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国产日批视频免费在线观看,菠萝菠萝蜜在线视频免费视频,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这里精品,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琪琪视频

江寧區(qū)

時間:2023-04-29 12:23:49 全科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寧區(qū)

江寧區(qū)

江寧區(qū)(江寧區(qū))

江寧區(qū)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東與句容市接壤,東南與南京市溧水區(qū)毗連,南與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qū)銜接,西南與安徽省馬鞍山市相鄰,西與安徽省和縣隔江相望,從東西南三面環(huán)抱南京,介于北緯30°38′~32°13′,東經(jīng)118°31′~119°04′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江自西北流向東,秦淮河南北貫通。江寧區(qū)是“六代豪華”之地、“十朝京畿”要地,有著特定歷史和自然條件。名勝古跡眾多:將軍山風景區(qū),方山風景區(qū),牛首山,陽山碑材,湯山等。境內西南部有橫山、云臺山、天馬山、鶯子山;東北部有青龍山、黃龍山、湯山和孔山;中部有牛首山、方山、東山。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稱。總面積156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86平方公里。江寧區(qū)是國家重要的科教基地、創(chuàng)新基地,國家東部地區(qū)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和空港樞紐。先后被評為全國普法宣傳、教育、科技、體育、民政、綠化、環(huán)保等工作先進區(qū)。截至2013年底,江寧區(qū)有戶籍人口94萬...

