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有一個理想,有人生的一個奮斗目標,
理想是模糊的——讀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
。李開復老師的書中講解了很多這方面的相關的東西。談到理想的意義:“理想和財富并不沖突,一心追求財富多半適得其反,而一心追求理想卻有可能讓財富離自己更近一些。理想是引領人生的燈塔;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充實的生活。” 簡單的說: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讀書是為了什么,那你還會認真讀書?你自己都不知道現(xiàn)在活著是為了什么,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孤單寂寞,甚至心理會漸漸的不健康。
對理想的真正理解:“并不是理想都必須像偉人的理想那樣宏偉壯麗,而應該是最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是非常個性化的愿景或使命。應該由個人的選擇并決定。”我的理解是,你的理想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條件,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去選擇,不應盲目跟從。
如何確定理想,確定人生目標呢?
很多標準,比如,“理想要有價值;理想要符合實際又要有點挑戰(zhàn);盡量擺脫名利羈絆;能夠成為自己的智囊,指引自己走向成功。”舉個例子:“成為最厲害的 ”,這種理想就不太好了,雖然有挑戰(zhàn),擺脫名利,讓自己更聰明,但價值并不大,除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讓自己憤世嫉俗的思想爆發(fā)一下,沒有什么了,搞不好哪天被抓了還大喊冤枉,
管理資料
《理想是模糊的——讀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http://www.oriental01.com)。很多方法,書中談到一個“心靈感應法”,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就不列舉了;談到了用智慧選擇成功的方法,概括為七句話:“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反對片面;用務實發(fā)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學習積累經驗;用自覺端正態(tài)度;用真心追求智慧。”
雖然理想的標準很多,方法也很多,大家都在追尋探索,但是不可不說的是:理想的選擇仍然是模糊的,人生目標是模糊的。一個人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成為了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不是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根本不希望是這樣的;當一個人通過種種關系當上了鎮(zhèn)長、縣長、省長才發(fā)現(xiàn)當官沒意思;當一個老師下海經商賺得大錢才發(fā)現(xiàn)原來教育下一代才是我的人生目標。
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是圣賢,沒辦法給出一個絕對化的方法。或許李開復老師的“積極主動”可以緩解一下這個矛盾。積極嘗試,只有真正去實踐了也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歡;積極嘗試,只有做了你才知道你想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是你心中所想的;積極嘗試,只有各行各業(yè)都看一看做一做試一試,才能更清楚了解自己,更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積極嘗試,只有做了才可能成功。劉韌說:“比如,我是悲觀主義者,我假設任何事情都做不成,做成了是運氣好,所以,我不停地努力,時刻準備著,如果不行就再來一次,希望通過很多次碰上一次好運氣。”“我時常問自己,我憑什么要比別人過得好。第一、我運氣好。我努力去試,總能碰上好時運。”(《邏輯與邏輯基礎》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6/03/15/769295.aspx)
理想是模糊的,但是積極嘗試可以找到你的真正的理想,真是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