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中國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一首名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yōu)美,被稱為是“孤篇蓋全唐”的杰作,聞一多稱之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詩以春晚的潮水暴漲,明月升起開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潮生明月。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景色動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萬里,哪處的春江沒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繞著充滿春的氣息的原野轉(zhuǎn)過,月光也瀉在開滿鮮花的樹林上,就像是樹被撒了一層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詩人,一開篇便就題發(fā)揮。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為一個神話般的場景,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恬靜的氛圍。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輪孤月。詩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的思緒不僅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緊緊地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人類的存在是永恒的。也正是人類的永恒,人生有窮已的我們才能和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間不難感受到詩人對于生命短暫的感傷,但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熱愛與追求。透過這兩句詩,我們聆聽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種昂揚向上之音。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人筆鋒一轉(zhuǎn),把年年相似的月亮寫成是在等待人的。但月光下,只有大江奔騰而去。月亮有情,選擇等待;江水無情,匆匆步履。整篇詩由上半篇的寫自然景色轉(zhuǎn)到描繪人生圖景,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緒。
白云,扁舟子,指的都是離人。離人悠悠一去,就如白云飄忽,清風(fēng)浦上留下的愁有幾許!誰家的扁舟子,讓明月樓上的人相思不已!“誰家”與“何處”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如此的離愁別緒,詩人才如此設(shè)問。
接下來,詩人用可憐承接何處。用月亮烘托在樓上等待的思婦的悲。徘徊兩字極其傳神,把擬人的月亮的不忍心,要在樓上徘徊,要與思婦作伴,為她解愁的心思藝術(shù)性的放大。豈料,月亮好心干壞事,皎潔的月光令思婦觸景生情,思念不減反增。她要趕走這月光,但月光就是不消失。這里的“卷”和“拂”,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一個思婦內(nèi)心的惆悵。但是困擾她的月光現(xiàn)在不也正在照著遠(yuǎn)在他方的離人嗎?“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此時的思婦終于想通了,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遙寄他方。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其實,何止在家的思婦在想念離人,離人也想念著故鄉(xiāng)啊!可惜江水流春,流走的不僅是春,更是離人的青春和夢想。月亮升起又西斜,離人還是遠(yuǎn)離故鄉(xiāng)。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無限!安恢嗽聨兹藲w”,離人思忖著。我想離人也是想也乘月而歸的,但是一切可能實現(xiàn)嗎?只能接月光把他的離情,撒在江邊的樹林上。
[春江花月夜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