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安妮日記有感(10篇)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墒窃鯓訉懭沼洸拍艹霾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安妮日記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安妮日記有感1
曾經,我以為年少輕狂的我們可以面對任何苦難;又或者,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責罰就是我最大的煩惱。曾經,我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肆意橫行,自己都覺得不會再有約束的繩索可以限制我。此刻,我合上了書,充斥內心的卻只有傷感,所有的張狂似乎都已經離我遠去。是她,只有13歲的安妮,用她的日記,讓我沉思!
安妮是一個生長在德國的猶太人小姑娘,在德國人的政治迫害下,他們舉家搬遷到荷蘭。兩年來,安妮經歷種種難境:悲傷、掙扎、痛苦、孤寂與死亡。于是她用寫日記作為自己唯一的抒情方式。讓一個心靈純潔的孩子來承受這一切,這種殘暴的法西斯的殘害,的確令人發(fā)指。她的死,我相信對她而言是一種解脫,解脫了所有的痛苦。在她死后,她將會無憂無慮,將會又有一個嶄新的開始,將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因為她說“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這句話飽含著希望與憧憬,飽含著安妮對人世的留戀,以及渴望世界和平的真心,更是她的自我意識程度提高的證明。我相信,每一個無辜受到迫害的人們,心里都是這么想的。而安妮的'悲慘,恰恰反映出了當時德國人的殘暴與無情。原本,人與人之間應該是沒有隔閡的,沒有區(qū)別的。安妮在日記中多次譴責民族歧視,多次說明自己渴望和平的世界,沒有歧視,沒有戰(zhàn)爭和硝煙,沒有黑暗,只有光明、快樂與和睦。
記得開始閱讀《安妮日記》的時候,心里還在暗暗笑話安妮的天真,用稚拙的筆觸評論她的同學,寫著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墒谴丝,令我深思的卻是她那顆執(zhí)著堅強的心,以及她對人生充滿熱情的渴求,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蔽野寻材莸倪@番話牢牢地銘刻于心,我知道,在我的面前,也將會有無數的挑戰(zhàn),雖然我比安妮幸運得多,但是每當我過于張狂,沒法收住自己這顆目空一切的心的時候,我就會咀嚼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然后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凝望星空,我仿佛看到安妮平靜而淡定的微笑,支持我不斷前行。
讀安妮日記有感2
我把《安妮日記》讀完了,我今天不寫希特勒和猶太人,而來寫寫里面的快樂小天使——安妮。她實在令我無法忘懷,她那燦爛的笑讓我難忘,她與母親的吵鬧令我難忘,她悲傷時的痛哭更加令我難忘......
我總覺得她跟我的脾氣一摸一樣,)都喜歡大吵大鬧,(當然也跟我一樣喜歡和爸爸媽媽頂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每天快快樂樂的生活心情都能那么好。而她卻每天都愁眉苦臉的一點也不快樂,我讀書的時候一直在想:如果她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話那會不會是另一個我呢?這個問題我始終想不明白?墒俏抑牢揖褪俏覜]有一個人可以代替。當然我不會為了這個問題而每天愁眉苦臉,你肯定仍然是會看到每天快樂的我哦!
每個人都是個天使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不去為了學習而痛苦、不去為了問題而悲傷、不去為了親人而長吁短嘆,記住只有做好真正的.自己,生命才會更加精彩!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美好詞匯——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知道,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知道,頹廢,空虛,迷茫,不過是糟踐自己;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知道,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猶太少女在戰(zhàn)爭中發(fā)生的事情。
安妮出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德國已經侵占了荷蘭,安妮一家和彼得一家還有杜瑟爾醫(yī)生躲進了公司內的密室,來逃避危險,他們在密室的生活非常艱苦,為了不讓警察發(fā)現,窗戶全部釘上,白天不能有一點響聲,他們的一點食品都是公司內部的員工偷偷提供的,他們的生活是極其的枯燥和煩悶的,這里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饑餓、恐懼和病痛不斷的折磨著他們,不停的轟炸也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他們的處境非常危險。他們居然能在這么艱苦、這么危險的條件下仍然敢于面對現實生活,對生活充滿著信心。而我平時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敢面對了。
我應該好好學習學習他們這堅強不屈、敢于面對現實的精神。
讀安妮日記有感3
暑假,學校組織網上讀書活動,我看了一本與我們生活非常貼切的書——《安妮日記》。
故事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位花季少年,與我們同齡人一樣,在正直幻想的花季時代,她卻經歷了與我們不同的人生。他們一家和凡達恩夫婦一家整天過著逃亡的日子,為了躲避全副武裝的德國秘密警察,他們躲到了安妮父親工作的辦公樓里。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著,可老天就是那么不公平,1944年8月4日,全副武裝的德國秘密警察,隨同荷蘭納粹一起對辦公室進行了一次突擊。密室中的所有人員被捕。9月3日,短暫停留之后,所有猶太犯人被裝在牛車里押往奧斯威辛。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的.結果會是這樣的,可誰又能改變事實呢,就讓我們在心中為默默地他們祈禱吧,愿他們能夠平安歸來!
