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象山景區(qū) -資料
??象山公園與伏波公園、疊彩公園合稱象山景區(qū),于2000年12月被國家列為首批4A級景區(qū),
象山景區(qū)
。象山景區(qū)是桂林久負(fù)盛名風(fēng)景區(qū),薈萃了桂林山水和人文景觀精華,是中外游客游覽桂林必到之處。象山公園以象鼻山為主體,位于市內(nèi)桃花江注入漓江處,濱江路的南端,因其山形酷似一頭巨象臨江汲水而得名。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占地1.3萬平方米,由3.6億年前的石灰?guī)r組成,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鼻巖、象眼巖、普賢塔、云峰寺以及舍利塔。??水月洞?臨近江邊,東西通透,為巖溶地貌"穿洞"的典型,因其倒影如水中浮月,故有"象山水月"之稱,宋代薊北處士《水月洞》有詩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致。"象山水月"為桂林新二十四景之一,并成為桂林山水與城市的象征。水月洞一帶有石刻50余件,刻有陸游、范成大、張孝祥等著名詩人的作品。除了自身景致極佳外,水月洞還是欣賞桂林古代八大勝景之一的"訾洲煙雨"的絕好地點。象鼻山水月洞與穿山月巖還構(gòu)成了"漓江雙月"奇觀。
??象鼻巖?東面臨江,與水月洞相鄰,巖高1.9米,寬3.3米,長13.5米,呈條形封閉狀,因在山之"象鼻"稍后處而得名,
資料
《象山景區(qū)》(http://www.oriental01.com)。??象眼巖?在象鼻山山腰,是一個南北兩側(cè)互相貫通的山洞,高約2米,寬5~10米,長52.8米,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因其位置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
??普賢塔?位于象鼻山頂,是一座喇嘛式佛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形須彌座,第二層正北面,嵌有青石線刻的"南無普賢菩薩"像。塔身為園瓶型,遠(yuǎn)看似大象背著寶瓶,又如插在象背上的劍柄,故又稱"寶瓶塔"、"劍柄塔"。
??云峰寺?在象鼻山西南麓,相傳此處原為唐代溫靈廟舊址,在明代時,為了紀(jì)念著名詩人范成大和方信儒,建成"范方祠",清代改祠為寺,稱"云峰寺"。清代太平軍攻打桂林城時,曾以此為攻城指揮部,并在象山上架火炮炮轟桂林城。1979年改建為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仿古建筑,兩層三進(jìn)五開間,辟為云峰寺陳列館,展示太平軍當(dāng)年留下的歷史文物。
??舍利塔?位于象山公園西面,民主路萬壽巷開元寺遺址內(nèi),始建于唐顯慶二年(657年),原為七級磚塔,現(xiàn)塔為明初重建,為過街式喇嘛塔,全白,座北朝南,塔高13.2米,分底層、塔身和塔蓋三級。唐代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后,轉(zhuǎn)來桂林,在開元寺住了一年,曾經(jīng)應(yīng)請在寺內(nèi)主持授戒大典。該塔造型獨(dú)特,是中國古代佛教名塔之一。
【象山景區(qū) -資料】相關(guān)文章:
廣州丹水坑風(fēng)景區(qū)資料12-09
天壇資料08-15
泰山資料10-20
苦難的歷程 -資料03-13
樹的故事 -資料06-01
梅花的品格資料11-14
成功語錄 -資料03-13
婚姻的天條 -資料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