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后感【精】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攀登者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攀登者觀后感1
今天是10月1日,為了慶祝祖國七十歲生日,我和爸爸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時,因為沒有拍下頂峰的照片,所以,蘇聯(lián)人懷疑我們沒有登上頂峰;為了證明中國登山隊能登上珠峰,國家組織第二支登山隊伍,他們沒有辜負國家的期望,終于把中國的國旗插在了珠穆朗瑪峰峰頂上。
大家可能覺得登上珠穆朗瑪峰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因為這種事情在電視上見多了?墒悄銈冎浪麄儽澈蟾冻龅暮顾推D辛嗎?
登上頂峰需要四個階段:北坳,大風口,冰裂縫,第二臺階。到達北坳時,才是真正的開始,天氣寒冷,風向不定,突擊隊隊長常五洲就是在北坳為了救戰(zhàn)友而弄傷了胳膊。當?shù)酱箫L口時,突擊隊遇上了十級大臺風,當時,巨大的巖石都能被刮跑,而突擊隊員們就是這樣隨時能被刮跑的情況下度過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到了冰裂縫,地上的`冰裂縫全部被雪覆蓋,只要稍不留神,就會掉下懸崖,直到凍死。挺過了三個階段,就迎來了最大的困難:第二臺階。第二臺階最大角度為70度,如果遇上臺風或雪崩,就會被刮跑,或者被雪淹沒,那時候生命是以秒為單位,突擊隊隊長就是在那里犧牲的。
我很佩服攀登者的勇氣,他們不畏嚴寒,不畏困阻,遇到了臺風和雪崩,他們并沒有退縮,而是一一戰(zhàn)勝了困難,因為他們背負著祖國對他們的期望,因為他們要向全世界證明中國攀登者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攀登者觀后感2
今天我們去看了新上映的《攀登者》,《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
中國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戰(zhàn)氣氛最緊張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機不斷干涉我國內政,對我國有領土野心。
中蘇決裂之后,面臨重大經(jīng)濟困難的中國一個宣示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有能力憑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艱難的標志。有關部門擠出寶貴的外匯采購重要物資并派專機運輸。為了幫助登山隊節(jié)省路途上的體力,日喀則修筑了一通向珠峰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行車公路。登山活動并不太平。由于當?shù)嘏逊顺鰶],登山隊由一支150人的軍隊保衛(wèi),所有登山隊成員都攜帶防身,因為登山行動前夕剛剛有一批解放軍的醫(yī)務人員遭到匪軍襲擊犧牲。登峰醞釀期間,中國正與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嘲諷:“貴國都沒爬上去過,憑什么分一半”同時,從當年開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戲”的印度一直對存在企圖,印度登山隊計劃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在新一輪中尼邊界談判前夕,聽聞印度登山隊即將取得成功的高層下令,“登山隊200人因為傷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頂條件不要緊,只剩下一個人也要爬上去”。
接到命令的時候,登山隊因為接連的惡劣天氣和意外遭遇重創(chuàng)。多名沖頂種子選手受傷,2名隨行進行冰川研究和氣象觀測的'青年科學家遇難。根據(jù)天氣預報,下一次惡劣天氣將在2天后襲擊珠峰,一行人決定下撤。接到了沖頂命令之后,登山隊召開動員大會,紅旗下宣誓,選擇4名尚保有實力的選手組成突擊隊,沖頂珠峰。突擊隊隊長突發(fā)身體不適,不得不離隊,又一名沒有準備的后備隊員補上缺額。這位隊員本來是執(zhí)行攝像任務的。為了避免更多的犧牲,多名適應高山氣候的執(zhí)行物資后援支持的藏胞隊員下撤,本來他們要跟隨登頂突擊隊前往海拔8200米處,幫助突擊隊搬運輜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經(jīng)驗不足導致的判斷失誤,登頂4人攜帶物資明顯不足,并消耗了大量體力搬運物資。