目錄 地理 資源 歷史 區(qū)劃 收縮展開 地理

地貌

江寧境內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常態(tài)地貌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崗地面積最大。地勢南北高而中間低,形同“馬鞍”。境內有大小山丘400個,主要山峰有東北部的青龍山、黃龍山、湯山、孔山等,海拔約300米,是寧鎮(zhèn)山脈主體;西南部的橫山、云臺山、天馬山、鶯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脈;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 江寧區(qū)地形呈馬鞍狀,兩頭高,中間低,地勢開闊,山川秀麗,山體高度都在海拔400米以下(下文所有涉及高程的都指海拔高),屬典型的丘陵、平原地貌。常態(tài)地形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等,眾多河流、水庫散步其間。 低山丘陵 江寧境內低山丘陵面積約30570公頃,有近400座低山不均勻地分部在各街道內,可分為東北與西南兩大片區(qū)。東北片區(qū)山脈主體呈北東走向,自湯山往東轉為近東西走向,山勢連綿,山坡陡峭,組成山體的巖石多數(shù)為古生界地層,中生界地層較少。巖石褶皺、斷裂發(fā)育,并見有火成巖侵入體出露。山體屬寧鎮(zhèn)山脈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區(qū)山勢雄偉,峰巒挺拔,但組成山體的巖石年齡普片晚于東北片區(qū),屬中、新生界陸相沉積地層,其中一些山脈完全為火山噴發(fā)堆積而成。 由于常年風化剝蝕,有些山體逐年變矮,形成緩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積層、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區(qū)幾乎都被植被覆蓋,有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喬、灌木混雜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湯山 湯山位于湯山集鎮(zhèn)西,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山體長軸方向呈北東東向,延長達5公里,短軸方向最寬處可達1.5公里,最高峰稱團子尖,高292.3米。山體由寒武系中上統(tǒng)厚層白云巖和奧陶系下統(tǒng)厚層灰?guī)r、灰質白云巖等巖石組成。這里在地質構造上為一穹窿狀短軸背斜,團子尖正好位于該背斜核部。湯山東、西兩端都蘊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都已被開發(fā)利用。湯山山體北坡還陸續(xù)發(fā)現(xiàn)幾個溶洞,其中“葫蘆洞”面積約300平方米,因1993年在洞內發(fā)現(xiàn)古人類顱骨和一枚牙齒化石而名氣大增,現(xiàn)已開發(fā)成旅游景點。 孔山 古名雁門山。宋《景定建康志》記載:“山勢連亙,類北地雁門,因名”。唐李白詩“綠水向雁門”,即指此山?咨轿挥跍浇值拦湃姓逭狈,主峰高341.9米,其北面是轟隆山,高169.5米,南面連土地山,高238.9米,東面連西貌頭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咨匠雎兑惶纵^為完整的古生代地層,曾是華東、華中地區(qū)一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野外實習基地。該山出露的優(yōu)質石灰石資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正被開采利用。 青龍山 青龍山位于江寧東北部。地跨東山、湯山兩街道。唐李白有“青龍見朝墩”詩句,即描述此山。又名青山,《南唐書》載,“后主李煜獵青山”。山呈北東走向,與黃龍山平行延伸,長達14公里,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個,最高峰高277米。山體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系灰?guī)r、泥質灰?guī)r、砂巖、泥頁巖等組成。青龍、黃龍兩山間的坳地為質地較軟的泥頁巖經(jīng)長期風化剝蝕形成。優(yōu)質石灰?guī)r主要產(chǎn)于黃龍山及青龍山的北東端,薄煤層產(chǎn)于二迭系上統(tǒng)龍?zhí)督M砂巖泥頁巖夾層中。 祖堂山 祖堂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行政村北。