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讀后感
喝奶的空隙翻了這幾天的報紙。對虞一杰的報道,使我覺得早餐特別美好,不僅是因為偶發(fā)現(xiàn)若干年后,除了出家外,人們還有別的去處,更是因為預感到幾個理念將在樂清這個前衛(wèi)活躍與保守傳統(tǒng)并存的城市普及開來。一、養(yǎng)老
小時候家長都嚇小孩不聽話就把他/她領醫(yī)院里打針,從此在孩們的眼里醫(yī)院就是很恐怖很恐怖的地兒(現(xiàn)在依然是);長大了開始反恐嚇地挑逗爹媽--不好好保養(yǎng)自己,你們老了走不動了就把你們送養(yǎng)老院里去~
潛規(guī)則:養(yǎng)老院=醫(yī)院
誰家的孩子要是把父母送那地兒去,簡直是大逆不道,讓這想法在腦子里過一遍仿佛都要折壽似的。
那好吧,就不送了吧。(1).呆家?墒菢非暹@地,過完年不出去打理生意的是幾層?老的留家,還帶著小孩。請個保姆吧,多少老人在叫外地人毛些毛啊!不請吧,摔倒了夜里叫起來都沒人理啊。(2).帶上父母。語言、習慣、氣候…不適應,赤裸裸的苦惱。寂寞、單調(diào)、相思…往往是越善良越慈愛的人,越不會疼自己,還會硬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會勾起多少人的情緒?
越是體諒人的人越會吃虧,有什么難處都藏著掖著。但孩子又不能只考慮父母而不去追求。這真的是一個相互捆綁的難題。
Solution:如果把所有寂寞的老人聚集起來,辦個老年游樂場,像孩子迷戀迪斯尼一樣,進養(yǎng)老院不再是件恥辱的事,而是一種社交項目。采訪里說那將是個高檔老年公寓,名叫余霞樂園。養(yǎng)老院不再等于嘈雜臟亂的場所外加謾罵、煩躁的護工,灰暗得像十七八世紀的倫敦孤兒院,而是像公園一樣的療養(yǎng)院,時而恬淡的曬太陽,時而燈光小曲做活動。心有余,力也足的人,也可以來做義工什么的。誰說父母一定要時時刻刻插足兒女的生活,兒女,可以在這么快樂的氛圍里,被冷落掉了,因為老人也有他們的約會。
《戀戀筆記本》里,老太婆有深愛她的丈夫、兒女、grandchildren,但照樣住在老人院里,因為她在那里,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顧。小時候奶奶中風,父親一點也心疼進口藥的花費,可是來人探望,她總在抱怨爸爸沒幾天在家等等負面的話,我覺得她對別人要求太高了,討厭那種偏心,開始討厭看望奶奶,聽她埋怨這埋怨那的,F(xiàn)在開始懂事了,心想,我即使那時候能想明白,也不能做什么。其他人也沒辦法的。但是倘若那時候她能住進這個游樂園,我們這些晚輩,可以在不犧牲自己的追求的同時,少掉多少愧疚?
二、慈善
虞大叔的行為,被人懷疑是想法子囤地,自然滿氣憤的。但是轉(zhuǎn)念一想,這也是群眾心聲能夠自由表達的好現(xiàn)象吧。樂清有錢的人太多了,偶爾出來幾個做善事,被人懷疑這懷疑那,是令人心寒的。多少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動動嘴巴行善行善,但到掏腰包的時候又囊中羞澀了。
這個月遇上一個老外,談到了中國人,特別是富人對慈善的態(tài)度。他說中國人早晚有一天會改變,就像以前隨意砍伐森林,現(xiàn)在政府都在劃自然保護區(q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huán)保,F(xiàn)在他們一味賺錢,但是他們在國際臺面上站不牢腳,他們大嗓門,隨意吐痰,吝嗇,山寨…我很安靜地坐那微笑,他說的好像是事實。我感受得到他對中國人不是一棒子打死,但確實不太喜歡。我想表達點什么,卻又那么微弱地融化掉了。我記得林語堂先生曾說過,中國人最能享受到食物的樂趣,那些挺直腰桿拿著刀叉使勁割塊雞腿的人,怎么能體會中國人手拿雞腿的酣暢淋漓。我當時想借table manner傳達我們不太注重有些細節(jié),我們不受太多拘束,所以我們更自在。但我該怎么解釋中國人對慈善的態(tài)度呢?
那天回來的路上及睡前都在想。想到五個字--民以食為天。天是最高的,最受敬仰的。就連高高在上的君主,都是天的兒子(天子),在天之下?梢娫谄胀ɡ习傩昭劾铮燥埵潜然实垡o的事。中國的歷史,盡是百姓飽受饑荒折磨的歷史,所以吃飽飯是老百姓時時刻刻謹記的事。正如五月花到美洲的時候,餓死了那
【報道讀后感】相關文章:
喬丹報道07-19
新人報道自我介紹06-09
公司新聞報道04-19
關于報道介紹信12-21
會議宣傳報道范文06-15
光盤行動報道作文(精選35篇)09-29
簡單辭職七篇報道04-16
新聞報道怎么寫12-18
小學復課復學報道簡報03-08
銀行每月信息報道范文模板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