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管理的“成長”
上午是這學期師傅第一次聽我的“師徒結對”課。在認真的準備與緊張的活動中完成這次的教學。結束的時候,師傅對我說:“徒兒,你今年的常規(guī)管理有一定的進步啊,教態(tài)也不錯,但是針對大班幼兒的語言教學目標還要提高一點,比如‘請幼兒復述……’”
還記得上完第一節(jié)““師徒結對”課的時候,師傅給出的評價是:教態(tài)挺好,常規(guī)較差。的確如此,我的教學課堂原先比較散漫,有時還得配班的吳老師幫忙整頓課堂紀律,只要她一開口,孩子們就安分了。當時的她是我的偶像,心想:她在孩子們的面前多有威信呀,什么時候我也能做到這份上該多好!
從那以后,一次次集體聽課的學習與反思,一次次師傅的悉心引導,慢慢的,我開始認識到讓孩子遵守常規(guī)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就孩子而言,他們是一張張的白紙,是非的分辨能力還不健全,很多舉動都是無意識進行的。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抓常規(guī)雖然有其自身禁錮的強制性,卻能夠很直觀地教會孩子分辨對錯,明白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就老師而言,班級常規(guī)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實施。試想,一個毫無紀律可言的班級,老師如何上課?良好的習慣需要自身的磨礪,而孩子更需要我們老師的參與和提醒。由于剛起步,方式方法還很欠缺,于是,我經常向吳老師請教并學習一些可行性強的方法。(在她的主要帶領下,我們班上學期評上了“常規(guī)管理示范班”)
在日常的配班工作中,有心地觀察了吳老師的管理機智:在他們做錯的時候,抓住當時的證據,及時地批評并指出錯誤,讓幼兒心服口服,承認錯誤后加以引導教育;做得好的時候,表揚和鼓勵也是很及時的。為了樹立正確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我們也偶爾在孩子們面前承認錯誤,并保證下次不重犯。有一次,我上好課后忘了關掉電視機的電源便下班了,讓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下午上班的時候,一踏進教室,他們便向我指出了浪費電源的現(xiàn)象,我頓時臉紅地在他們面前承認了錯誤……。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往往只表現(xiàn)與一些細微的細節(jié),因此,時刻關注孩子是抓好常規(guī)的前提。認識到這些后,我開始了系統(tǒng)的常規(guī)管理學習:從上午來園時的禮貌招呼“老師早!你早!”,到離園前的生活課程,每一環(huán)節(jié)我都提醒自己讓孩子有常規(guī)意識。
其實,常規(guī)管理也是一種藝術,其中的深奧內涵,對與我來說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和反思總結。上一學期,和孩子們的親密無間,使得個別孩子很“油”,給我的常規(guī)管理帶來了障礙,甚至我還在他們面前哭過一次,當時的我心想:平時和你們完得這么好,你們呢,居然欺負我,不聽我的話,真是沒良心!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我,自己也禁不住一笑。但我始終堅信:對孩子的好,永遠不是錯誤,只是“好”的得當與否還需要自己去體會把握!(吳江市實驗小學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