攀登過程嚴重超時,物資消耗殆盡。在攻克障礙的過程中,隊員們不得不脫掉防寒靴,導致手腳嚴重凍傷、壞死。一位隊員甘當人梯,把隊友扛上障礙物,自己體力不支無法前進。另外三名隊員知道他可能犧牲在山路上,忍痛把他安置在避風處,并留下小隊攜帶的大部分食物和氧氣。這位隊員自認時日不多,沒有動用一丁點物資,寫下遺書靜靜等死。深夜,三名登山隊員氧氣耗盡。他們決心“死也要死在山頂”,冒著風雪摸黑登頂。他們丟下了用盡的氧氣桶等負擔,但是仍然攜帶五星紅旗和一尊主席像。這是一場人類在嚴酷大自然面前注定失敗的不自量力。然而,三名隊員憑著頑強的精神力量,硬是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登頂珠峰北坡、人類首次夜間攀登珠峰、人類首次連續(xù)14小時不攜帶氧氣登頂珠峰的奇跡。到了山頂,精疲力盡的三人想到,“如果我們死在山上,世界上就沒人知道我們來過這里”。
他們強打精神,留下了隨身攜帶的國旗和主席像,寫下了記錄登頂人員、登頂時間的字條,硬撐著下山。半路上,三人遇到了奇跡恢復的隊友。此時,登頂隊員已經(jīng)24小時沒有進食了,靠吃雪解渴、壓饑,隊友節(jié)省下的食物和氧氣救了三人的命,四人相互攙扶下山,在暴風雪中返回營地,途中兩名隊員險些墜崖遇難。因為暴風雪,印度登山隊鎩羽而歸。之后的邊界談判異常順利,中國得到了半邊珠峰。
攀登者觀后感3
今天放學后,我和弟弟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電影院看電影。開始我們是想要看我和我的祖國,但是我們來的有些晚了,沒有買到票,所以我們就看了攀登者。說真的,一開始我并不是很感興趣,但是當我看完以后,非常的感動。
電影講述的是我們國家登山隊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故事。1960年5月25日凌晨四時二十分,我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峰頂,但是可惜的是因為失誤,登山隊員唯獨缺少了登頂后的影像記錄,所以一直被國外登山界質疑和否定。直至1975年,我國登山隊終于再次成功登頂,在峰頂豎起了一個三米高,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字樣的金屬測量建標,并成功測量出珠峰的高度8848.13米。這不僅僅代表珠峰的.高度,更是我們中國的高度。登頂?shù)倪^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攀登的過程中,我國登山隊員們在面臨嚴峻的氣候條件的情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有人因此犧牲,也有人因此終身殘疾。但是為了我們的疆土完整,為了我們國家的利益和榮譽,他們沒有退縮,迎難而上。最終取得勝利!這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我也很為我的祖國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攀登者觀后感4
不明白是不是因為近幾天網(wǎng)上黑《攀登者》的新聞太多,導致這部片子的上座率并不怎樣夢想,可是沖著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這些實力派去看一看也沒什么毛病。
電影開場用簡短的篇幅講述了1960年新中國第一支登山隊攀登珠穆朗峰的故事,過程就不細說了,一大波人從山下出發(fā)最終到達頂峰的僅僅只剩下三人,雪崩、風暴對他們來說如同家常便飯。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應當就是張譯赤腳登人梯的畫面,零下三十多度,赤腳踩在冰雪之上,這是得有多強大的信念和忍耐力?赐昊貋砭筒榱艘幌職v史資料,還故事原型里還真的就有“赤腳登人梯”這么一段,感動之余也讓人無比震撼。
當然,電影也在故事原型的基礎上加了很多戲劇化的元素,比如方五洲的感情線、比如李國梁的感情線。
方五洲和徐纓的感情線在我個人看來穿插得恰到好處,二人的情感也并非是俗套的`兒女情長,在方五洲最終一次沖頂?shù)臅r候徐纓甚至豁出性命去為他播報實時氣象情景,這是感情也是革命的情誼。這樣的感情讓人感動之余,也充滿了正能量。
而反觀李國梁這個主角,他和黑牡丹的那段感情戲就顯得沒那么出彩。其實確切地講,他倆的感情戲份并不多,僅有在訓練基地里和雪山試訓的冰裂縫里兩小段,完全能夠當作是影片的一種調劑,年輕人嘛,看到帥小伙、漂亮姑娘總會激起一點內心的波瀾,我覺得挺真實,不刻意也不違和。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提到的關于攝影機的話題。1960年雖然有三人登頂,但沒留下影像資料,這也產(chǎn)生了之后“不被世界承認”的說法。這讓當時兼職攝影的曲松林十分內疚,一向耿耿于懷,十五年后再見方五洲仍然埋怨他扔掉了攝影機。(事后我查閱了一下歷史資料,不是沒有攝影機是因為天太黑,拍不出什么東西,又要趕著下山,所以就沒留下影像資料。)