古名幽棲山,因南朝大明三年(459)建有幽棲寺而得名。唐貞觀初,法融(賴融)禪師在這里得道,成為佛教牛頭宗第一祖師,山也因此更名祖堂山,又名花巖山。該山總面積約360公頃。主峰芙蓉峰,高255.9米,山體多為侏羅系火山角礫巖、沉凝灰?guī)r、集塊巖、角閃安山巖等組成。山西南麓,新中國初曾發(fā)掘了距今千年的南唐先、中二主陵墓,即南唐二陵。祖堂山西南山腰,還蘊藏有高嶺土礦。 吉山 吉山位于東善橋集鎮(zhèn)西2公里處,主峰高235.2米。山體巖石全由閃長玢巖組成,為超淺層火山巖侵入體。閃長玢巖頂部發(fā)現(xiàn)一大型貧磁鐵礦床,與磁鐵礦共生的還有鈉長石礦。 牛首山 牛首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山正北,跨雨花臺區(qū)鐵心橋。古稱牛頭山,雙峰東西相對,狀似牛頭而得名(西峰因采礦而殘缺不全)。又名天闕山。山體總面積約500公頃,主峰高242.8米。山體由侏羅系輝石安山巖、火山角礫巖、沉凝灰?guī)r等組成。舊時此山名勝古跡較多,有著名的古剎宏覺寺。由于此山古代盛產(chǎn)松、竹、茶(名天闕茶)、蘭,尤其是暮春季節(jié),桃花盛開,滿山春蘭和杜鵑花,加以松竹掩映,景色絕佳,所以明清以來素有“春牛首”之稱。 云臺山 云臺山位于江寧西南的橫溪街道。 此山因古有云臺寺而得名。山體呈北東走向,總面積約720公頃,主峰高319.1米。山勢巍峨,山體由三迭系黃馬青組砂巖和侏羅系閃長玢巖等組成。山東南有云臺山硫鐵礦及云臺山抗日烈士墓。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記》云:“云臺山北有大石,如臥鼓、中空,可坐數(shù)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吳時呼為石鼓”,今已無存。云臺山南2公里是母雞山,山高273.4米,該山亦蘊藏有豐富的硫鐵礦資源。 橫山 橫山位于蘇皖二省的江寧、溧水、當涂三地交界處,在江寧的橫溪、銅山南境。橫山又名橫望山、衡山。據(jù)《太平府志》載:“春秋楚子重伐吳,至衡山即此,四望皆橫,故名!庇謸(jù)《當涂縣志》稱“左氏傳作衡山,衡橫通用也!敝鞣逡虺使靶,太陽一出即可照到,所以得名太陽拱,俗稱拖船壑,面積約1835公頃。山體石質為侏羅系西橫山組砂巖等。山由62條大小山嶺組成,蒼翠亙天,橫列若屏障。山上盛產(chǎn)竹木、藥材,野獸野禽,F(xiàn)山區(qū)建有國有林場,從50年代起開始造林,森林覆蓋面已達80%。 方山 方山位于江寧中部,秦淮河東岸。山體呈方形,孤絕聳立,山頂遠視平坦,故稱方山。又似一枚方印,也稱天印山?偯娣e約650公頃,高208.6米,山體石質多為第三系橄欄玄武巖、集塊巖和火山角礫巖。是南京地區(qū)著名的死火山。是晚第三紀上新世喜馬拉雅山期巖漿活動的產(chǎn)物。一個回旋,兩次噴發(fā),形成兩套玄武巖;鹕娇诩邦i部充填了輝綠玢巖;鹕綆r下部為中生界白堊系赤山組細砂巖,是很好的鑄型用砂材料。2007年12月,方山被省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正式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 土山 土山位于東山集鎮(zhèn)北,秦淮河東岸。總面積約30公頃,高62.1米。山體由侏羅系象山群砂巖及礫巖組成。據(jù)《丹陽志》記載,東晉太元中太傅(宰相)謝安,仿舊隱會稽東山,在此土山營樓建館,竹林甚盛。世稱小東山,也叫東山。又據(jù)史志記載,謝安曾和謝玄在東山?jīng)Q策,取得“淝水之戰(zhàn)”的勝利。清代東山曾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名“東山秋月”。1983年被命名為東山公園。 黃土崗地 黃土崗地主要分布于南北低山丘陵之間,面積約81610公頃。地勢呈殘丘緩崗,崗地地表起伏顯著,高10~40米。長、寬1至數(shù)公里不等,幾乎為第四系黃色粘土覆蓋,俗稱黃土崗地。崗頂平緩,崗間梯田展布,自上而下,田面逐漸增大成扇狀。 沿河平原 沿秦淮河、七鄉(xiāng)河、九鄉(xiāng)河等中下游兩岸和長江岸邊呈帶狀分布?偯娣e約45206公頃。 秦淮河平原位于江寧中部,包括湖熟、淳化、東山、秣陵、祿口、谷里等街道,面積約30700余公頃。平原大部分地勢平坦,高6~8米。其中偶見有孤獨低山出露,如方山、尚義山等。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寧西部的沿江地帶。地處長江天然堤與東側或南側丘陵崗地間,呈帶狀分布或呈孤島顯露在長江中,地勢平坦,高程多在5米以下,最低處僅2.2米。沿江平原區(qū)的成土和耕作較遲,一般在數(shù)百與數(shù)十年內,其內田園規(guī)劃整齊,渠道交織。平原區(qū)是農(nóng)作物的主要種植區(qū)。

