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炒面優(yōu)美散文
時下,禮品來來往往。想不到我們家鄉(xiāng)一日三餐離不開的炒面,如今也成了禮品。
“咱吃些稀罕飯喔!”星期天早上,妻取出從老家?guī)淼囊淮疵,漢熬了一鍋黃豆、南瓜、小米稀飯,隨后打開錄音機聽聽《左權小花戲》,好親切,有滋有味。她說:當下城里找不到炒面,是親戚從鄉(xiāng)下費勁給找的。我記得前幾年一位朋友去左權出差,縣里給我捎來一份禮品,打開看,原來是多年不見的炒面。
我是吃炒面長大的。小時候,媽媽一匙一匙喂我炒面糊糊。吃多了,咽下了,媽媽無法給換花樣吃。她把空雞蛋殼里裝上炒面,放在微微火焰的煤爐上悶,冒上了泡,滴一點香油,再加一點鹽。炒面格外香,我一口接一口搶著吃。我背書包上學時,最愛吃柿拌炒面。冬日,把熟透的凍柿子放在火盆下暖熱,用筷砸爛,拌上炒面,吃起來既香又甜。后來我背著炒面袋去上高小,因家無隔夜糧,炒面斷了頓,供不起學,返鄉(xiāng)種莊稼,生產炒面的原料(玉菱)。不幾年,我成了后生,端起彭城大碗坐街吃炒面。有次鄉(xiāng)親們比賽,看誰吃的多,我一碗吃了九兩(十六兩為一片),超過了村上的“大肚漢”。
炒面是用碾一圈一圈磨出來的。制作工序分三道:炒、磨、篩,每年過罷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動手炒玉菱。一口大鐵鍋,鍋里放細沙。一人當“火頭軍”,一個任總指揮(攪拌),兩人協同作戰(zhàn);鸺炔荒艽,又不能少,攪拌既不能重,又不能輕,既不能炒得笑了(爆花多),又不能炒得哭(焦),熱“度”掌握好,炒得皮黃肉熟,磨成炒面吃著甜。炒好的玉菱用石碾或石磨加工,套上小毛驢,捂住眼,架起頂咀棍(防偷吃),一圈一圈不停地拉起來。驢累了,換上人。我最怕推碾拉磨,轉不上幾圈就嘔心想吐,總是父母心疼地把我換下。磨下來的渣,用籮篩,籮的網眼既不能粗,又不能細,粗了吃著糠,細了吃著膩,不粗不細口感好。每次磨收尾,剩下的玉菱渣(精品),金黃金黃,用它做成悶飯,吃起來香噴噴的,比小米、大米飯還好吃哩!
炒面是遼州人災荒年的“救命糧”。奶奶回憶說,光緒三年遭到大旱,人把樹皮都吃光了,最后把蓋在房上的谷草磨成“草面”來充饑。沒料到,纖維刺在胃上,凡吃“草面”的人家都沒留下條活命。我從小就記住奶奶的一句話:餓死也不要吃草面”。我父親九歲上給地主放羊遇上了災荒年,天天吃香梨炒面(野果),耐饑難消化,大便不下來,那時又沒吃藥打針的條件,只能用疼痛難忍的土辦法。我青少年時期也遇過荒年災月,吃過荊條籽磨的炒面,吃過柿子摻谷糠磨的炒面。糠炒面伴我下河刨藥材,糠炒面伴我上山忙打柴,糠炒面伴我出門去馱煤,糠炒面伴我度日度月度春秋!難忘全民大辦食堂那年,我下鄉(xiāng)安排群眾生活,掏自己糧票到糧食局門市部換下二斤炒面。深夜開罷會,饑腸轆轆,又是炒面救了我的`駕!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炒面吃,說是好年景,就是上等戶,就是好日月,甚至閏女找婆家先要看看有幾甕炒面?h城機關食堂,天天離不開炒面;糧食局買糧按比例領炒面;招待所就餐也登記炒面。有一次,外地一位客人到左權出差,住招待所。他問服務員:“晚上吃啥?”“炒面。”他暗暗喜歡,這里生活不賴呀!服務員問:“吃多少?”他說“半斤”。開飯了,沒想到一大碗炒面端在面前,他不知該怎么下口。先是干吃,很快變成了白胡老漢。接著用水拌,水多成了稀糊糊,又難咽。難怪人們說“到左權出差要先過吃炒面關!”
想不到近十幾年,家鄉(xiāng)餐桌的炒面悄悄走了,縣領導也沒有號召群眾“不吃炒面”,只是“大包干”責任制落實以后,農民種麥多了,產量高了。清漳河沿岸一片片的稻田擴大后,五八年修的石匣水庫里蓄的幾億立方水全用上了。市場開放后,以黑(煤)換白的路子通了,娘子關外的大米、白面源源流進了太行山。許多人家天天有太米、白面吃,慢慢就冷落了家常飯——炒面。祖祖輩輩“生就吃炒面命”的山里人,如今相隔時間長了不吃炒面,就說:“咱吃些稀罕飯喔!”于是,東找西借,求得一碗半碗炒面來改善生活。這大多是老年人的心情,年輕人卻搖頭說:“讓我吃炒面,怎也咽不下了!”我并不至于吃炒面去進行“憶苦思甜”教育,而是“嘗嘗稀罕”,不要忘記過去,永遠記住這來之不易的禮品炒面。
【禮品炒面優(yōu)美散文】相關文章:
怎么炒面最好吃?雙椒雞蛋炒面01-17
炒面的家常做法 炒面食譜大全01-17
麻辣的炒面日記02-27
快手炒面的做法02-10
炒面的家常做法02-10
優(yōu)美散文02-01
優(yōu)美散文01-15
優(yōu)美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