方五洲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曲松林無言以對,具體說的記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要你殺了我去保護攝影機,你會怎樣做”。的確,舍棄自我的生命去保護攝影機容易,但要你舍棄同伴的生命,你又會如何抉擇呢來自靈魂的拷問,絕大多數(shù)人總是能對自我狠一點,卻對旁人狠不起來。
直到李國梁犧牲,曲松林的態(tài)度最終發(fā)生了轉變。
人命重要還是攝影機重要在旁人眼里攝影機就是鑒證國家的榮譽的必要條件,犧牲幾個人算什么可是作為負責人,曲松林擔負的不僅僅僅有國家榮譽,還有整個團隊的生命安全!鞍踩谝弧辈粌H僅只是一句口號,勇于攀登的冒險精神沒有錯,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其實在第一次領導責問方五洲、曲松林、貢杰三人為什么沒有留下影像資料的時候就有所體現(xiàn)。方五洲一句“為了救曲松林”,讓領導直接轉了話鋒,不難看出他能理解方五洲當時的心境。
整部影片的質感還不錯,置景和特效都很逼真,風暴、雪崩等災難來臨時給人震撼視覺沖擊的同時,主角們的表現(xiàn)也比較真實,盡管電影里方五洲還是有幾個耍帥的鏡頭,可是也并沒有浮夸的感覺,頂多是功夫好點,膽兒大點,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看完的電影的感受比較平靜,盡管影片里有不少讓人感動的點,但不像《戰(zhàn)狼》里“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那樣煽動情緒,這種感動是種平靜的感動。
總體來講,片子還能夠,值得一看,可是期望也不要太高,肯定達不到《戰(zhàn)狼》那種水準。但這部電影題材不錯,喜歡冒險登山的人值得一看。
攀登者觀后感5
拍登山運動的題材,國內導演應該還沒有經(jīng)驗。于是導演就加了愛情這條線,把一個陌生的題材拍成熟悉的兒女情長片。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把一個宏大的愛國題材變成狹小的`愛情題材。
本來這部電影能把格局升到愛國精神的層面,但卻被方五洲和徐纓、李國梁和黑牡丹的愛情故事一攪和,格局瞬間就被拉下來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在細小處用功,著重強調細膩的人物情感,但導演顯然也不夠細膩,把人物的情感表現(xiàn)得太粗糙,有著歷史電影的通病——假大空。
導演的表現(xiàn)手法粗糙提現(xiàn)在哪里呢?例如為了表現(xiàn)人們對方五洲的偏見安排了砸玻璃的情節(jié),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現(xiàn)手法了。例如很多劇情都要靠旁白推進,技術高超的導演會用影像說話,而不是像新聞紀錄片一樣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會導致電影看起來像博物館里的歷史資料,冷冰冰的。
電影結構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鋪直敘,缺乏新意。我認為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兩條線并行推進,60年代的劇情影響著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擇,最后同時達到高潮,電影在邏輯上會通順很多,情感上會強烈很多。
電影透露出的價值觀也不符合中國精神,要知道,中國精神強調的是每個個體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的,片中方五洲個人的主角光環(huán)太強,顯得其他人都像廢物一樣,這樣設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歷史。
攀登者觀后感6
雖然國慶長假已經(jīng)悄悄過完,但是關于國慶相關的討論余溫還在。不止是聲勢浩大的表演,還有競爭激烈的國慶獻禮電影。相信大家也都走進電影院,親自感受到了小長假的氛圍。從口碑和票房來看,雖然《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比《攀登者》還要更勝一籌,但也有人被《攀登者》中的“四大型男”吸引了。就在今天,電影《攀登者》的主演們現(xiàn)身機場,吳京、張譯酷勁十足,井柏然則穿著較為休閑,胡歌更是一身工裝十分吸睛。
