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讀后感
天問讀后感(一)
燈滅了。黑暗如潮水一般湮沒了我的視覺。在漆黑的空間,唯有心緒如一只滑過草叢間的飛舞的熒火蟲,把黑暗的世界一閃一閃的照亮。有了這一絲光亮的我,把心翅舒展開來,沿著如夢境般的、亦真亦幻的鄉(xiāng)間小路飛行。路旁,不時有詩意的靈動的火花閃爍,讓我似一個幼年的孩童一般,不時拾揀著這些轉(zhuǎn)眼即逝的文學(xué)的精靈之魂。
透過窗戶,天空依然繁星點點。那是神仙們的一雙雙慧眼嗎?看著表面好似寂靜,實則卻是俗意翻滾的紅塵世間,他們在尋找什么?是尋找人世間美好的情惑,還是其他需要找尋的東西?可他們的眼神卻為何總帶著一絲失望的光呢?
一片云飄過來,恰好遮擋住我與星星互視的目光,在這時刻,星星那一顆星星的心里又是怎樣想呢?是感慨紅塵俗氣,找不到亙古就已存在的人類的博愛?還是已經(jīng)放棄了希望,不再苦苦找尋而無奈地閉上了雙眼,并且把內(nèi)心的悲傷化作了近日連綿的細(xì)雨?是否是想用淚水沖洗蒙在人類良知上的污垢,用之澆灌養(yǎng)育他心中那如似雪域之顛的天山雪蓮般的沌潔之愛呢?
風(fēng)漸漸大了,是不是天神那急切的呼吸?他找到了人世間的愛了嗎?星星又露出來了,目光依舊尋視著茫茫紅塵。我怎看到目光中那依舊的困惑。難道這么久的無望找尋,依舊不能使他放棄心中的希望。是否千萬年前,他與人間真愛有了前世的不散約定?那么,他們留下了怎樣的言語和對語,才能相互看清對方,就是自己前世的知音呢?
難道有時候的雷電轟鳴,暴雨狂嘯,就是上天對世間蒙塵的憤怒,抑或是警告嗎?可是,又有誰能夠聽懂上天的告誡和規(guī)勸呢?既便聽懂,又有誰能改變這個無助的世界呢?失去愛的世界,注定是一片荒蕪嗎?看看那無邊的、滾滾風(fēng)沙的荒漠,那種失去生命的土地是何等的可怕,愛心做為滋養(yǎng)人類生命的精神,不就是那綠色的植物嗎?沒有愛心的人類世界,心靈怎不會變成一片沙海呢?這是必然,但不是人類所期望的,不知看到人類自己毀滅自己的行為,人類是該笑自己愚蠢,還是笑自然界愚蠢呢?
每個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答案?墒,誰為我們?nèi)祟悂黹喚,做出判決呢?
我心中的老師就是時間。你們呢……
天問讀后感(二)
初讀《天問》便聯(lián)想到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舉世皆濁我獨(dú)醒,眾人皆醉我獨(dú)清”,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獻(xiàn)給了他熱愛的土地。《天問》可分為三部分,就自然問了六十九個問題,社會與歷史部分共計九十六個問題,最后他從幻想與神話中醒來,心中感慨萬分,并就此提出了八個問題。這里就不詳細(xì)分析了。
這些問題沒有主線,零散卻又天馬行空的想象勾勒出瑰麗的畫卷,像是一個被打碎的花瓶落下一片片靈動的碎瓷。在一個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軀融入那濃濃蒼穹。他像伊甸園內(nèi)的亞當(dāng),卻不知道夏娃的蹤跡,他在追隨愛的步伐,卻不知道愛的代價,于是他對天發(fā)問,傾訴心中憂郁。
屈原的《天問》是一部探求的字典,無法解答的問題像是傷口無法愈合的痕跡。
曾幾何時,另一個少年也向往著同一個夢想。他在天空擁有最亮的一顆,“存亡一知己,生死兩婦人”,他月夜逃去卻中了呂后的詭計,從此星空墜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時初遇星象的豪邁,那蒼天一問竟成了絕響。
千年后,柳宗元寫出了《天對》以應(yīng)屈原的《天問》,文明無意中找到了最鮮活的傳承方式,一問一答,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屈原的問正是他精神之所困,縱然江水漫漫,又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悲?他太孤潔,又太孤絕,精神的枷鎖擊潰了他最后的防線。他沉水而死,空氣中飄著若有若無的幽香,和著他的遺愿和悲傷。
魂歸來兮,詩言三千行,一人獨(dú)飲一江愁,屈子的背影在臨江的斜陽中拉得很長很長……
【天問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天問讀后感01-10
天問讀后感07-10
《天問》讀后感01-01
天問讀后感400字08-08
問天作文01-09
屈原的天問翻譯06-01
屈原《天問》原詩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