水文

境內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秦淮河為區(qū)境最長的河流,位于境內中部,縱貫南北,經(jīng)南京市雨花臺區(qū)入江,支流密布,灌溉江寧區(qū)一半以上的農(nóng)田。境內西部瀕臨長江,江岸線長22.5公里,水面3667公頃。流入長江的主要干流有便民河、九鄉(xiāng)河、七鄉(xiāng)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境內主要湖泊有百家湖、楊柳湖、西湖、白鷺湖、南山湖、甘泉湖等。 江寧西北部瀕臨長江,境內河水多數(shù)為西北流向,入長江。河流分為3個小水系。第一,青龍山、湯山以北,牛首山、天臺山以西,分別為便民河、九鄉(xiāng)河、七鄉(xiāng)河、板橋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是流入長江的沿江水系。第二,介于青龍山、湯山、牛首山、天臺山、橫山之間的,為秦淮河水系,向西北經(jīng)秦淮河入長江。第三,天臺山、橫山諸山以南,包括原小丹陽部分地區(qū),水流為東南流向,流入石臼湖,即石臼湖水系。 長江 長江自江寧西部經(jīng)過,流經(jīng)江寧境內共長22公里,水面達3666.67公頃。長江水資源豐富,對江寧經(jīng)濟建設以及人民生活關系極大。沿江有和尚港、銅井河口、新濟洲、仙人磯等碼頭可停泊船只。秦淮新河在長江邊建的節(jié)制閘可以排澇,可以提水抗旱,對江寧區(qū)一半以上農(nóng)田旱澇保收起著關鍵作用。江寧已在長江邊建成日產(chǎn)30萬噸自來水提水工程,保證向江寧城區(qū)充分供應工業(yè)、生活用水。 秦淮河 秦淮河本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有“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xiàn)了“秦淮”河名。秦淮河為江寧境內最大河流,縱貫南北,支流密布,灌溉全區(qū)農(nóng)田3.47萬公頃,占全區(qū)農(nóng)田面積一半以上。這條河有兩個源頭:東源句容河,出自句容城北30公里的寶華山,匯集赤山湖水之后,進入江寧區(qū)湖熟街道,到西北村與南源匯合。南源溧水河,來自溧水區(qū)東南10公里的東蘆山,經(jīng)溧水和江寧的銅山、祿口、秣陵、龍都等地,兩源在西北村匯合后,再繞方山的南西兩面,轉西北流至東山、河定橋,經(jīng)秦淮新河流入長江。兩主流河長110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80.5公里,是秦淮河的主要河道。在江寧的主要支流有湯水河、索墅河、解溪河、云臺山河、牛首山河,總長共167.8公里。秦淮新河是1975~1979年,從東山附近的河定橋至南京郊區(qū)的金勝村入江處開挖的一條全長18公里、河面寬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的人工泄洪河。在河口建有節(jié)制閘,用于排洪、抗旱和航運。 七鄉(xiāng)河 源頭在江寧境內的湯山、孔山。舊時因流經(jīng)孟塘、孟北等七鄉(xiāng),得名七鄉(xiāng)河。該河在湯山境內先呈東西流向,后折而北流,經(jīng)南京市棲霞區(qū)攝山鄉(xiāng)的漳橋、西渡流入長江。在江寧境內長約11公里,為湯山街道重要泄洪和灌溉河道。 九鄉(xiāng)河 源頭在江寧區(qū)湯山街道,北經(jīng)南京市棲霞區(qū)石埠橋注入長江。這條河相傳秦代開鑿,古稱瑣石溪,下游是明代重要運糧運石水道,又名運糧河。新中國前,該河主要為九個鄉(xiāng)鎮(zhèn)數(shù)萬畝農(nóng)田排灌所用,故改名九鄉(xiāng)河。全長約10公里,江寧境內長約6公里,除泄洪、灌溉外,下游還是運輸石料的主要水道。 板橋河 源頭在牛首、吉山等山,在南京市雨花臺區(qū)大勝關附近入江。全長15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3公里。舊稱板橋浦,1910年更為現(xiàn)名。因河身窄淤,僅供兩岸灌溉用。 江寧河 古稱南浦,也稱江寧浦,源頭在安徽天馬、蘿卜山和江寧境內的娘娘山、楊家山,在江寧街道河口附近注入長江。江寧境內長約15公里,灌溉江寧約4666.67公頃農(nóng)田,自江寧集鎮(zhèn)以下段,夏季可通船。 牧龍河 古稱牧龍浦。宋《景定建康志》稱:“舊有香木浮其上,土人迎之以建亭,曰木龍亭”。后“木”訛傳成“牧”,才有今名。源自銅井經(jīng)牧龍鎮(zhèn)入長江。全長約4公里。 銅井河 源頭在銅井集鎮(zhèn),向西流入長江。全長2.8公里。 水庫 江寧境內水庫大小有幾十個,較大一些的有趙村水庫、紅星水庫、公塘水庫、谷里水庫、百家湖、東焦水庫、佘村水庫、黃龍埝水庫、譚山水庫、湯山水庫、安基山水庫等。多數(shù)水庫對防洪抗旱、農(nóng)田灌溉、水產(chǎn)品養(yǎng)殖、人民生活用水起著重要作用,少量水庫還開發(fā)成風景區(qū),成為旅游觀光景點。

氣候

江寧區(qū)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7℃;無霜期長,平均無霜期為224天;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072.9毫米。雨熱同季,天氣的變化比較復雜,常出現(xiàn)春秋季低溫冷害、雨澇、臺風、寒潮、干旱、冰雹、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年極端最低氣溫-13.3℃,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0.4℃。

資源

水資源 江寧區(qū)水資源豐富,分為過境水、地表水、地下水。其中長江過境水平均過水量達9730億立方米;秦淮河及其支流、水庫、塘壩的地表水容量2.3億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有湯山溫泉、冷水泉、祈澤泉、橫望泉、一柱泉、宮氏泉、楊柳泉、方泉等,流水終年不斷。著名的湯山溫泉水溫50℃~60℃,按照內熱帶的地溫度變化規(guī)律計算,泉水來自地下2公里深處。溫泉的水溫不受季節(jié)性氣溫影響,冬夏兩季的水溫相差1.5℃,溫泉水的流量為20升/秒,平均每晝夜流量為150噸~500噸。 土地資源 江寧區(qū)實際控制面積為15.73萬公頃,其中農(nóng)用地11.03萬公頃(耕地5.85萬公頃、園地0.25萬公頃、林地2.41萬公頃、其他農(nóng)用地2.52萬公頃);建設用地3.65萬公頃(居民點和獨立工礦用地3.09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0.31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0.36萬公頃);未利用地1.05萬公頃(未利用地0.35萬公頃,河流水面等其它土地0.70萬公頃)。 礦藏資源 江寧礦藏資源豐富,多種多樣,主要礦藏有6類25種。金屬礦種有鐵、釩、銅、錳、鈷、金等,其中鐵礦儲量達3億噸,占江蘇省儲量的41%,銅井金礦是江蘇省最大的金礦。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硫、磷、大理石、石英石、玄武巖、硅化石、重晶石、鉀長石、石灰石、膨潤土、高嶺土、耐火泥等20種,其中石灰石的儲量最大,探明儲量5億噸;硫儲量2000萬噸,約占江蘇省儲量的35%。 生物資源 江寧區(qū)脊椎動物有290種,主要分為家禽家畜、野獸、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珍貴動物有中華鱘、揚子鱷、獐、獾、穿山甲、龜、鱉、刀魚、鰣魚、鰻魚等,其中中華鱘、揚子鱷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寧區(qū)有木本植物和藥用植物1000種,較珍貴的有雪松、柏樹、銀杏、楓樹、金桂、銀桂、櫸樹,明黨參、夏枯草、板蘭根、桔梗、蒼術、百部、柴胡、女貞子等。