四位男主角精神抖擻地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從胡歌、張譯、吳京的著裝來看,三人身著白色短袖,隱隱約約能夠看到短袖上的“攀登者”印花,這是還要繼續(xù)前往現(xiàn)場進行宣傳嗎?除了三位“統(tǒng)一著裝”,井柏然可以說是完全換了一種風格,輕松休閑格子衫也不失風采。在電影上映之前,吳京也曾在微博發(fā)出和張譯的合照,在兩人的宣傳海報上幼稚的寫下“他沒來”幾個字,盡顯搞怪和反差,似乎是在“譴責”胡歌和井柏然缺席宣傳現(xiàn)場。不得不說,《攀登者》主演們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是很親密了。
比起票房,相信四個人都會認為這段合作經(jīng)歷更加寶貴,認識了三位優(yōu)秀的演員,也完成了自己在電影熒幕上的一次蛻變。相比于其他三位主演,井柏然可以說是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新生代演員,但是井柏然塑造的角色和他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觀眾們還是一致認可的。之前雖然也有一番票房20億的實績,但大家對他似乎都并不看好,不止是作品有些局限,更是因為他塑造的角色還沒有真正深入人心。而此次出演《攀登者》,反倒有很多觀眾開始對他改觀,這或許才是井柏然此次最大的收獲吧。
除井柏然之外,其他幾位就可以說是“老戲骨”了。胡歌雖近期未帶作品回歸熒幕,但他在演員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但此次出演楊光一角卻并未收到“清一色”的好評。比起認可,對胡歌提建議的聲音更多。確實,很久沒有以演員這個身份進行活動,難免會有些不同的聲音,但是通過這次觀眾們的反饋,相信他也能更準確的'找準自己的定位。
除了胡歌,這次《攀登者》電影票房的號召力完全集中于張譯和吳京兩人。本就是影帝的張譯十分低調,除了用過硬的演技說話,張譯本人一點也不張揚。雖然電影口碑不行,但是對張譯塑造角色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張譯戲份少、鏡頭少,卻仍然塑造了一個立體的人物。吳京就更不用說了,不論是作為導演還是演員,他都是成功的。電影上映前更是有很多人沖著演員表中“吳京”二字前往觀影,可見他的號召力和國民度早就成現(xiàn)象級了。
據(jù)悉吳京主演的電影票房已經(jīng)累計超150億,這也是目前中國電影市場10位百億影人中第一位達到這一票房高度的演員。當初的《戰(zhàn)狼2》,既是導演又是演員的吳京靠優(yōu)秀的拍攝水平和精湛的演繹拿下56億票房,也一度引發(fā)了激烈的討論。后又出演《流浪地球》,加上國慶檔的兩部電影,吳京實實在在打了一場漂亮仗。
從無戲可拍的武打小生,到能夠靠自己的號召力不斷活躍在電影熒幕,吳京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只有自己知道。從默默無聞到獲得認可,吳京在演員這個行業(yè)未來的路還能走更遠、更寬廣。
攀登者觀后感7
今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著實被中國人民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
雖然我們在1960年已經(jīng)登上珠穆朗瑪峰了,但是由于攝影機丟了的緣故而沒有拍到珠峰頂。這使的我們雖然登了頂,但是沒有被國際上承認,這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于是在1975年,國家又一次組織登山活動,這一次大家充滿信心,一定要讓全世界的人民知道中國人的決心。于是在這一年我們中國人又一次成功的登上頂峰。在這期間,攀登者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遇到大風暴,遇到強氣流,遇到雪崩,但是中國隊員不懼困難,迎難而上,最終又一次成功登頂,使得觀眾們熱淚盈眶,為中國人感到自豪。
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有許多想法。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為中國人民不怕困難,勇于挑戰(zhàn)。不僅如此,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無比強大,為了祖國而爭光,為了祖國而奮斗。我們中國人不怕任何困難,為了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奮斗,拼搏,這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
