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學生學會去“試探”
心理學告訴我們,解決問題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方案四個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小學生的解題過程,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很相似,又稍有不同:條件、問題是現(xiàn)成的。較多的題可以憑著學過的知識與技能,按教材提供的方法、步驟直接解答出來,由于一舉成功,“提出假設方案”與“檢驗假設方案”兩個階段幾乎揉合一塊。但也有部分數(shù)量關系或空間關系比較復雜、隱蔽的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解答方案,解這類題,經(jīng)歷“提出假設方案”與“檢驗假設方案”兩個階段比較明顯。這里,預先提出的僅僅是“假設“的方案,不一定是切實可行的,需要在解題的思考過程中不斷地與條件、問題相對照,不斷地修改或推翻原假設,提出新的假設,直至問題的解決。也就是說,解這類題往往需要經(jīng)歷“試探碰壁-----返回又試---又碰壁----再試……試探成功”的過程。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有相當部分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解題中還沒有學會“試探”。容易的題憑著“經(jīng)驗”一解了之,當解題遇到困難時,或者因為缺乏試探的心理準備,把問題擱置一旁;或者因為缺乏試探的策略,面對問題而百思不解;或者因為缺乏不懈的試探精神,使解題半途而廢。
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讓學生掌握試探的方法,鼓勵學生自行試探。數(shù)學教師在動腦、動口、動手知識點較多的新授課中,必須精心設計、提供所要探究的習題的“有結構的材料”,指導學生去試探,讓學生學會怎樣思考、提出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學會怎樣通過觀察、討論、操作、實踐等活動獲取探究知識所產生的結論,怎樣整理、綜合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總結方法與規(guī)律,形成知識與結論。學生學會了這種本領,具備了這種能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能自己自主去探究知識。
一、此路不通,及時重新調整試探的思路。
在某些例題的教學中,在某些稍復雜題的練前指導、練后講評時,教師可以故意模擬各種各樣發(fā)生率較高的錯誤思路、行不通的方法,沿著這種思路、方法試探下去,最終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這時要教育學生不能泄氣,應冷靜地回過頭來,再從整體上審視條件與問題,重組眼前的信息和記憶中存儲的信息,挖掘它們之間的潛在關系,調整思路或方法,重新試探。在試探中,特別要針對具體問題,讓學生如何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如何再進行條件、問題的分析綜合,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新的聯(lián)系。
例如除法試商,本來就有個“試”字,試探過程示范明顯。在教學試商時,要突出“初商---試不準----調商----定商”的試探過程。新教材就很注重“試”的過程,例題與習題中均出現(xiàn)試不準的情況,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初商與除數(shù)的積的情況,逐漸調準。我們應領會新教材的編寫意圖,通過淺顯事例(如137個糖果平均分給16個同學,137÷16),作出試商示范。首先突出兩種情況可以判斷試的商不準:(1)余數(shù)大于除數(shù),說明商太小。(如果商6,每人分得6個糖果,才分掉96個,還剩41個,每人還可以再分2個,說明商6太小。)(2)商與除數(shù)的積大于被除數(shù),說明商太大。(商如果是9,每人分9個糖果,要分掉144個,而實際只有137個,缺少7個,每人不夠分9個,商9太大。)其次,讓學生悟出調試商的原則:商大了要調小,商小了要調大,調大調小的幅度,要看初商與除數(shù)的積同被除數(shù)比相差多少(剩下的糖果越多或缺少的糖果越多,調的幅度就越大)。
二、依據(jù)策略,根據(jù)“需求”與“可求”的矛盾進行試探。
思考稍復雜的應用題,經(jīng)常需要運用分析(從問題推向條件)、綜合(從條件推向問題)相結合的策略。要經(jīng)歷“初定中間問題----這個中間問題從條件無法推出或者對求的問題無用-----更換中間問題---找準中間問題,確定解題分幾步,每步求什么”的試探過程。教師必須滿足學生“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究者和善于自我表現(xiàn)”的心理需要,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都參加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多想、多做、多說,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想法。學生間有不同意見和見解,教師不用橫加干涉,充當仲裁者,而要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甚至討論交流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交流、討論、探究中提高認識;在分析、思考、歸納中發(fā)展思維。只有這樣,整個求知活動才能活躍起來,才能有利于知識、能力、志趣等多方面目標的實現(xiàn)。
