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維也納會議
維也納會議
維也納會議(維也納會議)
維也納會議是從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間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一次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這次會議是由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提議和組織的。其目的在于重劃拿破侖戰(zhàn)敗后的歐洲政治地圖。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被推翻的各國舊王朝及歐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戰(zhàn)勝國重新分割歐洲的領(lǐng)土和領(lǐng)地。
目錄 簡介 參加者 與會國的目標 滑鐵盧戰(zhàn)役 收縮展開 簡介雖然拿破侖在會議期間重回法國但會議還是繼續(xù)進行。會議決議于滑鐵盧戰(zhàn)役前九天被簽署。技術(shù)上來說,維也納會議實際上從未召開,因為實際上沒有召開過任何真正的大會,所有討論都是在各個列強之間的非正式會晤中進行的。 會議討論了整個歐洲在拿破侖戰(zhàn)爭后的形勢問題。唯一沒有討論的是與法國的和平問題,這個問題在會議召開前數(shù)月(1814年5月30日)就已經(jīng)在法國和反法同盟的《第一次巴黎和約》(即《法、奧、俄、英和普和平條約》)中簽署了。
參加者會上英國的代表一開始是外交大臣卡斯雷爾子爵(Viscount Castlereagh),1815年2月后是威靈頓公爵,最后一周中威靈頓離開去與拿破侖作戰(zhàn),則由回歸卡斯雷爾代表。奧地利的代表是其外相梅特涅(Metternich)和他的副外相威森貝格伯爵。普魯士的代表是首相卡爾·奧古斯特·馮·哈登堡親王以及外交家和學者威廉·馮·洪堡。法王路易十八的代表是塔列朗(Talleyrand)。俄國的代表名義上是其外長卡爾·內(nèi)色羅德,但實際上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本人大多數(shù)時間在場。一開始四個戰(zhàn)勝國打算不讓法國參加他們的內(nèi)部交涉,但塔列朗很巧妙地在會議的第一個星期將自己插入了他們的內(nèi)部交談。 會議的大多數(shù)問題都是在這五個列強之間解決的。在一些問題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的代表參加,在德國問題中漢諾威、巴伐利亞和符騰堡的代表參加。由于大多數(shù)代表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無所事事,會議的東道主奧地利國王佛蘭茲二世于是舉辦了許多娛樂活動來消遣這些代表。因此德利涅親王說:“大會不行動,大會在跳舞。”(leCong rèsnemar chepas;ildanse.)
與會國的`目標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目標在維也納會議取得最大利益,他決心奪取波蘭,進軍西歐,像拿破侖那樣,成為歐洲的新霸主。英國則決心阻止任何一國,不論是法國抑或俄國在歐陸建立霸權(quán),并著力保持海上霸權(quán)、取得海外殖民地及海外航運利益。與此同時,奧地利不欲俄干預中歐事務,故反對亞歷山大一世對波蘭的領(lǐng)土要求,并因要應付普魯士希望提升在德意志地區(qū)的領(lǐng)導地位的野心,亦須著手鞏固在德意志的盟主地位。 除了利益沖突外,在對革命的態(tài)度上各列強亦有分歧,奧地利、俄國、普魯士三國決心壓抑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的發(fā)展,但英國卻無意讓上述三強借干預他國之革命來擴張勢力。而法國的塔列朗則在會議中希望借列強之利益矛盾及對革命見解之不同,從中維護法國在歐洲的地位,以免列強一致對法國的懲罰。
滑鐵盧戰(zhàn)役1815年3月,會議因拿破侖從厄爾巴島重返巴黎而中斷。在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重返巴黎到同年6月28日路易十八復辟的百日王朝期間,維也納的代表們等待著戰(zhàn)爭的結(jié)果。 3月13日,拿破侖重返巴黎前六天,維也納會議將拿破侖定義為歹徒。四天后英、俄、奧、普四國聯(lián)盟組織了一支15萬人的軍隊來結(jié)束拿破侖的統(tǒng)治。 拿破侖一開始試圖與盟軍中的一方或?qū)Ψ秸勁凶屗麄儾灰肭址▏@個談判失敗后他知道他唯一的希望在于在盟軍組成一支強大的軍隊前首先攻擊盟軍。假如他能夠在援軍到達前消滅位于比利時的盟軍的話,他也許可以將英國逐出歐洲大陸,然后擊敗普魯士。他過去已經(jīng)多次成功地使用過這個戰(zhàn)略了。 6月18日的滑鐵盧戰(zhàn)役粉碎了拿破侖的希望。獲勝的盟軍一直追擊到巴黎,路易十八再次復辟。拿破侖被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島上。
【維也納會議】相關(guān)文章:
維也納的智慧作文09-18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案01-11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04-10
維也納垃圾焚燒處理與研究04-26
蘇教版四月的維也納05-02
維也納作文400字5篇04-29
小學語文《音樂之都維也納》教案01-18
五年級語文音樂之都維也納04-30
維也納學派對貝塔朗菲思想的重要影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