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攀登者觀后感8
今天周末,在家里觀看了上個月沒來得及去影院觀看的電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與隊長一起攀登珠穆朗瑪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隊長去世了,方五洲為了救松林沒能護住攝像機,但是最后他們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頂,將屬于中國的足跡留在了珠穆朗瑪峰峰頂。那是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頂,導致當時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認可。最終,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國登山員再次登上珠峰,他們留下了360度攝像,測量了屬于中國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現(xiàn)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一個信念,是生活前進的動力,也是會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只要心存信念,就會不斷催促著我們去發(fā)掘生活的方向,包括一個階段的考試、一個生活的愛好、一個小目標等等,只要心存信念,困難和挫折便都無法阻攔我們奮進的腳步,無法挫敗我們那顆堅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錘煉我們鋼鐵意志的熔爐,也是造就我們前進不餒的意志,更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堅持。
攀登者觀后感9
沖著吳京去看的點映,看完了在打三星和四星之間猶豫。平心而論這片子不算爛片,它要是不叫攀登者叫珠峰之戀之類的名字也不會有這么大的爭議。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yún)蔷┱玖⒂诖蟮刂?人形高達是這樣的)。但它是根據(jù)飽含著特殊歷史意義的真實故事改編,這片子拍得對不起那些偉大而堅韌的原型人物們。編劇絕對跑偏了,我不知道為什么一個這樣一個獻禮片要加這么多基本無用甚至拖后腿的感情戲。這些感情戲非但沒能豐富角色的性格,而且還給人物塑造造成了打擊。
在影片中這種嚴酷的環(huán)境下,滿腦子粉紅泡泡是很不合時宜的,甚至可以說搞不清狀況。而這些角色,按理說接受了嚴格訓練和專業(yè)培訓的角色,不觀察周遭就貿然行動導致自己和意中人遭難,攀登至關鍵地段為了和戀人通信更加清晰擅自離隊,通知氣象的變化時哪怕自己已經(jīng)不適合傳達了還要在可能誤傳的情況下和戀人通話到死。我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是出于什么考慮讓人物形象和劇情設計為了感情戲做出這種犧牲的。整個敘述的重點就是偏的。60年的攀登完全可以加重戲份。現(xiàn)實原型的留氧氣瓶最后奇跡生還的事跡不夠好嗎?不夠感人嗎?這種情誼和意志不夠動人嗎?
曲秋林和方五洲兩人的嫌隙也沒有用心地處理,他們解散了,重聚以后就開始生分。在沒有解散前應該就給他們一個因為攝像機沖突的戲份,成品的鋪墊我個人覺得不夠。這條線如果用心拍了是可以作為影片的骨子的。兩個演員都演的很好,應該給他們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但這個矛盾匆匆就結束了。
我覺得很關鍵的一個部分,人員的選拔導演和編劇居然提都沒提。只能說他們根本搞不清重點。訓練部分也是淪為了感情戲的背景。70年代3次登峰,第一次的作用仿佛就是刷刷感情戲,讓楊光能有個出場場合和退場理由。我無法理解那個燙傷。水在那種地方沸點是不高的。我甚至無法理解楊光這個角色的'意義,他在故事里先是一副重點人物的樣子上場,然后莫名其妙的下場。請問這個角色是來干嘛的?因為需要把演員塞進去所以設置的角色嗎?聽說他的原型是夏伯瑜先生,老先生為了幫助一位丟失睡袋的藏族同胞而導致小腿截肢。又是一位辜負了原型的角色。編劇顯然缺乏這樣的同情心,無法理解這種犧牲精神和動人關懷。要給人物找理由,上珠峰是為了爸爸,讓睡袋是因為不小心導致隊友受傷。
何必呢!你不能理解,難道就不能接受它,尊重它嗎?
第2次登峰明明到了第二臺階,李國梁都說了繼續(xù),然后半點沒交待他們怎么沒有登頂成功。說起李國梁,我懷疑他和編劇有仇。他頂著這么個名字,跟老一輩說該我們接棒了。結果臨門一腳突然就犧牲了,還是要方五洲來。太諷刺了。編劇寫的時候沒覺得哪里不對嗎?