歷史

歷史上江寧僅縣以上建設的名稱有40個!敖瓕帯辈粌H為縣名,還曾為郡或府之名。晉太康二年(81)始用江寧名稱,至2009年已有1728年的歷史。江寧地域建置更迭頻繁,沿革復雜多變,或數(shù)縣并存,或侯國與郡縣同列,或一縣統(tǒng)管,或二縣同城分治。據(jù)《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周朝以前,今江寧地域屬荊蠻之地。春秋時代,江寧屬吳國。戰(zhàn)國初期為越國管轄。 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屬金陵邑管轄。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廢金陵邑設秣陵縣,又另設丹陽、江乘縣,同屬會稽郡。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江寧地域被稱為江都國,分置秣陵、胡孰、丹陽三侯國。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廢江都國,復秣陵、江乘、胡孰、丹陽等縣,均屬鄣郡。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為丹陽郡。新莾,天鳳元年(14),更丹陽郡為宣亭縣,秣陵縣為宣亭縣,江乘縣為相武縣。劉玄更始元年(23),郡縣恢復舊稱。漢末,建安十七年(212),孫權于楚金陵邑故址建石頭城,改秣陵縣為建業(yè)縣,治所由秣陵關遷石頭城;同時廢胡孰、江乘二縣,設典農(nóng)都尉治理。 晉太康元年(280),改建業(yè)縣為秣陵縣,恢復胡孰、江乘二縣,又析秣陵西南置臨江縣。次年(281),改臨江縣為江寧縣,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江寧縣名,縣治在今江寧街道。太康三年(282),分淮水北為建鄴,南為秣陵,復置胡孰、江乘二縣。建興元年(313),改建鄴縣為建康縣。 東晉建武元年(317),晉元帝定都建康,這時除了原有江寧、秣陵、丹陽、湖熟等縣,仍屬丹陽郡外,又先后設臨沂、陽都、懷德、肥鄉(xiāng)、博陸、堂邑等僑縣,安置北方南渡的士族和平民。 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江寧、秣陵、建康、丹陽、湖熟等縣屬于丹陽郡。梁代,天監(jiān)元年(502),分秣陵縣置同夏縣。陳代,太建十年(578),分丹陽郡置建興郡。江寧、秣陵、建康縣屬丹陽郡。湖熟、江乘、同夏等縣屬建興郡。 隋開皇九年(589),建康、秣陵、同夏三縣并入江寧縣,屬蔣州。至隋大業(yè)三年(607),廢蔣州,復置丹陽郡,江寧縣屬丹陽郡。 唐武德三年(620),江寧縣更名歸化縣,與丹陽、安業(yè)等縣屬揚州郡。武德八年(625),并安業(yè)入歸化,改歸化為金陵。武德九年(626年),金陵縣更名白下縣,屬潤州。丹陽縣屬宣州。貞觀九年(635年),白下縣又更名為江寧縣。天寶元年(742),江寧縣屬丹陽郡。至德二年(757),以江寧縣置江寧郡,江寧縣廢。乾元元年(758),改江寧郡為升州,復江寧縣屬升州。上元二年(761),江寧縣更名上元縣,以唐肅宗“上元”到年號為縣名,屬潤州。光啟三年(887),上元縣又屬升州。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天佑十二年(915年),建升州大都督府,治上元縣。天佑十四年(917),分上元縣南十九鄉(xiāng)、當涂縣北二鄉(xiāng)復置江寧縣。從此江寧、上元縣同城而治。武義二年(920),改升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轄江寧、上元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建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江寧、上元縣屬江寧府。 宋開寶八年(975),改江寧府為升州府,轄江寧、上元二縣。天禧二年(1018),復江寧府,轄江寧、上元二縣。建炎三年(1129),改江寧府為建康府,轄江寧、上元二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建康府為建康路,轄江寧、上元等縣。天歷二年(1329),改建康路為集慶路,轄江寧、上元等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都應天府,以為南京。江寧、上元縣屬應天府。洪武十一年(1378),南京更名京師。江寧、上元仍屬京師所治應天府。 清順治二年(1645),改南京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定都江寧府,改名“天京”。同治三年(1864),復稱江寧府,轄江寧、上元等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定都江寧府,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廢江寧、上元二縣。次年廢南京府設江寧縣。民國22年(1933)2月10日,江寧自治實驗縣成立,直屬江蘇省政府。民國23年(1934)縣治由南京遷至東山鎮(zhèn),與南京市分開,屬江蘇省管轄。民國27年(1938),江寧地區(qū)先后建立江寧、橫山、上元縣抗日民主政權。期間,汪偽在東山鎮(zhèn)建立偽“縣政府”。 1949年4月24日,江寧縣解放。4月28日,江寧縣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江寧縣屬鎮(zhèn)江專區(qū),1958年7月改屬南京市,1962年5月復歸鎮(zhèn)江專區(qū),1971年3月重新劃歸南京市。2000年12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qū)。

