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頤和園導學案
18.《頤和園》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二、自學生字、新詞。
1、給生字注音、組詞。
2、初步理解詞義。:
三、合作探究。
1生字。
崇、旋、嘉、磚、隔、屯、堡、壘、仗、扶、智、慧、魄。
新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nèi)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盛。
四、師生交流
小組薦代表班上交流。
五、課堂檢測
載( ) 朱( ) 提( ) 獅( ) 栽 ( ) 珠( ) 題( ) 師( )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一、獨立讀課文1——5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yōu)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nèi)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nèi)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边@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五、課堂練習。
。 綠得像
冬天來了,寒風吹在臉上像 。
教學后記:
昆明湖靜得像
第三課時
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tài)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tài)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齊范讀。
(2)指名朗讀。
三、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憽#ㄓ斡[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jié)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四、解決學生的疑難。
五、課堂練習。
找朋友。
金碧輝煌的 宮墻
碧綠的 琉璃瓦
黃色的 宮殿
朱紅的 昆明湖
紅漆的 欄桿
教學后記:
【頤和園導學案】相關文章:
《秋天》導學案12-17
《草》導學案03-14
秋天導學案03-02
《論語》導學案03-14
《木蘭詩》導學案04-28
īuü導學案蘇教版03-08
《落日的幻覺》導學案03-05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06
導學案教學反思05-01
《敬畏自然》導學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