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蟬法布爾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蟬法布爾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蟬法布爾教學設計 篇1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怎樣把課文寫具體。
教學難點:
學習語言,品味語言。讓學生自己讀書,抓住關鍵詞句理解。
教具安排:
生字卡片
教學目的: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6個字。注意多音字“殼、嘩、調(diào)”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一肚子沒學問,
開口閉口知道,
瞧瞧這小家伙,
實在真是驕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小動物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蟬的一篇課文。
二、初讀:
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些什么,并邊讀邊圈生字,讀完課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復多讀幾遍直到熟練。
檢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課文再讀課文,想想讀完課文后,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可提出來。
三、精讀: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生交流:(這一部分主要寫了蟬是我的`鄰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蟬的天下。)
3、那么蟬還有些怎樣的特點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
1、本課有三個多音字,殼,嘩,調(diào)。注意字音!跋s、弱、震”是翹舌音,操是平舌音,騰是后鼻音。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音。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歸類學習。
3、全班交流。
4、重點指導生字書寫:疊騰。
蟬法布爾教學設計 篇2
一、導入新課
由虞世南的《蟬》“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導入本課學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通讀全文,理清說明順序。
法布爾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說說每一部分說明的內(nèi)容及其說明順序。
明確:全文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蟬的地穴”,介紹蟬從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地穴》,但內(nèi)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地穴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考察從地穴開始。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蟬的習性的很好環(huán)境”,并介紹考察蟬的季節(jié)和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中的蟬的情況。
第二層(第2—7段),寫蟬的地穴和幼蟲的地底生活。(這一層寫對蟬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內(nèi)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2—3段說明對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說明蟬建穴,第5—7段寫蟬伺機出穴)
第三層(第8—11段),寫蟬出洞蛻皮的過程。(這一層寫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對事物的觀察順序進行的。第8段寫對蟬的幼蟲初次出現(xiàn)在地面上的活動情形的觀察,第9—10段寫對幼蟲蛻皮情形的觀察,第11段寫對剛脫殼的蟬的情形的觀察)
第二部分“蟬的卵”,介紹蟬從產(chǎn)卵到幼蟲的生長過程。
雖然這一部分的小標題為《蟬的卵》,但內(nèi)容并不僅是介紹蟬的卵的情況,只是表示對蟬的產(chǎn)卵、孵化和成蟲的考察從介紹產(chǎn)卵開始。其說明順序和“蟬的地穴”一樣,也是按照對事物觀察的進程進行說明。這一部分可分為六個層次。
第一層(第12—13段),介紹蟬的產(chǎn)卵,分別說明了產(chǎn)卵的地方、過程和數(shù)量等。
第二層(第14—17段),寫蟬卵遇到的危險,首先說明產(chǎn)卵的數(shù)量多是為了在遭到破壞時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紹蚋對蟬卵的破壞和蟬對此的茫然無知。
第三層(第18—20段),介紹蟬卵的孵化和幼蟲出殼。
第四層(第21—23段),寫幼蟲落地。
第五層(第24段),寫幼蟲挖穴隱藏。
第六層(第25—26段),概括蟬的生活歷程。既照應了“蟬的地穴”的介紹,又結束了對蟬卵生長過程的說明,也是對全文形象化的總結。
目標導學二:默讀課文,品味說明語言。
思考: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我們讀起來并不覺得枯燥無味,為什么?
明確:《蟬》實質(zhì)是科學觀察筆記、考察報告,屬于科學著作的.范疇。但是,作者在表達上采用了一些文學性語言對說明對象的科學資料進行綜合介紹,因此有一定的文學色彩。其文學色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如寫蟬產(chǎn)卵,寫出了“可憐做母親的”生兒育女所付出的艱辛,同時也寫出了蚋殘害蟬卵的可恨。而由卵發(fā)育成蟬所經(jīng)歷的漫長艱苦的歷程,更使我們?yōu)檫@個小生物的成長慨嘆,多么不易!從而對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產(chǎn)生共鳴。再比如最后一個自然段里的“苦工”“享樂”“歌聲”“穿起”等。
二是運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如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具體形象,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脫殼過程。它“在空中騰躍,翻轉,使頭部倒懸,折皺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然后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翻上來,并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這個動作使尾端從殼中脫出”。整個動作順序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其中的“騰躍”“翻轉”“倒懸”等動詞用得非常準確,把蟬脫殼的整個過程準確而又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觀察過程寫得富有波折,有情節(jié),有描寫,就像是小故事一樣,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目標導學三:感知內(nèi)容,了解作品精髓。
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我們熟視無睹的蟬的成長過程說明得這樣清楚明白?
