太后那拉氏下令“停止各省書院改建學堂之舉”,至光緒二十七年八月清廷迫于形勢不得不又復令各省將所有書院于省城改設大學堂,各府廳及直屬州等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據(jù)此,江西巡撫李興銳于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將豫章書院改為江西省大學堂,以汪瑞愷為總辦,學生收舉貢監(jiān)為合格,由各府縣保送。
發(fā)展壯大
此后,豫章書院隨羅氏家族文化名人的致力推廣,很快在全國發(fā)展,形成以江西豫章書院、黔東豫章書院、廣東豫章書院、福建豫章書院四大豫章書院為主體的全國性的書院體系。
江西豫章書院
江西豫章書院在豫章書院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及至晚清,受西學東漸觀念的影響,光緒二十四年(1898),朝廷明令停辦,二十八年(1902)江西巡撫李興銳乃將之改建成“江西省大學堂”,學生由省內各府縣保送,三十年(1904)又改作“江西省高等學堂”,校舍遷往貢院;宣統(tǒng)元年(1909),改成“江西實業(yè)學堂”;民國建元,為適應新型工業(yè)的發(fā)展,改稱“江西省高等工業(yè)學堂”。1949年后,一度改作南昌大學工學院、洪都大學,F(xiàn)江西豫章書院已通過教育局審批重辦。
廣州豫章書院
豫章書院現(xiàn)位于長堤大馬路348號廣州市第九中學內西側,現(xiàn)作為學校圖書館使用。豫章書院是廣東省各縣羅姓族人集資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建成的合族祠,在南?h居住的紳耆羅應鏗等人,看到省內各族人紛紛在省會設置書院和試館,為了便利羅姓子弟“赴鄉(xiāng)試之寄宿者”,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遂向散居南海等地的羅姓族人倡議,集資興建這所跨地域性的合族祠,得到族人的贊同,共籌到白銀2萬余兩,于光緒十六年動工,十九年落成。合族祠是集社會性、經濟性、文化性與紀念性于一體的公共性的建筑,除了方便子弟到省城參加鄉(xiāng)試有個住宿點外,同時也是祭祀祖宗的場所。豫章書院坐北向南、三進,人字形風火山墻,主體建筑有下堂(頭門)、中堂和上堂(祖堂),東側原有的襯祠有議事廳和魁星樓,F(xiàn)東面的襯祠已被拆,但祠堂主體布局尚存,頭門的封檐板、梁架的木雕、墀頭的磚雕還相當精細,頭門的名額“豫章書院”為左丞相大學士李鴻章所題。全院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是研究廣州書院建筑很有價值的實體。豫章書院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章程,1946年2月,豫章書院整理出版《廣東豫章書院志》,書名為當年廣東省長羅卓英題書。廣州現(xiàn)還有一些書院,但出版書院志的極為罕見。2002年7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24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廣州組織了3千多人的洋務工人罷工,這次的罷工委員會就設在豫章書院,因而也給這座舊式書院添上了特殊色彩。
福建豫章書院
寧化城關小河豫章書院,其前身為羅氏家廟,共祀四十二世祖元盛公以下列祖。始建於明永樂壬辰(公元1412年),己有的六百年歷史。歷經滄桑變故,先后經七次整修,均按始建規(guī)模,保持原有古貌。自清同治三年大加修固后,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又經120馀年風雨侵蝕,于1986年底修復告竣。仍保留原有古貌,掛牌為“豫章書院”,并成立理事機構,負責主持每年春秋祭祀及維護管理。
貴州豫章書院
黔東豫章書院在貴州巡撫羅繞典的大力推廣下,成為與江西豫章書院、廣東豫章書院、福建豫章書院齊名的四大豫章書院之一。公元2004年黔東豫章書院遷到貴陽市烏當區(qū)羊昌鎮(zhèn)羊昌村,距省會貴陽30余公里,占地30余畝,三面環(huán)山,綠水護繞,交通便捷,視眼開闊,是一個適合文化傳播的好地方。書院入口“九羊雕塑”:新田原名為羊九軍田,始于明朝,原為南京都閫林銓的食邑。史載:林鈺,字槐元,明洪武四年調夜郎,即貴州,鎮(zhèn)守施州衛(wèi),為將軍。生兒林銓,封南京都閫,食邑千戶,即羊九軍田。人們有別于原名,始稱林家新田,后因省略稱,新田因此而得名。
書院牌坊前,是一塊非常醒目的“廉”石碑,“廉石”一詞起源于三國,孫權的部下太守陸績,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任滿還家時因全部家當不滿一船,船吃水太淺無法航行,只好搬動岸上的大石壓船才順利返家的故事。壓船還家的巨石,就被后人稱為“廉石”,而“廉石”從此就成為了為官清廉的象征!書院大門懸行楷牌匾“豫章書院”,為清大學士肅毅伯李鴻章手書。兩側懸掛概括新田歷史長聯(lián)一副:五百個春秋,一如既往,誰多收,誰少收,皆憑自身兩手雙足,唯問汝平身盡力否;三十代寒暑,眾生諸相,孰有過,孰無過,僅乃他人只嘴片言,焉解吾耕讀自在矣二門正中中華孝道文化展序,意喻“百善孝為先”。兩側配有對聯(lián)一副:養(yǎng)胸中正氣,修世上完人
【豫章書院】相關文章:
閩北書院與書院祭主04-29
從竹山書院看徽州的書院文化情結04-27
書院的作文10-12
自豫章南還江上作,自豫章南還江上作張九齡,自豫章南還江上作的意思,自豫章南還江上作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豫章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永嘉書院作文08-05
永嘉·書院·花園02-28
參觀立雪書院05-02
游永嘉書院作文11-08
書院對聯(lián)大全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