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手與動腦散文
現(xiàn)在,孩子們的學業(yè)負擔重了,學習壓力大了,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要不斷地完成各種習題、作業(yè)。于是,眼睛學近視了,腦袋學呆板了,分數(shù)學提高了,能力卻學下降了。于是又要搞素質教育,又要求手腦并用,又要增開勞動技能等系列課程。
而倒退二十年,農村的孩子們是不需要這種專業(yè)課程的,不但生活中他們要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游戲中更有手腦并用的項目。
常見的就有“扎絳稈兒”、“摔泥巴”和折紙。
“絳稈兒”是老百姓的叫法,孩子們也這么叫,書面語該叫“秫秸”,也就是高粱稈。在曾經(jīng)的歲月里,高粱米是東北平原上的主食,高粱有相當?shù)姆N植面積。高粱稈用來夾“障子”(柵欄)、搭豆角架、釘“房薄”(房頂在瓦下用來承泥防寒的一層)都是好東西;當然也成為孩子們首選的玩具。現(xiàn)在是不行了,大米取代高粱米成為主食,產(chǎn)量和收入更高的玉米、大豆成為主要農作物;高粱種的少了,高粱稈也珍貴起來,扎花圈紙牛的花匠都要論根兒買來,而今一根高粱稈勝過過去一斤高粱米的價錢。
孩子們用“絳稈兒”通常是扎些有趣的小玩意兒,最常見的是“眼鏡兒”,因為這個簡單易學,每個孩子都會。只要扒下兩根“席篾兒”(即秫秸外皮),彎成兩個圈兒,插在一截“絳稈兒”瓤兒上固定了,然后再用一截“席篾兒”連在一起,一邊再插上一段,頭上崴彎了做眼鏡腿兒,這樣,一架眼鏡就做成了,只不過要幾分鐘時間。往鼻梁上一架,還滿像那么回事兒。
再復雜一點兒的,可以做個板凳、桌子、床,甚至立柜也扎得上,只是時間更長,也更麻煩,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巧才行。好在時間有的是,熟能生巧,久而久之,也就扎成了,于是擺在家里窗臺或柜蓋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給家長拿去塞在灶坑里燒掉了。父母們可不管什么動手動腦,只要看著多余,就毀掉了,也許因此而扼殺了許多藝術天才也未可知。不過孩子們并不放棄,毀了再做,不厭其煩。更有手巧的能扎個精致的蟈蟈籠子,抓兩個蟈蟈放在里面,掛在樹下,聽它們吱吱吱地叫過整個夏天。
“摔泥巴”相對來說藝術性少了許多。這絕不是藝術種類的高下區(qū)別,而是游戲者本身決定的。捏個泥人、豬狗什么的并不算太難,難的是捏得像點樣子。既然難,既然弄不好,一般的便不去嘗試,而只是玩一些簡單的東西。摶泥球兒做彈子打鳥有了功利色彩,且不去論它;最好玩兒的還是“摔泡兒”,如果看見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各自都拿了塊泥巴在地上摔來摔去,那就一定是又在玩兒“摔泡兒”了。
拿一塊軟泥,摔打成長方形,在一面用手指挖下一個大洞,直挖到對面只剩下薄薄的一層,但又不能捅漏了,萬一漏了還要重新摔過。弄得差不多了,吐上一口唾沫,用手指沾著把洞底抹平、抹光,保證不透氣了,就算做成了。翻過來叫洞口朝下,使勁往地下一摔,空氣在洞內向上一擠,薄薄的洞底經(jīng)不住,就“叭”的一聲炸開了——所以管它叫“摔炮兒”,摔得洞越大、聲越響越好。摔成功了,對手要拿相應的泥給你把洞補上。各人手法不同,效果也各不相同。洞大而淺的摔出來聲音低沉,洞小而深的摔出來聲音響亮。有的孩子還會在一塊泥上同時弄幾個大小不同的洞,炸開時就會有一個個音色不同的“炮聲”混在一起,饒有趣味。
那時的孩子都這么玩兒,無所謂干凈不干凈,衛(wèi)生不衛(wèi)生,更沒有廣告片中出去活動一回就腹瀉或感冒的事兒發(fā)生,F(xiàn)在的孩子們嬌貴了,沒有哪個家長會再叫他們玩兒泥巴,這個游戲大概已經(jīng)失傳了。
另一種有藝術性趣味而且手腦并用的該屬折紙了。如今,美術課上也專門有“折紙”一章,但那時還只在民間流傳,孩子們繼承的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東西。紙飛機、千紙鶴、玲瓏塔、花籃都是孩子們的最愛。但那純粹是為了好玩兒,紙張也多是舊書報,色彩單一,更沒有時下真正去折一千只紙鶴去傳情的浪漫。
從小接受動手游戲的影響,農村孩子們的“能力”總是不錯,盡管成績并不是個個都那么突出(也許城里的孩子恰恰相反)。但時至今日,也不見有哪個由此跨入藝術殿堂,更多的還是在黑土地上從事與藝術完全無關的體力勞動。畢竟藝術那個東西太過神圣,是不容許野孩子輕易涉足的。游戲不過就是游戲,有人把人生都當成游戲,更何況游戲本身呢?何必認真!
【動手與動腦散文】相關文章:
動手、動腦與動口04-30
動手、動腦與動口 論文04-30
動手動腦做手工扇子04-30
動手更動腦周記600字08-09
生物教學更應啟發(fā)學生動手動腦04-30
動手做做看散文10-14
2014考研數(shù)學:暑期勿放基礎 動腦也要動手05-02
動腦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