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諸葛亮在管理能力上可謂各有千秋,那大家覺得一個領(lǐng)導(dǎo)在管理下屬時,是象曹操一樣廣泛征求意見后,再從長計議;還是象諸葛亮一樣具備多方面的卓越才能,大小事情都能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去,讓下屬各司其職;哪一種方式更能取得實效呢?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每每在作出重大的決定之前,都要廣泛的征詢謀士們意見,
管理是學(xué)曹操還是學(xué)諸葛亮?
。這樣作對減少因決策失誤而招致不可挽回的敗局的好處我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大家都能知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對謀士們的鼓勵,使謀士們得到了重視。讓人才的才華得到施展,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如果老板花董金請了有能力的職業(yè)經(jīng)理,對他言不聽計不從,每每不打招呼就作出決定。給他再多的錢,他能留下嗎?比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就是曹操遷許都前的一件:一日,董昭因大荒之年精神體態(tài)保持的很好而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觀察細致),再問,原來是董昭!操馬上避席置酒,剛說了兩句話,就有人來報說楊奉、韓暹二人投往大梁去了,董昭曰:“此乃李□舊將楊奉,與白波帥韓暹,因明公來 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昭曰:“此乃無謀之輩,明公何 足慮也。”操又曰:“李、郭二賊此去若何?”昭曰:“虎無爪,鳥無翼,不久當(dāng)為明 公所擒,無足介意。” 曹操見昭言語投機(原文如此),又問其朝廷大事。牽出董昭建議曹操迎獻帝入許都的話來。
遷許都對于曹操來說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意義重大,但這是題外話。這里就不多說了。這里說得的這董昭并不是曹操的人,而當(dāng)時曹操已得了荀玉等一干的大賢,卻依然向第一次見面的董昭討教。
操見其言語投機,這里我想并不是董昭只是一味吹捧曹操而討得了曹操的歡喜,而是見其對楊韓二人的判斷正確表示滿意,(而對楊韓二人,以曹操的判斷力,應(yīng)該是心里已經(jīng)有了底----楊奉手下的徐晃,曹操見了一眼就千方百計的要收了過來,
管理資料
《管理是學(xué)曹操還是學(xué)諸葛亮?》(http://www.oriental01.com)。對從長安一路保著皇帝過來的楊韓,沒見之前就應(yīng)了解了。故意拿他二人考考董昭,看其是不是徒有其名。),曹操見董昭的面試通過了,自然要問起朝廷大事,這樣,一個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由一個陌生人建議的極其重要的決定作出了。當(dāng)然,曹操還要經(jīng)過荀玉等人的論證。與之相反的就是諸葛亮。
我小時第一次接觸到三國是聽評書(我想許多網(wǎng)友和我一樣吧),簡直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神機妙算,仙人也。長大后,就漸漸有些不以為然了。
胸有成竹的諸葛亮說:“山人自有妙計”,可大多時候,別說是和人商量,找人論證了,甚至被他差出去的武將文官連自己具體是要干什么都不知道,或是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那么干。
如足球,教練讓球員怎樣占位,怎樣跑動?蔀槭裁匆@樣占,為何要這樣跑,先要和球員說明白的,只有他理解了才能更好的執(zhí)行戰(zhàn)術(shù)意圖。
也許哪個大腕球員見教練嘴上沒毛,文質(zhì)彬彬的不象搞體育的,不知俱樂部經(jīng)理為什么請了幾次才請了他來,就有些不服氣,說:“教練,我覺得應(yīng)該這么這么站,那么那么跑。”教練說:“本教頭自有妙計,讓你怎樣站你就怎樣站,本教頭料得球會從那個方向滾到你的腳下。”然后暗道:“大腕球員我現(xiàn)在還扳不倒,反正早晚有一天得給他修條華容道讓他練練體能。”
當(dāng)然,崇拜諸葛亮的朋友也不能怪我胡說八道,要怪就怪羅慣中好了。誰讓他放著諸葛亮那么多優(yōu)點不突出描寫,反弄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