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鱖魚”是蘇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用鱖魚制菜各地早有,一般以清蒸或紅燒為主,而制做形似松鼠的鱖魚菜肴則首先是蘇州地區(qū)。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微服至蘇州松鶴樓菜館用膳,廚師用鯉魚出骨,在魚肉上刻花紋,加調(diào)味稍腌后,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嫩炸成熟后,澆上熬熱的糖醋鹵汁,形狀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滿意。后來蘇州官府傳出乾隆在松鶴樓吃魚的事,此菜便名揚蘇州。其后,經(jīng)營者又用鱖魚制作,故稱“松鼠鱖魚”,不久此菜便流傳江南各地。清代《調(diào)鼎集》記載:“松鼠魚,取(魚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炸成松鼠式,油、醬燒”。此菜從創(chuàng)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現(xiàn)在它已聞名中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菜肴之一。
基本資料
菜名:松鼠鱖魚
菜系:蘇菜
種類:水產(chǎn)菜
美食材料
鮮活鱖魚1條(重750克左右),青豌豆15粒,紹酒25克,精鹽、蔥白段各11克,綿白糖200克,檸檬汁100克,番茄沙司50克,干淀粉150克,吉士粉100克,濕淀粉40克,色拉油1500克
制作方法
做法一
一、將鱖魚去鱗去鰓,剖腹去內(nèi)臟,洗凈。齊胸鰭斜切下魚頭,從魚頭下巴處順長剖開,用刀面輕輕拍平,并沿脊骨兩側(cè)平片至尾部(魚尾勿斷),斬去脊骨,片去胸刺。然后在魚肉上先直刻(刀距約1厘米)、后斜剖(刀距3厘米),深至魚皮(勿破皮),成菱形刀紋。接著用紹酒15克、精鹽1克放碗內(nèi)調(diào)勻,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滾上干淀粉,用手拎起魚尾抖去余粉。
二、番茄醬放入碗內(nèi),加鮮湯、糖、醋、酒10克、鹽10克、濕淀粉,攪拌成調(diào)味汁。
三、炒鍋上旺火,下豬油燒至八成熱,將兩片魚肉翻卷,翹起魚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拎起魚頸部,一手用筷子夾住另一頭,放入油鍋中稍炸成形,然后全身放入炸至呈淡黃色撈起,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再放入復(fù)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放在盤中,裝上魚頭拼成松鼠形。鍋內(nèi)留油少許,下蔥段煸香撈出,再加蒜末、筍丁、香菇丁、豌豆炒熟,倒入調(diào)味汁,旺火燒濃后,加熟豬油75克和熟蝦仁炒勻,淋入麻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即成。
制作關(guān)鍵:
① 要用鮮活鱖魚烹制,才能做到肉嫩味鮮。
② 刀工要精巧,使成菜形似松鼠。
③ 調(diào)味汁既要酸甜適口,又要薄而稠濃,使魚入味。
做法二
菜系:江蘇
特色:魚色金黃,外脆內(nèi)松,鹵汁金紅,甜中帶酸,鮮香可口。
原料:鮮活整條凈鱖魚1500克,河蝦仁5克、熟筍10克、水發(fā)冬菇10克、青豌豆10克,番茄醬15克。 精鹽10克、白糖40克、紹酒30克、豬肉湯150克、蒜末15克、淀粉100克、香醋60克、熱油1500克。
制作:將魚治凈,齊胸鰭斜切下魚頭,在魚頭下巴處剖開,用刀輕輕拍平,再用刀沿脊骨兩側(cè)平片至尾部,魚尾部不斷,斬去脊骨剔去胸刺,在魚肉面用刀先直剞后斜奇成菱形刀紋,深至魚皮。把紹酒和精鹽放入碗內(nèi)調(diào)勻抹在魚頭及魚肉上,再蘸上干淀粉。油鍋上火燒至七成(約17℃),將魚提起抖去汆粉,再將魚肉翻卷翹起魚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提著魚尾,一手持筷夾住另一端,放入油鍋,炸約20秒鐘,使其成形,然后將魚脫手放入油鍋中,同時投下魚頭,炸至淡黃色時撈起。待油溫升至八成熱(約200℃)時,投入魚復(fù)炸至金黃色撈出,裝入長腰盤中,裝上魚頭,將魚肉稍撳松酥。在重油炸的同時,另取炒鍋上火放油,投入蝦仁劃油。原鍋再上火放油,放入蔥白投炸至蔥黃起香時,加入蒜末及配料丁煽炒,放入番茄醬、精鹽、白糖、紹酒、豬肉湯燒沸,用水淀粉勾芡,烹入香醋,淋熱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再撒上熟蝦仁即成。
做法三
原料:桂魚,干淀粉,番茄醬,鮮湯,糖,香醋,酒,鹽,蒜瓣末,筍丁,香菇,豌豆,豬油,蝦仁,麻油。
做法:
1、將桂魚去鱗及鰓,剖腹去內(nèi)臟洗凈,魚皮朝下在魚肉上先直剞,再斜剞,深至魚皮成菱形刀紋用紹酒,精鹽調(diào)勻,抹在魚頭和魚肉上,再滾上干淀粉,用手拎魚尾抖去余粉,將番茄放入碗內(nèi)加鮮湯,糖,香醋,酒,鹽,濕淀粉拌成調(diào)味汁,炒鍋用大火燒熱下豬油,燒至八成熱時,先將兩片魚肉翻卷,翅起魚尾,放入油鍋稍炸使其成形;
2、再將魚全部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放入盤中,裝上魚頭拼成松鼠形,鍋內(nèi)留油少許,放蔥段煸香撈出加蒜瓣末,筍丁,香菇丁,豌豆炒熟,下調(diào)味汁用大火燒濃后,放豬油和蝦仁拌和,淋上麻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即成。
美食特色
江蘇菜。外松脆,內(nèi)軟嫩,鹵汁酸甜適口,滋味鮮美。
色澤金黃,形似松鼠,外脆里松,甜中帶酸,鮮香可口。
美食功效
補腎健脾,養(yǎng)血行瘀,殺蟲除惡血,去腹內(nèi)小蟲,生津止渴。
[松鼠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