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集合7篇)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xí)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在哈爾濱,這里盛產(chǎn)木耳,榛蘑,大米,其中我要分享介紹的是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紅腸顏色暗紅,表面有褶皺,形狀像一把小鐮刀。每根大約有十五厘米長,直徑兩厘米粗,一百克重。每次打開包裝,就有一股煙熏的香味,聞著像烤鴨一樣。可是手感是不一樣,紅腸的腸衣硬硬的,薄薄的,吃起來脆脆的。如果把腸衣去掉,那里面的肉軟軟的,有股淡淡的咸香味。拿起來吃一口,那味道既鮮咸,又清香。一口咬下去,會有一股汁水從紅腸里流出來。當(dāng)然,汁水也是咸香的,汁水流到你的嘴巴里,會口齒留香。
如果我說紅腸的家鄉(xiāng)不在哈爾濱,你相信嗎?為什么又會成為哈爾濱的特產(chǎn)了呢?那讓我來告訴你吧!紅腸的.老家在俄羅斯的立宛陶,紅腸是哈爾濱的特產(chǎn)是因為哈爾濱靠近俄羅斯。曾經(jīng)有一部電影《夜幕下的哈爾濱》,講的是俄羅斯人在哈爾濱生活的故事。中東鐵路建成后,由俄羅斯人將這種他們那里的美食引進中國。哈爾濱紅腸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也十分豐富。哈爾濱紅腸肥而不膩,而且蛋白質(zhì)含量非常高,是一道能讓人垂延三尺的佳肴。
五年前,外婆回老家哈爾濱辦事,她從哈爾濱把紅腸空運了回來,紅腸到成都后,媽媽把紅腸取了回來給我吃。我迫不及待地把包打開,咬了一口,那咸香的汁水從紅腸里流出來,豬肉和牛肉在一起,軟軟香香的,還有一股熏烤的味道,香的我差點把舌頭都吞下去了。
你想知道怎么做的嗎?紅腸的制作工藝復(fù)雜,程序繁多。它是用淀粉和多種調(diào)味料加上豬肉混在一起,腌制24小時后再灌入用豬小腸做的腸衣,風(fēng)干24小時后再放入鍋里煮,煮完后再晾干72小時,接著用香料熏制紅腸表面,干燥后紅腸就成了褶皺狀,就可以吃了。你知道紅腸有多少種不同的吃法嗎?讓我來告訴你吧!紅腸可以直接生吃,可以和蔬菜一起拌沙拉,可以做三明治,可以切成片吃,可以煮著吃,可以煎著吃,可以炒著吃。我最愛的是春游的時候帶上,中午吃飯時和我的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紅腸的美味。
!我愛家鄉(xiāng)的紅腸!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2
還記得我嗎,古寺爺爺?
我是那個小女孩呀,那個總和你共度時光的扎著羊角辮的丫頭,那個總和你一起吹風(fēng)、一起唱歌的丫頭。
還記得嗎?我們共同走過的流年。
我記得,我總愛在您那里探險,看您古樸的面龐里有多少奧秘,您的家里總是很暗,光線透進來照在您的身上,總是顯得那么神圣,又那么親近,圓圓的臉上仿佛總有一抹微笑,掛著許多禪意。四周靜謐無聲,只有檀香在悠悠燃燒……老爺爺,這可是您獨有的味道呢,記得吧?我總是愛拜拜這些神圣肅穆的佛像,總是被自己的虔誠莫名的打動呢!然后,老爺爺,不知您是否記得,這個小丫頭總是安靜的走出來,繞到你的后院,咱們總是那么有默契,一句話也不說卻總能心意相通。我喜歡躺在草地上,撫摸著沙子,嘴里叼根草,和您一起看天……
記得那天嗎?天離我們很近,仿佛伸手可及,云朵向羊羔般互相追趕著、奔跑者,天又是那么藍,似一潭碧水,除了云朵在里面嬉戲外,別無他物。我敢說,這一刻世界上沒有那個地方的天比咱青海的天更美了!我想您也一定很喜歡吧。
每次我來到您身邊時,總與您低聲吟唱,生怕驚擾您那份寂靜,您也許會贊許我歌唱的`天賦無師自通吧,民族風(fēng)情的旗子獵獵作響,涼風(fēng)伴著隱隱的鐘聲、誦經(jīng)聲為我伴奏,那日子過得可真快呀!
