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談談早期佛教的生命觀
摘要:所謂生命觀,是指人類站在自身的角度對生命的一種認識、看法或者態(tài)度,其中自然也包括對人類生命自身的審視及判斷。從本質(zhì)上來說生命觀其實是世界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一種文化體系或者思想體系都應該有其自身的生命觀才能顯得完整。一種生命觀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一是如何解釋生命現(xiàn)象,二是如果看待生命的意義。而南傳上座部佛教不殺生戒所體現(xiàn)出的慈悲、仁愛的生命觀對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科學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guān)鍵詞:佛教;上座部;生命觀 所謂生命觀,是指人類站在自身的角度對生命的一種認識、看法或者態(tài)度,其中自然也包括對人類生命的審視及判斷。從本質(zhì)上來說生命觀其實是世界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每一種文化體系或者思想體系都應該有其自身的生命觀才能顯得完整。而一種生命觀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一是如何解釋生命現(xiàn)象,二是如果看待生命的意義。眾所周知,強調(diào)禪修和持戒保守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最大的特點。而要討論上座部佛教的生命觀的前提,則首先要看看其理論體系中對生命是如何來定義的? 佛教本是一門以解脫為目的而注重實修的宗教。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對解釋形而上的問題并不感興趣。其原因在于其他認為討論這些玄虛的問題對人生的解脫并無太大的幫助。所以他對于一般宗教家或者哲學家所熱衷與討論的一些玄學問題采取存而不論,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上座部佛教所傳承的佛教典籍《阿含經(jīng)》中就有釋迦牟尼對此類問題的討論,被稱作“十四無記”。所謂“十四無記”,即指十四個超越經(jīng)驗認知層次的問題,無法加以敘述或說明,因此釋迦牟尼對此類問題一般拒絕作出回答,并且要求弟子們不要耗費精力去思考這些以人類現(xiàn)有的認識能力不可能獲得答案的問題,而要把主要精力用來修行而獲得解脫。我們來看看釋迦牟尼所設立的十四無記的內(nèi)容:1.世有常2.世無常3.世亦有常亦無常4.世非有常非無常5.世有邊6.世無邊7.世有邊無邊8.世非有邊非無邊9.命即身10.命異身11.如來死后有12.如來死后無13.如來死后亦有亦無14.如來死后非有非無。 顯而易見,十四無記中的 “命即身”與“命異身”兩個命題既是討論生命現(xiàn)象的,所謂命即身是指生命就是物質(zhì)本身,而命異身是指生命并不完全等同于物質(zhì)本身。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生命現(xiàn)象是純粹的物質(zhì)活動還是由(可以脫離物質(zhì)存在的)精神現(xiàn)象和物質(zhì)活動所共同構(gòu)成,這有點近似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唯心和唯物的概念。唯心與唯物這對在哲學史上爭論了幾千年的命題在釋迦牟尼看來是無意義的,因此他拒絕回答此類的問題。正因為此,在早期佛教的哲學體系中并沒有像古希臘哲學家特別是自然哲學家那樣樣對宇宙與生命有更加詳細的解釋或者做出形而上學的推論。但佛教最基本的觀點則認為人生是苦(無常),希望通過宗教實踐(修行)來得到解脫(涅槃),而人生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現(xiàn)象,既然佛教認為人生是苦,那么他不得不對生命現(xiàn)象做一些必要的解釋。如果釋迦牟尼對此一概回避的話,那么其在修行實踐的層面上則很難進行,因為眾所周知佛教著名的五戒中的第一條既是不殺生,要護持此條戒律,則有必要對什么是 “生”做出明確的說明,否則修行者在實踐中就會感到無所適從。我們可以不殺生戒為例來了探討一下上座部佛教的生命觀。 不殺生戒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為離殺生學處,生是指有息者,即有呼吸的生命。在人們的日常經(jīng)驗中,只有動物是有呼吸的。也就是說我們印象中佛教所說的不殺生主要是指不能殺害動物,而植物則不屬于不殺生戒所規(guī)定的的范疇。佛教并非以動物或者植物等現(xiàn)代生物學的概念還區(qū)分生命的種類的。