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文章既展現(xiàn)了一幅幅關(guān)于鯨的生動畫面,也向?qū)W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動物世界的科學之門。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了一個意思:第1自然段講鯨特別大;第2自然段講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第3自然段講鯨的種類;第4自然段講鯨怎樣進食;第5自然段講鯨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講鯨如何睡覺;第7自然段講鯨的生長特點。概括起來說,4至7自然段分別是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zhì)樸又不乏生動形象,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作者運用數(shù)字說明、對比說明、舉例說明、假設(shè)說明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做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課文首先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作比較,使我們形象地了解到,鯨比象還要“大得多”。接著,用詳實的數(shù)字來說明鯨的體重,以此來說明鯨“大”。然后,又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再次例舉具體數(shù)字, 具體生動地說明鯨的確很大。作者在介紹鯨吃食物以及鯨的生長時,又一次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方法加以準確說明;在介紹鯨的呼吸時,用“花園里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這種比喻的方法,使說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讀者理解。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有關(guān)鯨的科學知識;二是體會作者的說明方法,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三是培養(yǎng)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完成了兩項教學任務(wù),一是結(jié)合書后練習第一題——按照課文內(nèi)容填寫下面的表格,訓(xùn)練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另一個是重點分析第一自然段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以及作用。經(jīng)過學生認真的學習歸納,以及我耐心細致的輔導(dǎo),最終學生均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掌握了提取信息的幾種方法,體會到了每種說明方法的運用與作用,好處。
一、注重信息提取方法的歸納
在借助表格練習提取信息的方法時,能夠做到難度適中,讓學生能在稍加思考之后得出正確的答案。在填寫鯨在形體、習性各方面的特點之前,先讓學生找到相關(guān)段落進行默讀,這樣幫助學生掃清了障礙,直擊重點內(nèi)容,少走了彎路。在提取每一段信息時都組織學生歸納所用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每種方法應(yīng)該在什么情況下使用更為適合。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最終學生能夠清楚的概括出,有重點句的段落,直接提取;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內(nèi)容的段落,先分層再找重點句或是概括幾句話的同一個意思;整個自然段都在寫這一個意思,但是沒有重點句,需要提煉各句的要點進行概括。
二、注重對說明方法的深層次理解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分為三個層次進行。首先讓學生自讀理解鯨形體大的特點,進行交流;接著引領(lǐng)學生找到描寫鯨大的語句,明確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體會這種說明方法運用的好處。學生通過自讀理解交流,能夠理解作者運用數(shù)字說明、比較說明、舉例說明和假設(shè)說明這四種說明方法的好處,更形象具體的表現(xiàn)了鯨巨大的特點。在學生談自己感受交流之后,又教學生如何在文中相應(yīng)的位置標注好各個說明方法。
三、遷移學法,拓展閱讀
我安排的課后作業(yè)是自學拓展閱讀書上的《松鼠》一問,歸納松鼠各方面的特點,自己列出表格,完成填寫。這是對本課重點內(nèi)容的復(fù)習鞏固,也是對提取信息的方法運用的考核,學生在課后都能認真完成此項作業(yè),正確率比較理想。
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好的語文閱讀的方法,在自己學習理解的基礎(chǔ)上,轉(zhuǎn)化為學生的閱讀技能,并且在后面做閱讀短文的訓(xùn)練中得以應(yīng)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學生在提取信息,歸納段意主要內(nèi)容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
本次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對于學生當堂生產(chǎn)的問題,沒能很好的把握和利用,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掌握的不夠好,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有待提高。
鯨教學反思
《鯨》一文運用了作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等寫作方法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表現(xiàn)了動物界的神奇與偉大。教學這一課時,我從文章的內(nèi)容入手,抓住鯨的特點,讓學生悟文、悟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題入手,接受信息
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的是鯨這種龐大的動物,并以動物的名稱為題,我認為可以以課題為突破口,啟發(fā)學生交流大量已知的信息。上課開始時,我先板書課題,然后問學生:“鯨”這個字的部首是“魚”,那么“鯨”是屬于魚類嗎?接著我又問:誰對“鯨”有所認識?學生思維的機器在一開課就積極運轉(zhuǎn)起來了,他們興趣盎然,紛紛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有關(guān)鯨這種動物的知識,這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接受了大量的的有關(guān)鯨的信息,也更好地培養(yǎng)了高年級學生收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二、緊扣內(nèi)容,理清脈絡(luò)
文章的層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樣,只有整體把握文章的的脈絡(luò),才能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我讓學生通讀全文,邊讀邊找出文中提到的有關(guān)“鯨”的知識的總起句。學生仔細讀書,很快找出了這樣幾個句子:“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目前已經(jīng)知道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約十七米長”,“經(jīng)過很長很長的年代,它們的前肢和尾巴逐漸變成了鰭”,“鯨總的來說可以分成兩大類”,“鯨的身子這么大,它們吃什么?”“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鯨每天都要睡覺,鯨是胎生的,幼鯨靠吃母鯨的奶張大!庇捎趯W生對課文已有了整體的把握,因此,很快討論出了結(jié)果:課文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特點:形體、進化過程、種類、生活習性。我認為此時重要的的不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學生尋求答案的過程,他們養(yǎng)成動筆動腦的習慣,這是多么可貴的學習品質(zhì)。也是學生身上缺少的、急需培養(yǎng)的好習慣。
三、抓住內(nèi)容,理解課文
學習課文時,我先導(dǎo)學第一節(jié)描寫鯨的形體的部分,使學生了解了鯨的外型特點,掌握了所使用的作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及作用。其它部分讓學生自由學。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如朗讀形式、描述形式、或畫畫等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有的學生邊展示鯨睡覺的形象圖邊介紹鯨睡覺的特點;有的學生充當解說員,講述了鯨的進化過程;有的以朗讀的形式介紹鯨的吃食;更有的充當了科學家,邊畫示意圖,邊講解如何判斷、區(qū)別鯨的種類……學生學得有聲有色。然后再從課文中找到有關(guān)語句,我針對這些重點句子指導(dǎo)朗讀,并引導(dǎo)學生說出課文對于鯨的各方面的特點介紹得為什么如此清楚?從而認識課文運用的種種說明方法的作用,以及運用有關(guān)說明方法的好處。學生學得明白、輕松,入情入境,讀得有有滋有味。
四、適當滲透,感悟?qū)懛?/p>
課文學完了,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課文的那些地方,為什么。然后讓學生仿照這種方法來介紹一種事物,或說上一兩個句子。如:當學生說他喜歡“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蔽揖妥寣W生仿說一個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長句。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說明文《蜜蜂》,使學生由課本知識延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和應(yīng)用到實際中去。
總之,我認為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更要靈活教學,要讓學生更自由、更主動,更有興趣、更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真正成為學習主人。而教師要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鯨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