對了,記得嗎,那一年的第一場雪?
深秋的內(nèi)地,樹葉都還掛在樹稍,可青海已經(jīng)很冷了。十月剛過,草原上的人們已經(jīng)穿上了棉襖,那場雪朦朦朧朧的下了一天一夜,漫天鵝毛飛雪,書寫著美麗的畫卷,天地白茫茫一片,幾個遠處的小山包一身素白,看不見一個人影,恍若仙境一般……
記得嗎老爺爺,我們共度的似水流年?
不久前的夢中,我又去找您了,尋尋覓覓,終不見影。
您去哪了?我的忘年之交?也許,是沿著草地上的小路,走到天邊了吧,那可是個美麗的地方呢。
別忘了我,老爺爺,雖不見您,但我會站在時間的傷口上想您的,別忘了我們的快樂時光,您的靜穆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我會永遠記著您,古寺老爺爺……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3
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許多名勝古跡。而在山西也是,在我的家鄉(xiāng),也有許多的'名勝古跡,比如說:絳守居園池、文廟,龍興寺,鐘樓、鼓樓、樂樓等。在這些名勝古跡中,我最喜歡龍興寺。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它嗎?
龍興寺,系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新絳縣城龍興路北端高阜之上。該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觀,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稱龍興寺。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fēng)盛行,寺內(nèi)建筑幾乎毀之殆盡,唯有塔院得以幸存。宋時,太祖趙匡胤寓居于此,改寺為宮,后僧人占居,恢復(fù)龍興寺之名。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和龍興寶塔等。20xx年,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絳縣委、縣政府向社會集資,組織義務(wù)勞動,搶修了龍興塔基和寺院,修建于山門,建起108級青石臺階,修建了碧落碑亭等,使龍興寺面貌煥然一新。
大雄寶殿是寺內(nèi)的主體建筑,殿內(nèi)供奉著三世佛,中間為“毗盧佛”,西為“釋迦佛”,東為“盧舍那佛”。佛像面容豐滿,神態(tài)安然,均為宋金時期的彩塑珍品。殿前殿后還陳列有許多的石碑,著名的有“碧落碑”,為唐代皇室李氏家族所立,碑文集各家書法之長,獨具特色,是古代書法作品中的精品。
大殿后就是龍興寶塔。據(jù)碑文記載龍興塔始建于唐,原為八級,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包以外皮,并增高至十三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3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磚砌成,塔身各檐下的斗拱等均為仿木結(jié)構(gòu),塔的每級上均有額題,自下而上依次為:一柱擎天、兩莖仙掌、三汲龍門、四大躋空、五云獻瑞、六鰲首戴、七星召應(yīng)、八風(fēng)協(xié)律、九陌看花、十園蓉境、十方一覽、十二碧城、十州三島。該塔結(jié)構(gòu)精巧,體態(tài)秀麗,頗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之雄偉氣勢,登上寶塔頂后,絳州古城一覽無余,景色如畫。令人更感神奇和迷惑的是,該塔曾多次“冒煙”。據(jù)《重修新絳龍興寺碑記》載:“光緒乙亥(公元1875年),塔頂冒煙,僉為青云直上,為發(fā)達科名之征兆”。這年大旱。之后20xx年、20xx年、20xx年等時間老人傳說也亦冒過“煙”。最近一次是20xx年8月份,塔頂“冒煙”,觀者有萬余人,連冒七天。其原因至今仍為一個謎團,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定能解開此謎。
我不僅愛我家鄉(xiāng)的龍興寺,而且更愛我的祖國。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4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愛家鄉(xiāng)的什么特產(chǎn)?”我將不假思索自豪地答到:“當(dāng)然是家喻戶曉、名揚四海的國優(yōu)產(chǎn)品——館溪蜜柚!
