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仙府神宮靈谷洞介紹 -資料
靈谷洞位于江蘇省宜興市的陽羨茶場境內(nèi),距市區(qū)30公里,東北與張公洞相近,西南與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遠(yuǎn),
仙府神宮靈谷洞介紹
?傞L1200米,面積8100平方米。如果說宜興洞天世界內(nèi)的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稱著,張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線通天占魁,那么靈谷洞則以洞中有山、絢麗多姿、博大精深見長。該洞洞身幽邃,景物奇妙,巖色豐富,游人競相贊美,因而馳名遐邇,譽(yù)為“靈谷天府”或稱為“仙府神宮”。由宜興出發(fā),或者從張公洞乘興再游靈谷洞,乘車幾公里,轉(zhuǎn)眼就可見到竹翠茶綠秀陽羨的美景了。陽羨是當(dāng)年盛唐時期生產(chǎn)貢茶的罨畫溪,目前有2000多畝茶園,茶園四周翠竹成蔭,山上樹木蔥蓊,流水淙淙,幽雅別致。再向前,深山岕界映出“靈谷勝地”的石刻巨石,便是靈谷洞境內(nèi)。入口處掩沒在一片蒼翠的竹林深處,出口處在靈谷山的半山腰。洞中有六個大廳,各具不同特色,可謂千姿百態(tài),變幻莫測。
一進(jìn)洞府,便覺得撲朔迷離,景色奇異。踏上天橋俯視,只見石崖陡峻,飄飄欲仙,橋下深黑幽幻,垂深約15米。在開發(fā)洞景時,在此曾出土過古脊椎動物等化石,其年代已距今幾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穹頂有一菱形乳石光彩奪目,稱為“天府菱玉”。第一洞廳面積較小,其中小洞頻生,洞中有洞,過道盡處,有一個僅高40厘米的石縫,俗稱“蟹洞”,未開發(fā)前,游人須匍匐爬行方能通過。其兩旁有許多只有河流才能搬帶來的礫石、卵石和砂土層,層層疊疊,顯示了靈谷洞為地下河塑造而成的特點(diǎn)。現(xiàn)雖另辟通道他去,但仍保留著“蟹洞”的原貌。第二洞廳的景物布局嚴(yán)謹(jǐn),卻小巧玲瓏,吸引游人,廳中鐘乳石層次分明,石色鮮艷純樸。有“萬谷靈芝、“孔雀石泉”“等景觀,瑰麗異常,在洞壁還可見流水、波濤、雪山、飛云等微小景物,襯托大廳美景。第三大廳最大,是最低的洞府。洞廳上巨巖倒掛錯落,像斷壁欲傾,又似山嶂將墜。石壁上有一泓清池,為五條天河河水匯集,七條伏流相交,水清見底。相傳這池水是“靈谷仙姑”當(dāng)年沐浴的地方。第四大廳景色最優(yōu)美,為靈谷洞之精華所在。洞底見一道石瀑自穹頂噴射而出,直下洞底,如長虹垂地,訇然有聲。瀑布四周,云霧浮動,水汽迷漫,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意,有“雷霆萬鈞震神州”的磅礴氣勢,又似白龍咆哮,奮爪張須,令人神悚魂驚。第五洞府稱“水晶宮”。廳內(nèi)長滿形形色色石筍,或長或短,或敦實或瘦長,想象所至,皆成形物。洞頂布滿了由巖流聚積而成的鐘乳石,似云錦般美麗。有的鐘乳石是結(jié)晶的方解石構(gòu)成,閃爍發(fā)光,像夜空繁星在眨眼。整個洞廳如西方極樂世界的雷音廳,天空悠靜而星光點(diǎn)點(diǎn),廳內(nèi)大小千佛聆聽釋迦牟尼講經(jīng),聚神凝思。第六大廳的穹頂高四天廳,這里鐘乳石高懸,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若人形物象,若飛禽走獸,若花木草竹,不一而足。靈谷洞內(nèi)林林總總的鐘乳石造型,龜蛇虎豹、馬牛羊雞、山村黎明、流水飛瀑、男女老少、僧尼道士等構(gòu)成了一個生氣蓬勃的世界。正如辛稼軒的詞句所云:“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想象所至,所至所顯。
出了靈谷洞,站在山間半腰,遠(yuǎn)可眺太湖,天水一色;近可俯視竹海茶園,層巒疊翠。在林蔭山徑盡處,可見百尺摩崖,氣勢磅礴,這就是“靈谷天壁”的圣景。
從洞內(nèi)巖壁上的題刻和墨寶分析,靈谷洞早為人知,但近百年來卻被湮沒了。經(jīng)過發(fā)掘、修繕、整理,宋以來的題詠有:“仙人四海通天下,萬見高山此地來,靈谷本是真仙洞,世古傳來今一逢。”其后的落款為“大觀丁亥年三月靈觀”,即宋徽宗趙佶時,公元1107年所題,另一首寫道:“從來無曉亦無(昏),罕遇神仙一洞門,六六從來三十六,曹溪一派道混淪”。落款為“越州人事諸李鄉(xiāng)人,咸淳三年三月末日”(南宋度宗趙禥年號,公元1267年),
資料