在逃亡的日子里,安妮總不忘記日記,日記是她最知心的朋友,她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日記中,她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妮的父母。他們從不會在乎安妮的成績,他們只要安妮健康、快樂、知廉恥就行了,從來不會因為安妮的成績而打罵她的。安妮也不希望做差學生,她也不希望辜負父母。
在我的生活中,父母對我的成績最“斤斤計較”了,如果哪一次沒考好,他們就會痛罵我,甚至最嚴到還會不讓我吃飯,我渴望能有安妮那樣能理解我的父母。我也知道父母是為了我好,他們也希望我將來能夠有出息,可也不必實施“暴力”吧,如果你們能夠靜下心來和我好好談談的話,我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我也不會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的!
安妮在書中提到她不喜歡吃蔬菜,可每次凡達恩太太總喜歡往她碗里夾蔬菜,因此安妮非常痛恨她。我不贊成安妮的這種想法,多吃蔬菜沒有什么不好啊,有助于我們發(fā)育成長,并且蔬菜中的纖維質對人體有益,是維生素的最佳來源。還可以增加飽足感,整腸健胃,調整體質等。所以我建議大家多吃蔬菜。
《安妮日記》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成長期的少女要如何面對戰(zhàn)爭、種族迫害、自我成長與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問題。相信大家讀了這本書后一定會有所收獲吧!愿你們能從中受益!
讀安妮日記有感4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p>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卑材菰谌沼浝飳懙馈
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里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她將溫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著黎明并鼓勵別人,溫暖別人。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新領袖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讀安妮日記有感5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這本書記敘了在荷蘭被納粹占領的兩年中,13歲的猶太少女安妮一家躲進狹小的密室中,他們猶如坐在一個即將噴發(fā)的火山口上,腳下是滾燙的巖漿,火山隨時都有噴發(fā)的可能,憤怒、恐懼、絕望、悲傷、甚至瀕臨崩潰,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與特殊的環(huán)境下,安妮從沒有絕望!堅持學習寫日記,記錄了周圍環(huán)境、人與事對自己的考驗、磨礪和成長的經歷。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她用她的堅強快樂去鼓舞身邊那些絕望到極點的大人們,使他們重燃信心和勇氣。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特別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美好詞匯——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知道,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知道,頹廢,空虛,迷茫,不過是糟踐自己;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知道,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細細地品讀完安妮·弗蘭克的《安妮日記》,這個女孩,這個與我同齡的女孩,著實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猶太少女安妮13歲時,為躲避納粹的追殺而住進狹小的密室,他沒有自由,她恐懼,她痛苦,如花的生命隨時會因一次大意而喪失,她的生活沒有保障,就連解決最基本的溫飽都成了問題,而這樣的生活她足足呆了兩年之多……
回想生命的本質,真的值得我們去好好的思考。其實都有屬于自己的秘密與夢想。但事實是,我們一再地為生存忙碌時,我們就會對尋找和堅持棄權。
讀安妮日記有感6
《安妮日記》是二戰(zhàn)期間一個猶太女孩兒安妮在密室中的日記作品。
與其他日記或史書不同的是:雖然都是寫戰(zhàn)時的世界,但《安妮日記》讀上去并不讓人覺得沉悶、壓抑。盡管作者安妮在描述密室生活時常常用“可怕”、“難過”、“死寂”、“壓迫”這樣的詞眼。