另外一個問題是畫音不同步,大部分口型是對不上的。這使得我觀影時有點出戲,因為并不是所有演員的臺詞處理得都很好,楊光因為老喜歡說一些偏書面的臺詞,又不同步,給我一種輕浮感。
唉,一路寫下來,我國是多么缺好導演和好編劇啊!這影片的演員不差了,題材也非常好,最后出來的卻是這幅樣子!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攀登者觀后感10
愛情的表現(xiàn)形式有很多種,可能是朝夕相對的甜蜜,也可能是生離死別的不舍,但究其根本,都是彼此認同、相互期盼回應。70后成長到及笄與弱冠之齡時,大多處在中國跨越了艱難時代而欣欣向榮的時刻,遑論在繁榮富強中成長的80后與90后。所以,我們很多人對“奉獻”的感受,始于“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對愛情的認知,來自“陌上少年足風流”。
但是經(jīng)歷過創(chuàng)業(yè)以及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共同承擔責任、經(jīng)歷磨難的團隊,對于為了追尋共同的理想而奉獻自我,一定感同身受——只因都是過來人。不同于軍警隊伍的紀律、服從,這種源于愛情的奉獻精神是無需教導而自發(fā)產(chǎn)生,并且支持自身克服各種艱難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徐纓對于方五洲的感情,正是這樣:方五洲對于攀登的情結,是“不破樓蘭終不還”,對于徐纓的感情,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方五洲沒有訴諸于口,但是借著登山筆記,含蓄地表達了心意。這是那個年代愛情的樣子,也是最符合以攀登為畢生追求的方五洲的表白。
徐纓是另類的“不愛紅妝愛武裝“,在那個年代,她不僅接受了方五洲帶回的珠峰化石,也足夠勇敢地在臨去蘇聯(lián)進修時要求方五洲的表白。徐纓對著逃之夭夭的砸窗鍵盤俠大喊的時候,發(fā)泄著最后的不甘,說出了她不忍對方五洲施加壓力卻滿腹委屈的話語。這一點小小情緒化是一個女孩子的人性,但未掩蓋徐纓巾幗不讓須眉的情操——試問有幾個人,能夠為了支持所愛的人在風雨飄搖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追尋前途未卜的夢想,放棄朝夕相對而選擇遠渡重洋到未知的環(huán)境與期限中錘煉自己的技能,學成歸來不改初心,毅然決然奔赴他身邊去共同奮戰(zhàn)?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管鮑之交的矢志不渝,在任何時代的洪流中,始終閃耀著知己的光輝——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原來是基于彼此理解與信任支持!
紅顏知己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小說中的明月心之于公子羽,歷史上的武曌之于李治,可遇而不可求。在《攀登者》中,方五洲何其有幸,與氣象學家徐纓相識相知。為了這樣一位以青春與學識相報的紅顏知己,難道他可以無動于衷嗎?雖然在愛情與理想需要選擇的時刻,方五洲是毫不猶豫的,所以面臨必須的抉擇時,他放棄了迎接鴻雁傳書多年后終于歸國的徐纓,因為在那一天他要去重組的登山隊報到;但是在徐纓需要幫助的`時刻,他孤身一人在雪域中救助她,這誠然是一個血肉之軀的情感選擇。雖然這浪漫主義情懷引導了一出雪嶺相逢的奇跡,不過鑒于稀有的氣象專家組全團失聯(lián),經(jīng)驗豐富的登山專家方五洲的采取行動并不違背人性與規(guī)律。
雖然徐纓再也無法與她心系十五年的方五洲長相廝守,但她知道方五洲在她的幫助下這次必然登頂,沒有枉費她多年在氣象學的深耕,那么在臨終時必然是感到幸福的。方五洲拿著天線時的求婚,在那一刻已經(jīng)只是形式——為了同一個理想而共同奮戰(zhàn)在一線的兩個人,當然是心意相通的,哪還有什么不明白呢?
那塊埋在珠峰頂上的化石,是方徐二人的定情信物。方五洲在登頂時帶著它,也說明了他對徐纓的認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攀登者觀后感11
周六,爸爸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叫《攀登者》。
它主要說了:在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墒,隊長方五州因為救人,卻把相機弄丟了。這時西方國家就說:“沒有照片,怎么能證明你們登上了珠峰呢?”這讓我們被嘲笑了15年。終于在1975年,國家重組建了一支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了沖鋒!