不知不覺中,春姑娘已滿載著濃濃的氣息,悄悄地潛入人間,仿佛一夜間,春的使者奉大地母親的神圣使命給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這時,家鄉(xiāng)的空氣中到處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當(dāng)你尋香四望時,便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房前屋后,還是山上田野里,都有蜜柚郁郁蔥蔥、蒼翠挺拔的身影,宛如一頂頂綠色的帳篷。那蒼翠欲滴的葉子密密匝匝,綠得鮮亮,像一片片碧玉。微風(fēng)吹拂,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瞧!那擠擠挨挨、潔白如雪的小花綴滿枝頭,猶如綠海之中的片片白帆。濃香撲鼻,引來成群的蜜蜂和翩翩起舞的蝴蝶,熱鬧非凡,仿佛在譜寫一曲春天的贊歌。此時,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辛勤的家鄉(xiāng)人民正忙于給蜜柚施肥、鋤草,臉上流露出對豐收的期盼。
驕陽似火的夏天到了,茂密的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拳頭般大小的蜜柚躲在里面捉迷藏呢。茂密的枝條給大地帶來了一片片的綠蔭。
金風(fēng)送爽、丹桂飄香的金秋邁著輕盈的.腳步降臨人間。這時,蜜柚樹上掛滿了一個個沉甸甸、黃澄澄的皮球大的蜜柚,它們壓彎了樹枝,垂到地上好似偎依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碩大的果實猶如一盞盞黃燈籠,如同一個個調(diào)皮的小娃娃爭先恐后地在枝葉中探頭探腦。摘下一個,剝開薄薄的皮,頓時,柚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愛不釋手。只見十來個月牙形的果瓣,像親兄弟似的緊緊地抱在一起。剝開內(nèi)膜,一顆顆水晶般晶瑩剔透的果肉宛如鑲在白玉里的珍珠,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咬一口,酸甜可口,一直甜到心窩里。此刻,忙于收獲的家鄉(xiāng)人民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有說有笑,個個像捧著金元寶似的,去建設(shè)家鄉(xiāng),繁榮家鄉(xiāng),譜寫幸福生活的詩篇。
冬天,寒風(fēng)中的蜜柚還是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它們默默地守侯在田間地頭,貪婪地吮吸著大地母親的營養(yǎng)默默地蘊藏著力量,準(zhǔn)備著明年的豐收。
蜜柚因果大皮薄,無籽多汁,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的青睞,還遠銷日本、美國等國家呢。蜜柚還可以作藥,有去痰舒氣、消食美容等功效。蜜柚真是全身都是寶!
。〖亦l(xiāng)的蜜柚,你真是棵致富樹,你無私的奉獻,繁榮了家鄉(xiāng),致富了家鄉(xiāng),你讓人歡欣、陶醉,使家鄉(xiāng)美麗富饒,我愛你——家鄉(xiāng)的蜜柚。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5
在我的家鄉(xiāng)——融水,有一座名山,叫老子山。據(jù)說道家創(chuàng)史人老子曾經(jīng)到半山腰的山洞里休息、傳教,老子山這個名稱就這樣叫開了。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一回到老家,便決定第二天一早去看看我日思夜想的老子山。
天還沒亮,我們便起了床。洗漱完畢,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向老子山進發(fā)。
白茫茫的晨霧籠罩著路邊的房子和樹木,仿佛給它們披上了一層既溫柔又神秘的面紗;“知了、知了……”、“唧唧、唧唧……”、“喔、喔……”……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在我們耳邊縈繞。