為什么安妮筆下的文字不令人時刻感到戰(zhàn)火紛飛時的窒息呢?為什么安妮的內心并不絕望呢?這是我讀完選文后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可惜,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我無法詢問當事人。于是,我只能靠自己的心去理解那個遙遠而又親切的靈魂。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安妮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她的.年輕、因為她特有的對自己、對世界一如既往的信心。所以,即使周圍是望不盡的漆黑,她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哪怕那么一丁點兒的——光明。那光明是對艱難生活的樂觀面對,是對遙遠勝利的殷切期望,也是小心翼翼撥開窗簾、透過積有厚厚灰塵的窗戶觀望大自然時油然而生的快樂。
其次,安妮善于思考。因此在最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中也不怨天尤人。或許是磨難、艱苦帶給她的特殊成長吧。那些關于信念、關于夢想、關于快樂的人生最基本的要素,在她的日記中常被提及或討論。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年少的安妮很有哲學的思想,就像她對宗教的看法。
最后,我認為《安妮日記》之所以可愛、動人、不沉悶壓抑、讓讀者一陣陣替早逝的安妮惋惜,還因為安妮在日記中細膩地展示了一段不斷成長的心靈歷程。對我們來說,是讀同齡人的文字,盡管我們經歷的遠遠不及安妮的十分之一,但是屬于這個年紀的迷茫、堅定,或許使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她的處境吧。對已經走過十六歲的成人來說,安妮的清純、信仰、夢想,都是不經意間就輕易打動了他們的因素。成長過程雖然不同,但是生活在我們身上烙上的刻印,心痛快樂,悲傷甜蜜,點點滴滴,都使正在成長和已經長大的人有一種對生命共通的默契,因此我們也會更加惺惺相惜吧。
年輕的生命,成熟的思想,溫暖的靈魂。通過文字,經過心靈,直達永恒。
讀安妮日記有感7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位名叫安妮弗蘭克的女孩在與世隔絕的密室中寫下的日記,安妮弗蘭克于1929年出生于德國法蘭克福德一個猶太家庭,15歲在法西斯集中營悄然死去。這本書我反反復復看過很多次,對它的認識也漸漸發(fā)生了轉變。
起先,我覺得這是一本關于安妮成長歷程的書,安妮以一位青春少女向我們表達了自己對成年人世界的看法,以孩童心理洞察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她有花季少女熱情活潑的天性,她用火一般的熱情去渴望世界對她有同樣的包容。隨著自己的長大,她的心靈變得越發(fā)地細膩純真,在向青春期的步入中,她比以前多了幾分羞澀與成熟。同時,她對書籍也變得越來越愛不釋手,對知識的汲取越來越廣泛。與我們不同的是,成長中的安妮,對事物的認識卻又更加深刻細微。她比一般孩子更用心地去看待這個世界,更用情地去感受自己的生活。
慢慢地,我發(fā)現了她那優(yōu)美的而又不為人知的寫作才華。她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讓同齡的我們產生了共鳴。她將周圍的陰郁與恐怖,自己的淘氣與夢想,他人的爭執(zhí)與心理,一一展現了出來。全書的語言樸實而又精煉,使閱讀中的我們在寫作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她的語言可以使我們的心靈與她的思想融匯在一起,共同去感受她周圍發(fā)生的點點滴滴。
后來,我領悟到,這又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和我們一樣,安妮本該擁有一個充滿陽光與自由的少年時期,然而,她卻是在黑暗中度過的。戰(zhàn)爭扼殺了這個少女美好的生活,如同將來自由飛翔的蝴蝶禁錮在一個蠶繭里。對于沖破這堅韌的蠶繭,她無能為力,她只能默默承受上天給她注定的命運。但是,她對于自己的生活漸漸充滿了滿足,她最大的奢望就是安寧地度過每一天,讓知識來活躍自己的頭腦,給自己帶來歡樂。處于黑暗中的她的心中仍然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她同樣擁有自己的夢想,靜靜地等待生命機遇的到來。如今,擁有幸福生活的我們卻不以為然,絲毫沒有為自己擁有這一切而感到幸福、自豪。
落幕了!安妮帶著未完成的夢想離開了人世。她的死亡結束了她黑暗的生活,同時也結束了她心中那份對自由深深的渴望。
人們呀!我們呼喚人性、安寧與和平,同時,我們也呼喚現代孩子的醒悟。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的孩子們,奮斗吧!