明確:這是因為作者經(jīng)過了長期細致的觀察。從文中看,比如蟬四年一個生命周期,在陽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說明作者對蟬的觀察是長期而細致的。有時,還要經(jīng)過多次的反復,正像作者自己說的那樣:“我經(jīng)過多次的觀察,才知道這種危險是什么!北匾獣r,還要借助觀察工具,“我從放大鏡里見過蟬卵的孵化”,“我從放大鏡中見它揮動‘鋤頭’,將泥土掘出拋在地面”。正是作者嚴謹認真、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和全面細致深入的科學觀察,讓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從而寫出這樣生動而又準確的文章。
蟬法布爾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一、學習作者為了獲取第一手材料,認真的工作精神,全面、深入、細致的觀察方法。
二、注意文章中的人文主義關懷。
三、使學生掌握科學小品的基本特點,體會運用文藝性手法寫科學小品的用意。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
二、生字新詞,下面的字詞要會寫并懂得意思。
窠——鳥獸做的窩。涂墁——這里指幼蟬帶著黏液涂抹、平整地穴。纖——細小。蚋——一種小昆蟲,體長二三毫米,頭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蟲棲于水中。鰭——魚類的運動器官。曝——曬。喧囂——聲音雜亂。歡愉——歡樂而愉快。顧忌——行事之前對某些外加的行為規(guī)范有所畏懼。尋覓——尋求,探索。不懷好意——意思是沒安好心,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心動。
三、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然后思考問題:本文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主要寫什么?
請3—5名學生講。
教師明確:本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作者有個很好的研究蟬的習性的環(huán)境,介紹考察蟬的季節(jié)和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中的`蟬的情況。
第二部分:(第2至11自然段)寫蟬的地穴及蟬從地穴出來脫皮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12至24自然段)寫蟬的成蟲產(chǎn)卵、卵遭遇的破壞及幼蟲落地的情況。
第四部分:(第25至26自然段)寫出未知的蟬的地下生活以及對蟬的成長過程的感嘆。
四、精讀課文。
本文讀起來像小故事,是帶文學性的說明文。我們讀這篇文章時,一要感受其中的趣味;二要關注作者是如何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客觀地記錄蟬的習性與成長規(guī)律的。
(一)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
1、蟬的窠與其他掘地昆蟲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么知道這種不同的?(蟬的窠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大多數(shù)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
2、“大多數(shù)掘地昆蟲,例如金蜣……”句中的“大多數(shù)”能否刪去?為什么?
(不能。因為“大多數(shù)”是限制性詞語,表示多數(shù)掘地昆蟲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蟲沒有土堆,刪去之后就變成掘地昆蟲外面都有一堆土,與文意不符,它體現(xiàn)了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3、“大多數(shù)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這句話運用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將“蟬”的地穴與“金蜣”的地穴相比較,說明“蟬”的地穴周圍一點土都沒有的特點,使讀者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
4、第11自然段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試品析其好處。
(這一段是動作描寫,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說蟬“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用了一連串動詞,如“騰躍”“翻轉”“倒懸”“伸直”“張開”“鉤住”等等,把蟬從殼中脫出的艱難過程具體、生動、準確地寫了出來。)
。ǘ⿲W習本文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1、準確性。如“小孔成為狹窄的小徑,一個個斜下去。一個小孔內(nèi)約生十個卵,所以生卵總數(shù)約為三四百個”;
2、生動性。如“幼蟲落地之前,就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試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擺著”;
3、通俗性。如“它必須先知道外面的天氣是怎樣的,才能決定可以出來曬太陽的日子到了沒有”;
4、多運用擬人化手法。如“接著,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
【蟬法布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位置》的教學設計03-25
登樓賦教學設計02-28
炔烴教學設計04-17
立定跳遠的教學設計03-20
《草》白居易教學設計12-31
語文祝福優(yōu)秀教學設計01-01
作文擴寫教學設計06-19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7-18
比較級教學設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