伴著歡快優(yōu)美的節(jié)拍,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老子山腳下,遠遠的就聽見了從竹林中傳來的銀鈴般優(yōu)美的音樂,那音樂輕靈悠揚,令人如癡如醉。我們沿著石子小路在竹林里四處尋找,那婉轉(zhuǎn)動聽的音樂聲越來越大,走到竹林的邊緣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條涓涓細流在輕輕的拍打著巖石,在寧靜的竹林中敲出了美妙的樂曲。
竹林深處是隱蔽極深、銀白色整齊的石階。踏上石階,躍入眼簾的是兩旁300多尊活靈活現(xiàn)的佛像。這些佛像,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斜躺著,有的闊步走著,或慈眉善目,或醉眼迷離,或哈哈大笑,或怒氣沖沖,或冥思苦想,或極目遠眺……它們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向人們展示出出家人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風(fēng)采,也讓我們領(lǐng)略到道家文化的寬容和博大精深。
我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撫摸著石像的臉頰,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壽星洞。一進洞里,一陣陣涼風(fēng)迎面撲來,仿佛進入了道家的清涼境界。洞的中央趴著一只大石龜,如果你運氣好把一枚硬幣投入他的嘴里,它便會幫你實現(xiàn)愿望。在石洞深處,有一座既高大又明亮的寺廟,里面的觀音菩薩和四大天王吸引了更多的游人在這里求神拜佛、燒香許愿。
假如你對求神拜佛之類的事不感興趣,那么你可以去觀賞那里不屈不撓的樹木及柔弱百態(tài)的花草。老子山上長著許多各式各樣的樹木。這里有偉岸的樟樹,在炎熱的夏天伸開寬大的枝葉,為游客送來徐徐涼風(fēng);這里有慷慨的各式果樹,在涼爽的秋天為人們奉上各中甜美的果實;這里還有堅強的榕樹,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巖石下的泥土里,向人們展示出它自強不息的力量。更難忘的是那些野花野草,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欣然怒放;有的含苞待芳……不管它們樣子如何,都自豪地告訴人們,它們是老子山天然的主人。
我愛老子山,不僅愛它的寧靜,更愛它承載著的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6
厭倦于城市的霓虹燈,才想起家鄉(xiāng)木桌上的蠟燭,困擾于車水馬龍的喧嘩,才想起家鄉(xiāng)田間的安詳。席夢思的柔軟,也終令我想念那家鄉(xiāng)的炕。
那還是好幾年前才有的炕了。我身為全家最小,被幾個哥哥團團擠著趴在炕上。說是叫炕,我打心底里更喜歡叫他游樂場。瘋、玩、笑、鬧,是我對它留有的印象。常常是在上面扭打成一團,頂著這個,戳住那個,兄弟幾個嚷著鬧著,這個又壓倒那個,那個又放翻這個,蹬掉了被子,似紅毯般在地上鋪上一道,幾個都要踩上去走幾步過過癮。那褥子更是皺皺巴巴蜷在腳下,常是大哥趁我不注意,抓住兩個角一提,將我囫圇個裹在里邊,不停地叫賣:“賣小孩咯,便宜買走咯……”常引得大伯一頓臭罵,卻還是未曾悔改。說老實話,這樣還挺有意思,總比枕頭大戰(zhàn)被呼到臉上強。
這種鑼鼓喧天的瘋鬧大人是不允許的,但四個人圍個圈打撲克卻是受待見的`。三個哥都會,而我卻連皮毛都不甚了解,看到那紅的黑的心里就亂作一團,更別提還要算算術(shù)、比大小,才是沒得玩。于是就自己摸索著,看著那個花花多就出那個,被駁回來就換一張,也不用算算術(shù);單蹦對單蹦,四張對四張,也不用比大小,要是沒連上也只能怪自己倒霉。若要是對家剩了不到幾張牌,就趕忙收手,不然便輕易送了東風(fēng)。
炕頭上有一個大木箱子,幾個人硬是爭論許久,卻拿不定個主意,他到底該叫個啥?有人說是寶箱,就拿動畫片里裝滿金銀珠寶的箱子;有人說是冰箱,夏天躺在上面比睡在炕上還涼快,指不定里面還藏著點好吃好喝啥的;還有說是藥箱的,因為箱子總是聞著一股子怪味,和那煎鍋里熬的中藥一個味。就這樣朝思暮想的盼著,盼著啥時候能把這箱子打開看看,直到有一天,從爺爺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鑰匙,激動得趕緊去打開看看,只是一些粗布衣裳,好早好早之前爺爺奶奶穿的,比我們的年齡還大哩!