讀安妮日記有感8
如果你處在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一直隱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密室中,你會有什么感受?1942年7月,13歲的猶太女孩兒安妮和其他7個人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開始長達兩年多的密室生活。
《安妮日記》這本書就是安妮在密室中真情實感的流露。
在與世隔絕的密室中,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音,不能打開窗戶,還要提心吊膽提防轟炸。安妮沒有向命運屈服,堅持記日記,從不絕望,從不放棄。1944年8月4日,由于有人告密,安妮一家和朋友們被抓進了集中營,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我不敢相信安妮居然熊在那么混亂的環(huán)境中寫出這么多優(yōu)秀的日記。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見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薄盁o論如何我也要堅持下去,克服我的苦悶,給自己找出一條路來!”你能相信這些話語出自一個13歲孩子之手嗎?這些文字鼓舞人心,讓我們看到了安妮在黑暗中的勇敢和樂觀!
而我呢?媽媽去上班,爸爸有事情,讓我一個人在家。我打開了房間里所有的燈,生怕哪里跳出一個人把我抓走。還有彈琴。那首復雜的.練習曲我怎么也彈不好,這里沒彈正確,那里節(jié)拍沒對上……我又氣又急,火一下子冒了上來!百M腦細胞的事,我再也不干了!”我重重地拍打琴鍵發(fā)狠地說。琴發(fā)出了一陣陣吱呀吱呀的噪音……缺乏勇敢和樂觀,這就是我與安妮的最大區(qū)別!
“希望已經在我們的心中復活了,這希望給了我新的勇氣,使我再一次堅強起來!”安妮的身上,具備了許多我們身上缺少的東西。她從多個角度談論戰(zhàn)爭與和平,談論人性。她的快樂、期望、悲憤、寂寞、苦悶以及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未來的向往,讓我們心生震撼。更可貴的是,安妮一直用真善美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的言行,不斷地自我批評并努力改正……她是我們的榜樣!
一朵嬌嫩的小花凋謝了。我們要熱愛和平,學會在挫折面前不低頭,在黑暗中不屈服,勇敢地堅持下去!
簡評:
語文版五年級下冊習作6要求寫一篇讀后感。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總有某個打動自己的點,抓住那個點,聯系實際抒發(fā)感想,就是一篇讀后感。這篇文章主要抓住《安妮日記》里的幾句話帶給“我”的心靈觸動,寫出了“我”從安妮身上學到的勇敢和樂觀,符合讀后感的寫作要求。
讀安妮日記有感9
安妮·弗蘭克,是一位16歲的猶太女孩。二戰(zhàn)期間數百萬猶太人被殺害,理由只有”他們是猶太人“
因為安妮是猶太人,就整天躲在后屋里不敢出門,若稍不小心,就會被人盯上。他們做事還要輕手輕腳的,生怕弄出什么聲音被人發(fā)現。他們有許多好朋友,時常會給安妮帶一些小禮物。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了許多禮物,最讓她喜愛的就是她的日記本,她還給日記本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吉蒂!
安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吉蒂寫信,向吉蒂訴說她的一切不幸,在后屋里發(fā)生的一切好玩的、不好玩的事情。后屋里他們所有人都很團結,從不為一些小事而爭吵。安妮告訴吉蒂她害怕,害怕有一天她們會遭遇不幸;安妮渴望,她渴望和平、人性、安寧!每當安妮看到一批批同胞被蓋世太保抓走,就會引起她心中的憤怒與痛恨。她痛恨戰(zhàn)爭,是戰(zhàn)爭使她失去了一切,甚至于她的`自由!
