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廣一血性男兒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李廣》讀后感
李廣是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淼玫健独顝V》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1:《李廣》讀后感
李廣是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是英勇善戰(zhàn),智勇雙全的英雄。一般一提到將軍,我們都會腦海中浮現(xiàn)的可能是霍去病、廉頗、衛(wèi)青等等,對李將軍李廣就不太熟悉。其實我們小時候?qū)W過的一首詩《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本褪峭醪g對李廣的稱贊。
司馬遷的《李將軍列傳》就記敘了他的生平事跡,在司馬遷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在戰(zhàn)場上英勇奮戰(zhàn),臨危不懼的'將領(lǐng)。對于李廣悲慘的結(jié)局,我們也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看出,司馬遷對這名英雄的惋惜和悲痛。
從他的才能來看,他確實是名英雄。他與匈奴多次交戰(zhàn),匈奴聞風(fēng)喪膽還稱他為“飛將軍”。他的射箭技術(shù)高超,李廣有次出獵,看到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就拿箭射向石頭,整個箭頭都射進石頭里。他不但箭術(shù)高超,而且足智多謀。他在捉捕匈奴的射雕手時,看到了幾千名匈奴騎兵。而李廣只有一百名騎兵,李廣認(rèn)為只要他們一百名騎兵只要一跑,匈奴就會來擊殺他們。只要他們不跑,匈奴就不會攻打他們。于是他率領(lǐng)了一百名騎兵射死了匈奴的將領(lǐng),匈奴覺得漢朝有伏兵就領(lǐng)兵撤離了。李廣的一百名騎兵就這樣嚇跑匈奴的幾千名騎兵,讓人不得不稱贊他的謀略。
李廣為人清廉,做官四十多年,家里也沒有什么多余的財物,即使得到了賞賜也會分給他的部下。他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沒有喝到水,他也不喝水,士兵沒有吃飯,他也不吃飯,所以深受士兵們的敬佩。
然而像他這樣一名有才能,深受士兵愛戴的將軍卻終身未得封爵。這對一個有才能的人來說是多么的委屈,即使他已不再年輕,他也想在年老的時候繼續(xù)拼出一番戰(zhàn)紀(jì)。終于等到了一個立功的機會,但衛(wèi)青卻因為私情而排擠李廣,不想李廣立功并且輕辱了李廣,李廣一氣之下就回到自己的軍營,結(jié)果迷失了方向,沒有趕上與匈奴作戰(zhàn),自己請罪自刎。
如果他大氣一點,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就像司馬遷受了宮刑,受到了嘲笑也不放棄自己的生命一樣,在牢中完成了自己的巨作《史記》,即使有才能也不一定會獲得巨大的成就,還要有耐心。畢竟是金子的話,總會發(fā)光。
篇2:《李廣》讀后感
假期的一天我讀了《飛將軍李廣》一文知道了李廣是西漢的著名軍事家。他身材高大擅長騎射,他以前做過太守、衛(wèi)尉。他是一個大智大勇之人。
記得有一次李廣帶一百騎兵追趕三個匈奴人,結(jié)果追了幾十里才追上他們,射死了兩個,活捉了一個。就在準(zhǔn)備回營是有幾千名匈奴騎兵追了上來,李廣的`士兵慌亂了起來。這時李廣沉著冷靜地說大家不要慌,我們的大營遠,求援肯定是來不及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匈奴騎兵追上來一定是兇多吉少,不如我們停下來,這樣他們會誤以為我們是誘兵之計,一定不敢輕易攻擊我們。于是就這樣李廣一行繼續(xù)前行在離匈奴兵僅兩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就這樣匈奴追兵果然不敢輕舉妄動,很快就撤兵了。
“讀史可以明智“讀了這段歷史故事,我們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也要向機智勇敢的李廣學(xué)習(xí),遇事不慌亂冷靜地分析從而找到突破口和轉(zhuǎn)機而不能輕易就喪失信心。
篇3:《李廣》讀后感
《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寫了許多歷史故事,我最喜歡飛將軍李廣的故事。
李廣在漢文帝的時候就做了將軍。他跟周亞夫一起平定七國之亂,立過大功。后來漢景帝有派她去做上郡太守。
有一次,匈奴進了上郡,李廣帶著一百多個騎兵去追趕三個匈奴射手,追了幾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兩個匈奴射手,把第三個活捉了,正準(zhǔn)備回營,遠遠望見有三千名匈奴騎兵追了上來。李廣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了那么多的匈奴,不由的都慌了。李廣隨即下令前進,在離開匈奴陣地僅僅兩里的地方停下來,命令士兵一起下馬,把馬鞍全寫下來,就地休息。匈奴的將領(lǐng)看到李廣這樣布置,不敢上來,遠遠的觀察漢軍動靜。
匈奴兵越看越懷疑。他們認(rèn)為漢軍一定有埋伏,怕漢軍半夜襲擊他們,就連夜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廣一瞧,山上以沒有匈奴兵,才帶著一百多名騎兵安全回到大營。
我看到了這個故事后,我知道了:智慧比無力還可靠。我以后一定要多多讀書,多多學(xué)習(xí),長大后成為第二個“諸葛亮”。