《仙府神宮靈谷洞介紹》(http://www.oriental01.com)。另一幅神奇絕妙的七言古詩句:“磊(四個石)石上彌陀佛,(四個云)(四個云)云中觀世音。”署名為“咸豐×年×月”(公元1851~1861年)。“寶藏興焉”,“道光丁亥仲夏”(公元1827年)。其他書寫墨跡均因鐘乳石覆蓋、沖蝕、削落而模糊不清。從蟹洞(當(dāng)時蟹洞在洞尾)再往里便不見游人留題。唐時詩人陸龜蒙,當(dāng)年在宜興探茶時發(fā)現(xiàn)過靈谷洞,曾雇人開鑿,后因工程浩大艱巨而罷。前人有詩曰:“虎勢打步倒退行,底石根深存陷井;龜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從1100多年前的唐代起,但對巖洞從未加以開發(fā)。近百年來,靈谷洞已經(jīng)大不為人稱道,而且在志書上也缺少詳細(xì)記載。如上所說,洞中的古人題壁墨跡,至咸豐年之后就沒有了,那時正值太平天國時期,據(jù)說清朝官府因怕太平軍駐扎在洞內(nèi),故把洞封死,使洞與世隔絕了100多年。至1979年3月重新被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整修和開發(fā),于1982年正式開放。
關(guān)于洞名,相傳古時候有位名叫靈官的仙家,行云經(jīng)過宜興,在空中觀賞了山水勝景時,失劍于此,發(fā)現(xiàn)山谷有此洞府,奇異天成,后人因此為名,沿用至今。清代學(xué)者吳云解釋“靈谷”的含義是:“其名靈者,乃念生靈之靈,欲諸佛慈佐與民,如呼谷谷應(yīng),若谷靈臺之義云耳。”
宜興古稱陽羨,是我國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區(qū)之一。秦時茶葉已到江蘇一帶,漢時有“陽羨買茶”,到了三國孫吳時代,所產(chǎn)“國山荈茶”,名傳江南。唐時李棲筠到宜興,有和尚送他“陽羨筍茶”,茶圣陸羽品飲后大為贊賞,認(rèn)為陽羨紫筍茶“芳香冠世產(chǎn)”,可以上貢給皇帝,李棲筠就在目前靈谷洞附近的罨畫溪旁,造起茶舍,制作貢茶。陽羨茶不僅為帝王之家所欣賞,也為隱居于離靈谷洞不遠(yuǎn)的茗嶺的唐代詩人盧同所稱道,他曾作詩道:“聞道新年入山里,蜇蟲驚動春風(fēng)起。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古時喝茶除茶葉質(zhì)量外,很重視泉水,離靈谷洞不遠(yuǎn)的金沙泉,就是和紫筍茶同時上貢的煎茶良泉。金沙泉又稱玉女泉,它的源頭是玉女潭。玉女潭存在于玉女山中。據(jù)傳古時有一玉女在此修煉,一日突然祥光萬道,霹靂一聲,地動山搖,飛砂走石,玉女道成仙去,玉女潭因此而得名。玉女潭三面環(huán)壁,下插絕壑深淵。其潭大旱不涸,深不見底,潭水清冽湛碧,瑩潔如玉。四周山石壘壘入畫,綠蘚蔓藤倒掛,灌木聳生壁罅。古人云:“陽羨佳境,以此為首。”六朝謝靈運(yùn)在《長溪賦》中贊美說:“潭結(jié)綠而澄清,瀨揚(yáng)白而戴華。飛急聲之琴汩,散經(jīng)文之漣羅。始鏡底似如玉,終結(jié)岸而成沙。”唐朝宰相陸希聲曾居于此,唐咸亨年間李幼卿曾筑“玉女山莊”為別墅,明嘉靖年間溧陽名士史恭甫在此建造過“玉潭院”和“玉光閣”,姑蘇才子文徵明還寫了《玉潭仙居記》的佳篇?上н@些古代建筑均已廢圮,不復(fù)存在。目前陽羨十景之首的“玉潭凝碧”附近建成“玉女山莊”,這樣在百丈高峰之上,有泉水晶然出現(xiàn)在萬壑叢中,天然山水中綴以亭宇廊閣,密林修竹里微露碑碣石刻,山色水光,樹蔭云影,清絕幽絕,游人到此,無不下車駐足長留。
由靈谷洞向西南行駛不遠(yuǎn),還可以游玩西施洞和慕蠡洞。相傳越王勾踐計聽謀士范蠡滅吳后,范蠡偕同西施出游,隱居太湖,并到這些洞穴作游憩,后人為紀(jì)念他們,故名。西施洞石色豐富優(yōu)美,景觀奇特壯麗。妙于飛泉驚鴻,雅在桑田飄彩,幽幽深府,采苧蘿之野,積三春之翠,集瑤臺之寶,納九秋之涼,具武陵仙源的獨(dú)特景色。慕蠡洞又名牟尼洞,洞內(nèi)鐘乳石宛如旌幢羽蓋,如金似玉,千姿萬態(tài),伴以溪水澗流,洞內(nèi)泛舟,洞外石林突兀,悠然若神仙行云。如果說靈谷洞以博大精深為奇,那么慕蠡洞則以曲流泛舟叫絕。仙府神宮靈谷洞---中國著名洞窟介紹
【仙府神宮靈谷洞介紹 -資料】相關(guān)文章:
黃河介紹資料10-07
泰山介紹資料12-09
黃山介紹資料07-18
嵩山介紹資料06-08
平潭島介紹資料03-15
濟(jì)南趵突泉介紹 -資料05-25
遼寧興城溫泉介紹 -資料06-01
銅雀臺的介紹 -資料05-25
千島湖介紹 -資料06-01
云南安寧溫泉介紹 -資料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