在后屋有時還會遭遇盜賊的偷竊,這時男人們就紛紛下樓查看,女人們則在樓上不安地等待,等知道安全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夜晚有時還會受到炮彈的轟炸,一聽到轟炸聲安妮就光著腳抱著枕頭哭喊著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里去,因為對她來說除了那里她別無去處!
有些時候因為憋悶,安妮真的想大哭一場,可是她不能,她只能從這間屋子踱到另一間屋子。為了發(fā)泄,她只能去找彼得,與彼得互訴苦衷,只有這樣她才會快樂一些。在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里,安妮竟說”一個快樂的人會使別人也快樂,只要有勇氣和信心,就不會被苦難壓垮!罢f出這些話的安妮,她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夠在草地上自由的奔跑。
當形勢好一些的時候,安妮就日日盼望能夠重回校園,與伙伴們共同玩耍。安妮的內心充滿了渴望,她渴望自由、渴望友情、渴望獨處,但這些渴望,善良、美麗、可愛的安妮都無法得到。
1944年安妮以及8名藏在后屋的猶太人統(tǒng)統(tǒng)被英軍帶走,分散到各個集中營。1945年,安妮死于3月初,而就在同年4月12日,英軍解放了這個集中營!藏匿的8個人中只有安妮的爸爸活了下來!
可憐的安妮,如果當時沒有戰(zhàn)爭,你是不是會和我一樣,生活得很快樂呢?戰(zhàn)爭,一切都是戰(zhàn)爭惹的禍。如果世間沒有戰(zhàn)爭該多么的美好!
讀安妮日記有感10
《安妮日記》是一本記敘猶太人安妮在二戰(zhàn)時,與家人一起為生存而躲藏著生活的一段悲慘黑暗的時光。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安妮。她的原名是安妮弗蘭克,是德籍猶太人。安妮出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是奧托法蘭克一家的小女兒,母親是艾迪斯,有一個姐姐,叫瑪格特。當時納粹德國十分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于是,父親奧托便放棄在德國的事業(yè),而將家庭移至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家人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蘭被德國攻占之后,荷蘭的新統(tǒng)治者英夸特也將排猶法律在荷蘭執(zhí)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被迫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在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被人密告,而被德國警察逮捕。數日后,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一個月后,隱秘的八個人被轉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之后,安妮與姐姐瑪格特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1945年3月,姐妹都因受傷慘死在集中營中,距離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被英軍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隱密的成員,除奧托之外,都殺死于集中營之中。安妮的日記被公司女職員發(fā)現,并保存下來。后來,公司的.女職員又它轉交給生存下來的奧托弗蘭克,1947年安妮的日記便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當時的安妮只有十五歲,她夢想著自己將會成為一名記者或作家?墒,去因為新領袖所發(fā)動的這場邪惡的戰(zhàn)爭而毀滅。而處于花季的安妮就這樣成為了其中之一不幸者。也許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的我,沒有辦法知道當時她的孤寂,那無人陪伴的悲傷?墒俏抑,和平對于我們來說是那么的重要,我們不希望再有戰(zhàn)爭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
當然,《安妮日記》也告訴人們生活在那時的人,是那么無奈,那么辛苦,那么奇怪。
為什么是他們?戰(zhàn)爭的殘酷,也許是現在孩子所不能理解,也告訴他們戰(zhàn)爭不是那么好玩的,不是像電視那樣刺激,而更多的是殘酷。現在,不要對自己擁有的而不滿,而不知足。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占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控訴戰(zhàn)爭與丑惡,宣揚和平與友善,這是《安妮日記》的主旨,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一些微乎其微的事而發(fā)動戰(zhàn)爭,戰(zhàn)爭最后傷害的是那些手無寸鐵的婦人和孩子,他們是那么無辜!所以我們應宣揚和平!
【讀安妮日記有感】相關文章:
讀《安妮日記》心得09-21
讀安妮日記有感09-21
讀安妮日記有感01-11
讀《安妮日記》有感08-15
讀《安妮日記》有感11-20
讀《安妮日記》有感10-22
讀《安妮日記》有感(精選27篇)07-11
讀《安妮日記》有感11篇11-10
讀《安妮日記》有感(11篇)11-10
讀《安妮日記》有感15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