現(xiàn)如今,爺爺奶奶也住上了高檔社區(qū),早已沒有了當(dāng)年的土炕,恰逢四兄弟已長大,也沒有了當(dāng)年扭作一團的樂趣;貞涍^去,多少歡樂笑語,多少純真美好,都隨那一鋪土炕,離我而去了。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7
題記:“大街上,到處都是一股香風(fēng)辣雨;要咥飯,論美食,還得數(shù)咱三秦大地!
——摘自歌曲《陜西美食》
無論是鮮香可口的牛羊肉泡饃,酸辣筋道的涼皮,還是麻辣誘人的火鍋和濃香撲鼻的烤肉,西安美食的歷史與美味,讓你只來訪一次,就忘不了這個地方,忘不了那些味道。
但是,最讓人忘不了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油潑面。
依稀記得兒時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趴在案板旁,看奶奶揉面。盆中一些零零散散的面粉,在奶奶的手下,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塊白白的、胖胖的面團。奶奶將這一塊面團交給了爺爺。爺爺將這塊面團時而拉,時而扯,不過一會兒功夫,一塊小小的面團就變成了一根又一根的面條。
我很是好奇,一些面粉,亦或是一塊小小的面團,竟如此變化多端!
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智漸漸成熟。我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在眾多的面食之中,我首先選擇的,一定是“油潑面”——這是我永遠也無法忘卻的家鄉(xiāng)味道。
看!快看!一挑,一放,一灑,一潑……“刺啦——”一聲,一勺熱油潑下去,剎那間,辣椒的香氣撲面而來;充滿你的鼻腔里。噴香的菜油,與面條發(fā)生碰撞,與辣椒完美契合。你的思緒,也隨著油潑面的氣味一起飛揚,你的食欲被高高吊起,欲罷不能……再看看吧!雪白的面條被辣油染上紅色,兩三片青菜葉如翡翠般晶瑩,黃豆芽展現(xiàn)它的嫩莖,蔥花和蒜蓉點綴其上,構(gòu)成了一幅誘人的美食圖。此刻,你已經(jīng)饞涎欲滴,顧不得斯文,抄起筷子,把一根面條送進嘴里……
黑撒樂隊有一句歌詞,至今我還記憶猶新:“油潑面,加一口,香的發(fā)抖”。是啊,直觸你味蕾的,是辣椒的清香,是小麥的麥香。當(dāng)你抱起了碗,狠狠地吮吸一口時,那些湯汁和面條在你的唇齒間來回碰撞。忽然間,你仿佛置身于廣闊的麥地,嗅著泥土的芳香。諾!這正是廣袤無垠的關(guān)中平原啊,就是這片富饒土地,孕育著土生土長的人們,孕育著像我這樣喜愛油潑面的關(guān)中娃。
秦漢的盛世,隋唐的繁華,數(shù)千年來關(guān)中大地承載著一輩又一輩老陜?nèi)说目嗬彼嵯。綿延數(shù)十里的'古老城墻巍然屹立,晨昏的鐘鼓聲在耳畔游蕩,還有那花樣繁多的美食伴著西斜的殘陽……
我想,家鄉(xiāng)的第一美食要數(shù)油潑面。家鄉(xiāng)的油潑面是這塊關(guān)中大地所賜予的。關(guān)中大地,正是人們身體的歸宿,心靈的港灣。家鄉(xiāng)的大地,賦予美食以最純正、最樸實的味道。家鄉(xiāng)的美食,賦予這里的人們以生機與活力。
關(guān)中人的血脈,與面緊緊相連。關(guān)中人的情,與面緊緊相連。我愛家鄉(xiāng)的油潑面,我更愛這片養(yǎng)育我的關(guān)中大地!
【我愛家鄉(xiāng)的什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我愛家鄉(xiāng)的作文04-08
我愛家鄉(xiāng)作文09-01
我愛家鄉(xiāng)的作文10-25
我愛家鄉(xiāng)07-05