區(qū)劃

街道名稱 面積 (k㎡) 人口 (萬) 居委會 村委會 下轄社區(qū)東山街道 71 15.19 16 0 東山、外港、中前、章村、曉里、岔路、邵圣、駱村、龍西、上坊、泥塘、天云、永安、高橋、大里、佘村、建東、鳳凰、周里、火炬 秣陵街道 182 14 39 6 秦淮、勝太、太平、殷巷、湖濱、長山、東南、青源、牛首、下墟、東旺、西旺、雙金、家園、童前、東善橋、祖堂、吉山、霞輝廟、元山、勝家橋、孟塘、龍尚、路西、建設、湖山、寧西、阜莊、阜東湯山街道 185 6.71 8 10 湯山、古泉、青林、作廠、孟墓、上峰、高莊、鶴齡、民主、茶崗、西埠、周子、周郎、西城、濱淮、柏墅、新林淳化街道 132 5.71 9 12 淳化、青山、青龍、吳墅、田園、索墅、雙崗、土橋、新興、橋頭、科苑、方山、成山、楊村、橫嶺、王墅、新華、永寧、解溪、陵里、馬鋪、楊樹灣、成功、張橋、黃橋、秦村、埂方、小彭、曹村、陳巷、溧塘、石埝、桑園、尚洪、徒土蓋祿口街道 165 7.6 19 24 茅亭、機場、白云路、銅山、群力、陸綱、新生、山塘、謝村、永興、高伏、彭福、上穆、鐘村、陶東、清修、上湖、新洲、大廟、西寧、牌坊、廟莊、花塘、洪幕、天然石埝、小彭、成功、張橋江寧街道 258 8.5 17 14 荷花、星輝、南山湖、江寧、司家、陸郎、河西、朱門、葉村、牧龍、盛江、新銅、荊劉、柏樹、雙塘、石壩、親見谷里街道 158 5.4 17 5 谷里、公塘、張溪、向陽、箭塘、周村、三界、丹桂、晶明、萬安、錢家、和平、徐慕、綠楊湖熟街道 145 8.02 10 12 和進、金橋、湖熟、河南、雙新、龍都、周崗、楊柳湖、新農(nóng)、尚橋、東陽、河北、耀華、新躍、紅旗、官長、安民、山景、寧光、勇躍、許高、石塘橫溪街道 215 7.16 10 10 橫溪、陶吳、丹陽、西崗、西陽、甘泉湖、新楊、新杭、西泉、甘西、東流、袁家邊橫山、許呈、云臺麒麟街道 62 4.14 6 2 泉水、建南、鎖石、晨光、麒麟門、麒麟鋪

【江寧區(qū)】相關文章:

從水利角度談江寧區(qū)水環(huán)境保護的思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