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一名隊員在登上珠峰北坡6800米高處時被瓶子砸中了腦袋,滾下了山。因為他們身上都綁著繩子,一個人往下滑,所有人都受牽連,往下滑。一名隊員眼疾手快用冰鍬扣住了冰面,才使登山隊沒有全軍覆沒!但一名隊員被掛在懸崖邊,而相機在他手里。隊長要去救他,卻被他拒絕了,他堅定地說:“不要為了救我,而又一次登峰失。】彀严鄼C拿走!”說完就把繩子割斷,掉下了懸崖。還有一個地方就是:登山隊第一次登珠峰時遇上了雪崩。他們立馬往回撤,但人怎么跑的過雪崩呢?不久,他們就被追上了,雖然他們躲在巖石后面,也躲不過雪崩。其中副隊長就被吹跑了!隊長方五州為了救他,卻把相機弄丟了,就連自己差點也被雪崩吹走了!
看完這就電影,我對登山隊隊員十分敬佩。他們?yōu)榱藝叶幌ё约旱?生命,這值得我們學習!
攀登者觀后感12
又一天國慶假期過去啦。大家一定過得很開心吧。大部分網(wǎng)友都在吐槽明明上班的一天和放假的一天時間都是一樣長的,為什么感覺上班時間那么長,而放假時間感覺那么短。抱怨時間好不公平,沒剩幾天假期又要上班了。而國慶節(jié)也因為短暫地過去而上了熱搜。國慶節(jié)一半多已經(jīng)過去了,大家都做了些什么。有的網(wǎng)友肯定選擇去旅行,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也有不少網(wǎng)友不愿意看祖國的人山人海,只想宅在家里,過著追劇的肥宅生活。
那么大家國慶看了什么電影呢?大部分網(wǎng)友都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吧。尤其是《中國機長》微博上宣布,票房已經(jīng)破了15億,真的是非常厲害了。說明這些電影真的是非常感染人心,也說明國人對國產(chǎn)電影的認同度提高了不少。而大家也可能聽說了吧。
最近很多演員都在為要新上映的電影《攀登者》作宣傳,里面有大家非常喜歡的吳京、章子怡、胡歌。雖然這部電影也是9月30號上映,票房也破了好幾億,但明顯被那倆部電影搶了風頭?赡艽_實是宣傳力度不夠吧,因為主演都是實力非常強的演員。所以這些主演都在抓緊宣傳。
前幾天大家也知道在吳京宣傳這部電影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一個小粉絲想擁抱吳京,結果吳京似乎錯意了,直接把這位小姑娘扒拉在了井柏然的身邊,井柏然抱了這個姑娘一下。是一件更尷尬有很意思的事情。網(wǎng)友們都評論說小姑娘太難了。自己的偶像把自己推在了別人的身上。網(wǎng)友們當一個笑料,也就過去了。吳京從《戰(zhàn)狼2》火了以后,拍出的電影一直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充滿了正能量,網(wǎng)友們都非常喜歡。
胡歌作為主演之一,當然也當仁不讓地為自己拍的電影做宣傳。他在里面的角色就是長發(fā)飄飄的一個形象。所以在做宣傳時,他依然保持了原造型,繼續(xù)保持了自己的原形象。網(wǎng)友們都見過他的古裝造型、見過他的現(xiàn)代造型。古裝造型中,他輕逸俊朗,活生生的鄰家公子的模樣;而在現(xiàn)代造型中,他英俊帥氣,非常地有型、接地氣,毫不夸張地說這就是男朋友的形象。網(wǎng)友們都覺得好帥好有型。
但是從來沒有見過他長發(fā)飄飄的模樣。第一次見到,感覺不是一下子能認出胡歌來。不過仔細一看,就知道時胡歌先生啦。關于他這個長發(fā)飄飄的造型,網(wǎng)友們又開始了激烈的討論。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覺得胡歌的'駕馭能力非常強,這個不是很大眾化的造型他也可以輕松駕馭,真的是非常強啦。
胡歌長得就非常秀氣,這樣的造型使得他文藝氣息滿滿。我們就想要這樣的演員,什么風格都能駕馭,什么角色都能飾演,而且演得特別出色。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好演員。愛了愛了。胡歌亮相時也非常低調,看起來他身材保持得非常好。雖然可能確實相比以前年齡有些大,但絲毫不影響他的風度。這些年,胡歌在默默地沉淀自己的演技。他經(jīng)過大風大浪,出過車禍,丟失了自己最愛的人。
或許正是這樣,才使得他看淡了世間的萬事萬物,只努力做好自己,不負這世間最美的風景。和胡歌的《仙劍奇?zhèn)b傳》比起來,現(xiàn)在的他更加體現(xiàn)了時光的磨練,更加地成熟。即使歲月荏苒,青春年華一去不復返,他也依然排出了《瑯琊榜》等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
攀登者觀后感13
電影一開始,爸爸告訴我:“他們正在爬珠穆朗瑪峰”就在這時遇上了雪崩,老隊長永遠埋在了登珠穆朗瑪峰的半途中,在新隊長方五洲的帶隊下經(jīng)過千辛萬苦只有三人于1960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此刻多么令人激動!遺憾的是由于雪崩弄丟了攝像機。沒有留下登頂?shù)挠跋褓Y料,這次登頂不被世界認可。