佛教認為所有的生命分為兩種,有情與無情。佛教不殺生戒所說的生不是現(xiàn)代漢語所說的生物或者生命,而是特指生物中的有情一類。 據(jù)說佛制定不殺戒的初衷是為了禁止比丘自殺或者他殺。據(jù)南傳上座部所依《四分律》卷二、《十誦律》卷二、《善見律》卷十、《摩訶止觀》卷九以及《雜阿含經(jīng)》卷第二十九所記載,佛陀教導諸比丘修習不凈觀①,并贊嘆不凈觀:“諸比丘修不凈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敝蠓鹜泳酮氉砸蝗巳肓种卸U修,所有的比丘,除送飯給佛陀的比丘外,都遵照佛陀的吩咐,沒有人打擾佛陀的靜修。 但是在佛陀靜修期間,很多比丘由于沒有佛的指導在修不凈觀的時候開始厭棄自己的身體,甚至產(chǎn)生了自殺的傾向,“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或令余比丘殺! 等到佛陀從林中出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比丘的數(shù)量減少到了很多。又告訴佛陀這是因為有很多比丘在修定的過程中極度厭惡自己的身體而自殺的原因,這引起了佛陀的重視,于是佛陀便制定了“不殺生戒”:“若比丘,若人若似人②,若自殺,若與刀藥殺,若教人殺,若教自殺,譽死贊死:‘咄!人用惡活為?死勝生!’作是心隨心殺,如是種種因緣,彼因是死,是比丘得波羅夷,不共住。”這就是佛教不殺生戒的緣起。由此可見,戒律訂立之初,不殺生戒的 “生”僅是對人而言,即不殺人,當然也包括自殺。佛教雖然總體上是一種出世的宗教,其哲學體系是悲觀且厭世的,但這并不表示佛教徒不愛惜生命,恰恰相反,佛教徒是非常尊重且愛惜生命的。在這里總體上也體現(xiàn)出了了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在早期佛教的觀念中,認為人的生命非常難得與可貴,在《雜阿含經(jīng)》(卷十五)里有一個“盲龜值浮木”的譬喻,來論證人身的難求以及人生的可貴: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shù)糜龃丝撞?”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繞亦爾,不必相得!狈鸶姘㈦y:“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于彼!”這個“盲龜浮木”的故事說明了人生之難得就好比盲龜值浮木般何其難得,不知道要多少個輪回才能修來。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才要更加愛惜自己的生命,同樣也要愛惜他人的生命,因為他人的人身也來之不易,異常珍貴。不僅人類的生命值得愛護,動物甚至植物的生命也是珍貴的值得愛惜的,也不能意殺害或者毀損。上座部佛教不殺生戒所體現(xiàn)出的慈悲、仁愛的生命觀對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科學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實踐意義。 注釋:①不凈觀:佛教禪觀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觀(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數(shù)息觀)之一;不凈觀通過觀想自身和他人身體的種種污穢不凈現(xiàn)象,消除自身對欲望的貪戀,是對治貪欲的關(guān)鍵方法,佛教禪觀修持的重要法門。②似人:指孕婦腹中受孕49天之內(nèi)的胎兒。 參考文獻: [1]阿含經(jīng)校注 [M].北京:線裝書局,2012. [2]中國佛教協(xié)會官方網(wǎng)站·慈心悲愿 珍愛生命 善待眾生——佛教生命觀研討會綜述[EB/OL].http://www.chinabuddhism.com.cn/xw/jj/2013-01-17/2169.html. [3]凈海.南傳佛教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易耿(1982-),男,漢族,四川江油人,西南民族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歷史文化資源與現(xiàn)代教育。
【談談早期佛教的生命觀】相關(guān)文章:
藏傳佛教生命觀芻議04-30
中國佛教在日本古代早期的傳播04-28
佛教的生命價值論04-30
談談生命的思考作文05-01
張載的佛教觀及其啟示04-29
佛教水觀與蘇軾詩04-26
談談生命最根本的價值and歸宿05-01
藏傳佛教倫理觀平說04-30
藏傳佛教早期著名寺院韓達垅寺考述04-27
探尋我國佛教生命倫理的當代價值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