李廣用他的.一顆愛國的心、智慧的心保全了祖國的領(lǐng)土,讓祖國的領(lǐng)土沒有受到侵略。
以后我也要想李廣將軍一樣,時刻將祖國記在心中,時刻保持一顆愛過的心,通過讀書越來越聰明,長大以后,我要幫助國家,幫助社會,成為對國家建設(shè)有用的人。
篇4:《李廣》讀后感
今我讀了《史記》李將軍列傳,感受頗深。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就是說桃子和李子都不會說自己有多么好吃,但人們卻都來采摘食用,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此言雖小,卻可以諭大也。
李廣,世代為將,其祖先李信是秦時追獲燕國太子丹的大將。李家世代授受弓法,精于射箭。李廣更是善于騎馬射箭,在戰(zhàn)場上以力戰(zhàn)聞名,被匈奴稱為“飛將軍”。只要他出現(xiàn)在敵人軍陣前,敵人便聞風(fēng)喪膽、抱頭鼠竄。漢文帝感嘆地說:“可惜啊,你沒有遇上時機,如果你趕上高皇帝的時代,封為萬戶候,那還用說嗎?”他帶兵打仗,對待士兵寬厚溫和而不刻,與士兵共患難、同享樂。李廣死后,全國上下老百姓都為他流淚。
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簿褪钦f:本身行為端正,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本身行為不端正,雖然下了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李廣就是此言所說的前者,他為人忠實誠信,打仗沉著勇敢。他雖然誠懇質(zhì)樸像個鄉(xiāng)下人,又不善言辭,但士兵們都愿意隨他行軍打仗,樂于聽他的指揮。李廣“其身正,不令而行”。
西楚霸王項羽他脾氣暴躁,不納忠言,后來他在陰陵迷了路,向一耕田老者問路,大聲喊著:“老頭,路往哪走?”老者見他沒禮貌,騙他說,往左走。項羽便率領(lǐng)殘余的.騎兵向左騎去,后陷入了沼澤地,被漢王派來的大軍團團包圍,項羽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自殺。此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
我們學(xué)習(xí)歷史,要像嚼泡泡糖似的,讀懂《史記》,要像李廣那樣做一個“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人。諺語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即:能實際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談闊論,能高談闊論的人未必能實際去做。此言非虛言也,人要有真才實料,不要枉有虛言。
篇5:《李廣》讀后感
《李將軍列傳》是司馬遷的一篇力作,體現(xiàn)了他刻畫人物的高超才能。在本文中,他抓住李廣一些最突出的特征,通過一些生動、簡短的故事和細(xì)節(jié),是人物形象極為鮮明。
文章開門見山般在一開始就向世人展示了李廣將軍的魅力:典屬國公孫昆邪在李廣戍守邊疆期間竟哭著請皇上將其召回,唯恐李廣陣亡,大漢失去一員良將。這也吸引著讀者迫不及待的去一睹這位良將的風(fēng)采。果然,他沒令人失望。
面對匈奴數(shù)千騎兵,他僅有百人,竟平安逃脫。這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這智慧是生活在塞外,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積淀,從生活中總結(jié)教訓(xùn),是我們應(yīng)學(xué)習(xí)的。
這篇文章讀完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廣將軍對部下的真摯?箵粜倥珪r,他不紙上談兵,而是沖向最前方去戰(zhàn)斗;他在水豐草茂的地方駐營,簡化各種文書簿冊,處處體現(xiàn)他對將士的體恤;遇上斷水缺糧的'困境,他絕不會比士兵多喝一口水,多吃一口飯。他可是大將軍啊!幸而,他的好并不為世人忽略。他因剛強的性格而拔刀自刎,竟如同國喪!舉國哀痛卻也無法慰籍那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丈夫因壯志烈血未能揮灑而傷痕累累的心。這名良將終于隕于自己的剛強,高傲。
人無完人,李廣也不例外。他曾在家閑居多年,期間常外出打獵。一次,外出飲酒,歸時經(jīng)霸陵亭,霸陵尉剛巧喝醉,對這位爆脾氣的前任將軍出言不遜,在李廣心中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當(dāng)李廣受封為右北平太守時,出人意料的邀霸陵尉一同赴任,就在大家都感嘆于他的不計前嫌時,他卻于軍中將其殺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曾于一天之內(nèi)殺掉曾妄想反叛但已投降的八百多羌人。他是兇狠如虎狼,但這才是他成功的原因不是嗎?
他死了,死于自己的高傲,他或許有錯,但不至深重,可他的孫子李陵卻使曾為李氏門下賓客的人以此為恥,使李氏衰微沒落,或許是上天仍在祭奠那八百具魂靈。或許這世界,本不許人犯錯。
【《李廣》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李廣04-29
李廣墓04-29
李廣射虎04-30
《李廣射虎》教案01-22
李廣射虎教案04-30
李廣射虎教案04-30
李廣射虎的優(yōu)秀教案05-02
小李廣外傳作文05-01
李廣射虎優(yōu)秀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