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讀后感
雪的讀后感我從《雪》中讀到了三種人生 因為它被選入了江蘇版語文九年級下冊新教材。這篇文章,我上學時肯定是讀過的;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我對它已幾乎一無所知了,或者應該說我本來就對它一無所知罷。為了編點教學資料,也因為莫名的潛滋暗長著的一份好奇,我開始反反復復地讀它。詩質的語言,生動的畫面,很快征服了我的心?墒,眾多的疑惑竟也一并攫住我的神經,讓我難以自拔: “暖國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作者把這三個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訴讀者什么?作者明顯偏愛“朔方的雪”,可為什么花大量的筆墨寫“江南的雪”,甚至于用兩個小節(jié)寫塑雪羅漢的情景?如果作者寫“江南的雪”和塑雪羅漢是要表現(xiàn)“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懷念與熱情贊美”和對“童年生活美好的回憶”(引號中為課文中的旁注語),那文章的第三節(jié)是否顯得畫蛇添足,大煞風景?整整用了四個下午、四個晚上——20多個小時上網讀《野草》,讀關于《野草》的評論,讀關于魯迅的評論,最奇怪的感覺竟然是,人們都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雪》,偶爾有片言只語,終難盡解我心頭之惑。我所看到的意見無外乎兩種。一種意見我稱之為“追求美好說” (看來教材編者也接近這種觀點),即“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為著追求美好而須的不屈的抗爭(也可補上“精神”、“戰(zhàn)士”之類的詞)。姑且不論這種說法與普遍認同的“對比”特點是否一致,僅就“滋潤美艷之至”六個字,就讓人總覺得諷刺意味更勝贊美意味。另一種意見可以叫做“靈肉說”,如就讀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的金瑞鋒先生(雖然他發(fā)文時只是大一學生,但我愿意這樣稱呼他)認為:“江南的雪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美艷至極,是炫耀的肉體,這種只適于塑羅漢的柔和的雪永遠只能在冷風的吹刮中消失掉它的胭脂。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地飄灑,和飄飛著的靈魂一樣,徜徉在空中,飛舞,蓬勃,奮發(fā),閃爍永久的光,魯迅期待著這種靈魂的誕生!弊x了幾天的“網文”,這段文字是最讓我忘卻眼酸腰痛的。然而“暖國的雨”呢?難道它僅僅是為了給結束語“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創(chuàng)造一個呼應?難道“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這樣的語句竟可以沒有一點意味? 2004年12月28日,已經多年難得見雪,見雪也至少要到春節(jié)前后的蘇州,竟然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一時間心頭不由得也迷信起來。眼睛從熒屏移向校園,雖沒有看見雪野中有各色花草、蜂蝶,但歡呼雀躍的學生卻是隨處都是,更有一群青年教師,女的打著花傘,男的舉著相機,在已被白雪半遮半掩的綠樹碧草間照相,那種興奮直逼進三樓陽臺上的我的心里面來。“明天肯定有人塑雪羅漢了。”我自然地想道。忽然間,我有了一種感覺,這是一幅熱鬧的畫面呀!而這熱鬧,全是因為“江南的雪”的“滋潤美艷之至”討人喜歡的緣故了。而“朔方的雪”不同,它“如粉,如沙”,只因太過冷峻,人們是寧愿居屋烤火也不愿意親近的,于是盡管它“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別有一種“壯美”,但只能面對“無邊的曠野”、“凜冽的天宇”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 有一種想法在心中升起:“暖國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著三種人生——“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讓“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自己應該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感到不幸的人生;“滋潤美艷之至”,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寵,卻終究因沒有靈魂而成為匆匆“過客”的人生,永遠獨立獨行,用“蓬勃地奮飛”“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卻必須忍受“孤獨”的人生。如此,“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边@句話好像也不是太難理解了,同時,作者對三個形象的基本態(tài)度似乎也與作者用語的感情-色彩,更與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相吻合了。讀書偶得,存此一說,以備斧正。 我們班同學有寫這個的了。。。換換別的 萬分感謝啊!!!
【雪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雪雪05-01
小兔雪雪05-01
小兔雪雪作文04-30
雪鄉(xiāng)(雪鄉(xiāng))04-29
雪詩(雪詩)04-29
雪薺(雪薺)04-29
雪點(雪點)04-29
雪艷(雪豔)04-29
雪04-29
雪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