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澳門博物館 -資料
澳門博物館座落于大炮臺上,這樣的選址再恰當不過了,因為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腳點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臟,
澳門博物館
。俯看內(nèi)港的大炮臺山被耶穌會士選中,他們在那里興建了炮臺、神學院及教堂,俗稱"大三巴"。大炮臺的興建整整用了九年的時間,1617年動工,1626年竣工,1835年,在一次臺風中,因失火毀了神學院以及大炮臺的大部份建筑和教堂,只有教堂的前壁(俗稱牌坊)得以幸免。隨著時間的推移,圍墻內(nèi)的地盤變成了氣象臺的駐地,亦成了市民和游客常到的公園,該地點還經(jīng)常用來舉辦戶外慶祝活動,澳門音樂節(jié)的歌劇節(jié)目亦曾在那里演出。澳門博物館的籌建工作于一九九五年四月正式開始運作,將大炮臺辟為博物館。而博物館工程亦于九六年九月動工,于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建成啟用。建館工程包括兩部分:位于大炮臺的博物館展覽大樓及位于北面山丘的博物館行政大樓,總面積為2,800平方米,實際展覽面積約為2,100平方米,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所有的古城墻均被修復,大炮亦面目一新,原先的入口再次向公眾開放,還在該入口處附近設置了一家茶座和一間商店。游客可自大炮臺盡享澳門及其離島的美景。昔日的游客需徒步穿越院子和長長的石階才能到達炮臺的大門,由于在建造博物館時,進行了挖掘工程,所以今天的游客可從另一個有電動梯的入口,進入炮臺。在博物館前面的院子里有一個露天茶座供游客享用,一間商店,出售圖書和各種紀念品,還有在博物館內(nèi)展出了本地藝術家譚勁制作的藝術品的石膏復制品,
資料
《澳門博物館》(http://www.oriental01.com)。 沿另一個電動梯子可到主入口處,這里矗立著一座殖民時期風格,乳黃色的穹拱,它跨越在大炮臺原來城墻之間。博物館共分三層,其中首兩層位于炮臺地面之下,第三層側(cè)在炮臺上。
博物館行政大樓雖然位于炮臺外,但通過一條貫穿外墻,設有電動扶梯的隧道與博物館展廳相連。行政大樓設有行政及技術人員辦公室、博物館藏品倉庫、修復室、工場、計算機部,保安中心及演講廳等等。行政大樓總面積合共2,300平方米,其中包括有為市民及游客而設的禮品店及露天茶座。
博物館的展覽專題內(nèi)容,大致上分三大部份,分別在館內(nèi)三層展區(qū)展示。
澳門地區(qū)文明的原始 (第一層):介紹本地區(qū)的起源,及新石器時期至十七世紀中葉,澳門這個重要國際 (亞洲和歐洲) 貿(mào)易商港的情況,這個時期亦是澳門的黃金期。
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tǒng) (第二層):展示通過當?shù)匚幕苌牟煌}材,這為澳門的社會文化帶來了豐富獨特的一面,例如有:澳門的傳統(tǒng)節(jié)慶、日常生活、傳統(tǒng)手工藝及典型行業(yè)等。
澳門當代特色 (第三層):是博物館最后一層。主要介紹當代澳門的各方面;由本世紀初現(xiàn)時的長者亦可追溯回憶的時期起,至目前的各種社會狀況。而澳門前瞻將會是這層的最后一個展題。
【澳門博物館 -資料】相關文章:
澳門蓮溪廟 -資料03-13
澳門賽馬會 -資料07-29
澳門大三巴牌坊資料10-13
中山蜜蜂博物館資料07-17
西安碑林博物館資料08-09
安徽滁州天長博物館資料06-05
五指山海南民族博物館資料11-30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