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寧愿心照不宣的默契好像還是第一次,而能夠做到心照不宣,既要有所溫暖又要無所畏懼,這里面必須至少有兩個關鍵,第一個叫做相信,第二個叫做自然。這種感情也許并不是源自愛情,卻一定和愛有關;這種感覺不止是嘻哈熱鬧的快樂,而是有著回味時的珍惜和幸福。原來我終究還是喜歡,人在心底的那份柔軟和純真。
有人說愛的本質就是發(fā)自心底的一種疼惜,這種對愛的定義,顯然不限于指愛情。因為愛情那讓人神魂顛倒、意亂情迷的力量總擺脫不了占有和自私的嫌疑進而失卻了最初打動彼此的那點羞澀和傻氣。而愛,是美好的,純真的,因為愛的方式不止是只有愛情一種,就像幸福不止是快樂一樣。
這一刻我那樣確定是“相信”(believe)而不只是“信任”(trust)。
信任,基于懷疑和不免帶有某種敵意的審視,因為存在某種義務,所以有了質疑和得到解釋和說明的資格,否則就會聯(lián)系到所謂“背叛”或者“欺騙”,它是是否釋放怒火和責罵的閥門,盡管是以愛情的名義。
而相信就是相信,沒有那么理直氣壯卻更加充滿信心,沒有那么多理由卻更為堅定,沒有人去質問或者強迫是信任還是不信任的表態(tài),就是心里面那一刻的坦然和安穩(wěn),我就是相信這是因為愛,我就是相信即使我這樣做他也一定不會誤解,我就是相信他是懂得我的,理解我的。
即使“心證意證”,“信任”的本質還是在“心證意證”的圈子里;而“相信”,則更像是法官的“自由心證”的過程,形似而神不同,它是有安全感在里面的,它更自由,更自愿,更接近人類感情非理性的本質,而不是經(jīng)過分析論證、找到各種證據(jù)支撐然后說出一句“我還是打算信任你這一次”,而是“不管別人怎么說,總之,我就是相信你”。
而“自然”呢?是相對于“做作”和“緊張”而言的。
生怕被誤解,生怕被人恥笑了去,生怕失了分寸、走了儀態(tài),生怕表現(xiàn)得不夠完美,生怕露出破綻,生怕顯得沒有品味,生怕不知道不懂得、反應不夠快,生怕別人瞧不起,生怕被認為是幼稚、浮躁、膚淺的,生怕……總之,所有的“生怕”都是以為那樣堅信原本的自己是不夠好,不夠優(yōu)秀,不夠智慧,不夠成熟,不夠特別,不夠溫和優(yōu)雅,不夠美麗,不夠……簡單講就是遠遠不夠完美,而總希望在別人面前被認為是完美的,哪怕只有一秒鐘也好。
這叫做自卑,可惜自卑恰恰是人類天生的弱點,無人豁免,倒是勇氣、自信、魄力、充實和豐盈是人類為了對抗自卑、寂寞、孤獨、困苦、壓力而在不斷的生命實踐中久經(jīng)磨練所“習得的”。所以,人在感情中,總是會認同這樣的潛在前提“因為我好,所以你才會喜歡我”,而忘記了,我們其實遠不用這樣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唯唯諾諾。
要相信“自然”的力量。自然也許不是最美的,它有時顯得雜亂無章、幼稚沖動、蓬頭垢面、缺陷必露、世俗頹廢,可是在“自然”的狀態(tài)上,人可以真情流露,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壓抑得不行了就可以大叫大跳;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那樣真實而純粹。不用戴上面具永恒微笑,不用寵辱不驚溫良恭儉,不用克制壓抑分寸得體,不用打腫臉充胖子,也不用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吞,不用言不由衷,不用強顏歡笑,不用故作高深,只是相信,“我就是我”,你有權利不喜歡我,不認同我,但是這樣活著,我不妨礙別人,我自己高興。
但是,人越成長,所應該擔負的責任就必然更多更重,而這種責任是無可逃避也不能逃避的,況且它和你可能收獲的尊重成正比,因此,所謂“自然”就有了時間、地點、人物等各種條件的限制和約束。誰能讓你自然而自信的做自己,誰能給你這種敢于忠于自我,敢于肯定自我的安全感,誰就是懂得真愛的,你要明白這份默契,懂得真心的回應,那么兩個單純的小人兒就離幸福不遠了。
在家人那里,我們體驗過這種自然;在好朋友那里,我們體驗過這種自然;在愛情里,我們卻時常忘記了這種自然,用太多的抱怨挑剔指責愚蠢地置換掉了幸福的可能。愛情是有劣根性的,就像人性。
好在,認真的人總會收獲好運氣。即便曾經(jīng)犯錯、跌倒、受傷,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善良的人不只一個。
[我相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