15年之后中國再次組建了登山隊,方五洲再次任隊長,這次遭遇了10級大風暴,氣象專家徐纓迷路,方隊長找徐纓受傷,登山一度陷入困局,李國梁任新隊長,帶領隊員登山再遇強風暴,李隊長犧牲。
國家氣象局報告登山最佳窗口期已過,徐纓卻提出根據(jù)她們對氣象檢測研究今年還有最后一次登山窗口期,經(jīng)過討論決定,方隊長再次帶隊員登山,在氣象專家的正確指導下,我們英勇的登山隊員憑借頑強的'意志力,終于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向全世界宣布了珠峰的新高度8843.13米。
通過這部電影使我認識到:不管做任何事,只要認定目標,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夠成功!
攀登者觀后感14
今天和朋友一起觀看了影片《攀登者》。該影片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1960年,國家組建中國登山隊,決定從困難重重的北坡登頂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在經(jīng)歷雪崩、隊長的犧牲后,只剩四名隊員向最艱險、也是最難逾越的“第二臺階”發(fā)起沖擊。在攀爬途中,高度不夠,四人搭起了人梯,鞋上有冰太滑了,情急之下登山隊員只能赤腳登上去,犧牲了自己的半個腳掌。
成功登頂后,四人在山頂激動的升起了五星紅旗,并把紅旗裝在手電筒里,埋在了珠峰頂上。由于登山途中為了救人,把攝影機弄丟了,因此沒能夠留下影像資料,因此,不被外國人所承認,被救的隊員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15年后,國家又一次組建登山隊,準備測量珠峰的'高度,一大批人從全國各地趕來,進行緊張的訓練,這一次,專門選了一個有登山經(jīng)驗的攝影師。在登山途中,又一次的遇到了雪崩和暴風雪。為了保住攝像機,登山隊員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長眠在皚皚白雪中。
進過重重的困難,登山隊員終于又一次的登上了山頂,順利的測量出來珠峰的高度——8848.13,在山頂鮮艷的五星紅琴又一次升起,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中國人,永遠不怕困難!
攀登者觀后感15
《攀登者》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然而因為雪崩登山隊員五洲不得已丟掉了攝影機。就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這次登峰甚至不被國際認可。從1960年到1975年,中國的攀登者們遭到了15年的質疑與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們的遺愿如猶在耳,第二代攀登者們再次出發(fā),向著世界第一高峰發(fā)起沖擊。1975年第二代攀登者頂著凌冽的風雪攀登架設“中國梯”,雪崩襲來被吞噬淹沒或跌入山谷,山間縫隙甚至需要登山隊員冒死縱身一躍。終于登頂了,終于留下了影像證明并精準勘測珠峰的“中國高度”。這個”終于”來之不易。
這不僅僅是一次攀登,更是對國家主權捍衛(wèi)的'使命,對祖國熱愛的態(tài)度。攀登精神已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里、已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深處、已成為激勵每一個中國人面對困難迎接挑戰(zhàn)團結奮進的信心和勇氣。觀影結束,大家紛紛表示登山隊員的團結拼搏無懼艱險,映照了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我們會把這種精神繼續(xù)傳承下去。并把它帶到每一個工作崗位中,勇于攀登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意志努力奮斗。為“寰宇高度”架設“東方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拼搏。
【攀登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攀登者觀后感 有關攀登者的觀后感11-17
《攀登者》觀后感08-16
攀登者的觀后感11-18
攀登者觀后感06-13
《攀登者》觀后感03-09
攀登者觀后感06-13
《攀登者》觀后感08-11
攀登者觀后感05-24
《攀登者》觀后感12-17
《攀登者》觀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