像應用題“一個化肥廠原計劃5天完成一項任務,由于每天多生產化肥3.6噸,結果3天就完成任務。原計劃每天生產化肥多少噸?”學生會做出解題的試探:先用分析法,要求“原計劃每天生產化肥多少噸”,往往習慣于尋找“原計劃生產的總噸數(shù)”與“原計劃生產的天數(shù)”這兩個“需求”的中間問題;再從條件推向問題,“原計劃生產的總噸數(shù)”顯然是無法預先求出來的。于是,條件與問題無法“接軌”!靶枨蟆迸c“可求”的矛盾,說明剛才的試探是失敗的。此時,應該再回到題目的整體,發(fā)現(xiàn)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新的聯(lián)系:(1)同一項任務,原計劃5天完成,而實際只用了3天,少了2天;(2)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生產3.6噸,實際生產的3天里,一共多生產了3.6×3=10.8噸;(3)思索(1)、(2)的因果關系,為什么實際能比原計劃少用2天?正因為實際3天里,除了完成原計劃的3天生產的噸數(shù)外,還多生產了10.8噸,所以這10.8噸頂替了原計劃里2天的說出量。
這樣,可以把實際3天多生產的噸數(shù)轉化為原計劃里2天的產量,原計劃里的2天與相對應的產量10.8噸的關系顯現(xiàn)了,問題便可以求了。至此,條件與問題“接軌”,“需求”與“可求”吻合,試探獲得成功。
三、動手嘗試,在親身體會中探索總結方法與規(guī)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犯的錯誤是低估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操作能力和潛能,總以為學生對探究的知識,這也不會,那也不懂,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敢放,如果讓學生自主探究,就如盲人探路,還不如一步一步領著學生認識新知,總結歸納規(guī)律來得實在。熟不知這是在束縛學生的手腳,阻礙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如在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球的反彈高度”這一課中,教師準備了幾種不同的球,設計了幾種不同的高度,讓學生觀察老師的操作過程,最后教師通過自己的一步一步的演示與講解,歸納得出結論:用同一種球從不同高度下落,反彈高度也不一樣,但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shù)大致不變,這說明同一種球的彈性是一樣的。用不同的球從同一個高度下落,其反彈高度不一樣,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shù)是不一樣的,這說明不同的球的彈性是不一樣的。不同地點的同一種球從同一個高度下落,其反彈高度不一樣,表示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分數(shù)是不一樣的,這說明不同的地點影響球的反彈高度。硬的地點反彈的高一些,軟的地點反彈的低一些。乍看起來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參與了求知過程,但在這期間對于球的彈性知識的認知、計劃何序都是教師給的,探究的問題是教師提出來的,結論是教師歸納的,學生只需要動眼去觀察,無需要去發(fā)現(xiàn)問題,也無需要去主動思考怎樣解決問題。此時的學生們只是“忠實的觀眾”,而教師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出渾身解術、手舞足蹈、滿頭大汗,賣力的充當“耍猴者”。教師如此舍本逐末,包辦代替,學生從中又能學到什么呢?最終的結果是學生繪聲繪色的笑一笑,無法避免的交談一下,課后的災難是死記硬背老師所闡述的結論。若因某個習題需要運用此結論,由于學生的不理解,錯誤率必然的提升,導致的結果是教師的大發(fā)雷霆,以至于個別教師還會在學生面前大動干戈,最后苦的還是自己,還得回頭進行知識點的講述與歸納。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潛能,可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準備好各種所需材料,上課時,先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再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選擇材料,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試探”進行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再適時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有關結論。雖然時間消耗的多了,有時也可能影響到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作為活動的主體,既經(jīng)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又啟發(fā)了心智和提高了思維與求知能力。
數(shù)學教學要想課堂取得高效益,教師應舍得讓學生自己去“試探”,這樣,學生就能在“交流、質疑、研討、小結、延伸”的探究過程中,通過自身不斷“試探”的實踐活動,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
【讓學生學會去“試探”】相關文章:
學煮面條小學生作文(精選79篇)04-25
學炒菜10-14
學游泳06-23
學騎車09-24
小學生學游泳作文600字(通用15篇)09-25
學與思作文05-05
學象棋作文07-09
學素描作文06-18
學走路作文07-22
學書法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